文档详情

三弹、三闻皆是情一一谈琵琶行》教学体验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89KB
约4页
文档ID:315373161
三弹、三闻皆是情一一谈琵琶行》教学体验_第1页
1/4

    “三弹”、“三闻”皆是情一一谈<琵琶行》教学体验    ◎朱 璟《琵琶行》是苏教版高中必修四中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是按照叙事诗的顺序,即 “江头送客闻琵琶”、“江心聆听琵琶曲”、“琵琶女自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来分析诗歌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觉到,这样的教学安排虽然遵循于课文章节的顺序,考虑到了时间因素,条理也比较清晰,但似乎文章中更为重要的东西,即一“情”字,为我们所忽略了而《琵琶行》这首诗歌之所以千古流传,打动古今,与诗歌中的“情”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在今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以“情”为切入点,但“情”从何来?细看课文,不难发现琵琶女弹了三次琵琶,而作者白居易也就听了三首琵琶曲如果再往深探究,就会发现琵琶女的三弹琵琶、白居易的三曲闻琵琶,绝非“三弹三闻”这么简单,而都是饱含深情的,正所谓“‘三弹’、‘三闻’皆是情”琵琶女第一次弹奏琵琶,在诗歌中是没有具体描写的,但后文“琵琶女自诉身世苦”中琵琶女自己诉说到:“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可知琵琶女是孤身一人独守空船的,为排遣这孤独寂寞之情,她弹起了她擅长的琵琶,再加上此时明月皎洁、江水清寒,如此景和情之下所弹奏的曲子不免是“伤感”“哀愁”。

作者白居易在无意之中听到了这曲琵琶曲,并未见到琵琶女这个人, 是“闻声不见人”的,作为“浔阳江头夜送客”的送客“主人”他为何会“忘归”?从诗歌的小序和第一段文字中可以得知此时白居易是“左迁”到九江郡任司马这一闲职的,本已很失落好不容易有友人探访,而现在友人又要离别,再添一层伤感而离别之时,“举酒欲饮无管弦”,有酒无乐,只能“惨将别”同时,周围的环境是“枫叶荻花秋瑟瑟”,秋风吹动枫叶、荻花发出瑟瑟的响声,这又让人有一种萧瑟落寞之感,也加深了作者的“离别之愁”在此情此景之下听到琵琶女“伤感”“哀愁”的乐曲很自然会产生共鸣,所以第一次“闻琵琶”而“忘归”,“忘归”可以说是白居易内在情感的外在表露琵琶女第二次弹奏琵琶,诗歌进行了很详细的描写,既写了未弹之前调弦的动作和神情,如“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又写了具体音乐弹奏过程,有“大弦之声”、“小弦之声”、“间关之声”、“幽咽之声”、“曲终之声”这都表明琵琶女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可以制造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她所弹奏的音乐正如她的内心世界,是曲折波澜的第一曲“闻声未见人”,已让白居易“忘归”,此处弹奏是“见人再闻声”的,白居易又会如何?文中有这样的语言:“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是叹息声第二曲演奏又为何让白居易“叹息”?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在琵琶女未弹之前,他已感受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弹奏之时,他更是沉浸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意境之中,不免会“叹息”而之后又为何会“重唧唧”,再次叹息呢?原来琵琶女弹奏完乐曲之后,她诉说起了她的身世,这一番诉说不禁让白居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同”在何处?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自言本是京城女”,一个“我从去年辞帝京”二人同出至京城,有“旧时相识”之感而更多的“同”应是在两人的身世上琵琶女当年“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可谓是“色艺出众”,“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生活上可谓是“欢笑奢华”而如今“暮去朝来颜色故”可谓是“年老色衰”,不得已之下“老大嫁作商人妇”,可怎奈“商人重利轻别离”,只能“去来江口守空船”,境况可谓是“孤独凄苦”,前后的反差极大而白居易“左迁”之前生活如何?文章当中没有明确表明但通过“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可得知“左迁”之前,白居易“位高才显”、生活中是“丝竹不绝”的而如今“谪居卧病浔阳城”,所闻只有“杜鹃啼血猿哀鸣”和”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山歌与村笛”,再加上此时又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所以现在可谓是“谪居卧病”、“送客惨别”。

由此看来,琵琶女的人生角色由“京倡”转变为“商妇”;白居易由“京官”转变为“谪官”,二人都有由“盛”到“衰”的人生经历,因此白居易不免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进而“又闻此语重唧唧”到了琵琶女第三次弹奏时,她已是“感我此言良久立”良久立”是动作描写,但通过这一动作我们可以判断此时琵琶女必定是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的,得知白居易的身世之后,她长久地站立着,内心是酸楚、慨叹的,有一种相怜相惜之感,所以所弹奏的曲子是“却坐促弦弦转急”的,乐声更加的“凄凄”听闻第三曲时,白居易是“知人重闻声”的,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感情上,双方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俗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情到浓时白居易这个江州的司马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最后“泣湿”了这个从九品“青衫”以“情”为切入点,经过深入分析,挖掘出了“三弹”、“三闻”中的感情内涵,学生也可以说是“感同身受”了朱璟 江苏省淮阴中学 223002)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