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灰料在现代漆画表现中的美学价值艺术理论论文

h****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0KB
约3页
文档ID:315104781
浅析灰料在现代漆画表现中的美学价值艺术理论论文_第1页
1/3

浅析灰料在现代漆画表现中的美学价值_艺术理论论文   摘要:漆画的材质在传承了七千年漆艺丰富表现技法的同时还在当下随着现代漆画的不断发展涵容越来越多的全新材质与技法语言本文就灰料的三个美学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灰料及灰料表现作为现代漆画表现技法之一,具有自身纯粹化的语言形式和独立的美学价值,有着很大的探索和发掘空间  关键词:材质;美学价值;体量;色彩;纹理    材质在艺术作品中起着重要的承载和表述作用乔十光先生曾指出,漆画的材料、技法及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漆画的立足之本在我看来,艺术语言在其质料语言,质料语言彰显艺术语言1993年,茅小浪在以《中国绘画“第三语言”》为题的文章中提出第三语言的说法,其中首次将“材料意识”作为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界定:“材料是语言的发动器,材料的可能性即材料在调动语言方面的可能性,充分发现和调动这种可能性并推至极限,从材料的动作中创造指向过去和未来两大感觉的极限空间,从中寻找‘此在’的意义这一论述清晰地指出材料语言在艺术表现方面的潜力和重要性因此对质料语言的研究及其美学价值的发掘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  漆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的出现是在继承了传统漆艺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流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材质的使用和技艺表现上具有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传统漆艺的存在有史可证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这样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渊源为漆画——特别是对现代漆画——奠定了坚实基础漆画的材质在传承了七千年漆艺丰富表现技法的同时还在当下随着现代漆画的不断发展涵容越来越多的全新材质与技法语言因此,现代漆画对于质料语言的研究及认识是在继承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诠释出新的质料语言的美学价值  灰料表现是由传统漆器的技法表现发展而来制作传统漆器常用的灰料有黄灰、红灰、瓦灰、生石膏灰、熟石膏灰等传统漆器需要磨平、抛光,所以对各种灰料及其细密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在今天的现代漆画创作中,灰料不再仅仅用于做底胎或者磨平、抛光,而是成为一种纯粹独立的绘画元素和质料语言来运用在这里,灰料主要是由滑石粉和熟石膏粉组成这两者能很好地达到艺术创作的精致、细腻要求且易于购买,按一定比例混合入漆调合后方能使用  灰料及灰料表现作为现代漆画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材料和创作技法有着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和无限的表现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那么我们就此来谈谈灰料的几个美学特征  一、体量的空间美  漆画这一画种不同于国画、水彩画的特点之一在于它具有一定厚度和体感体感显现不仅给作品强有力的视觉张力,而且更有利于作品深层内涵的表出。

灰料调合入漆,用作堆漆技法可以使画面显得分外厚重、厚实、质感强烈,就像油画表现技法的厚堆法一样德裔英国油画家奥尔巴赫创作的油画作品厚度往往达三四厘米厚,据说他的作品要彻底的干透需要长达二十五年之久这样一来画面首先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重量感,显得十分厚重深沉灰料的稠度视所需厚度而定,若要堆塑的厚些,灰料也要调合的更稠一些通常灰料的堆塑厚度在2—3毫米左右,如果太薄无法覆盖住胎底,如果太厚又会显得非常粗糙而且漆画作为架上绘画首先应该是“平面性”的,“所以灰料在堆漆表现上还应视为一种平面——一种具有厚度的平面,一种具有严整厚度的平面的表现,如此就应该明白雕塑教师在浮雕课为什么那样强调‘压缩关系’了,”①这是立体的平面压缩化由此灰料在堆塑中、体感表现上就需更为精妙,其在美学价值上的厚重感、力量感也是我们值得体会和珍惜的  二、色彩的素朴美  刚才我们已知灰料是由熟石膏粉和滑石粉调配而成熟石膏粉耐久性强,色泽偏暖灰滑石粉质地细腻色泽偏白用八成滑石粉、两成熟石膏粉调合入漆后色泽偏浅浅的暖灰色,如果加入适量钛白粉,色泽便是雅致的米黄灰色,近似于亚麻布的色泽  首先,质料的本体颜色就可以作为色彩运用到画面中。

因灰料这种素雅偏亮调的色彩在传统漆画中并不多见,所以它的色彩无疑将漆画的色彩跨度拉得更大了,色域更广了甚至,根据画面色彩的需要,我们在作画时可以不在灰料上着色,保留其原本的充满朴素感的色彩,这种保留往往是对质料本体语言的尊重  其次,在灰料上还可以进行透明如水彩般的淡着色用少量透明色料调合入漆再用笔薄薄的轻扫在灰料上漆色在灰料中浸润展开,有的地方漆色略微丰盈,有的地方漆色通透清晰,整个画面则会给人以淡雅素洁的感受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把中国艺术美感或美的理想界定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错彩镂金的美;另一种是芙蓉出水的美并且对这两种美学作了明确的评价,认为出水芙蓉的朴素、平淡比错彩镂金的华丽、繁富是更高的美的境界,是思想、人格的内在精神表现这种在灰料上淡着色的水彩效果就能给人一种典雅含蓄的美的感受我们都知道漆画以色彩浓烈浑厚见长,大漆的黑色、红色都是漆画的经典颜色而灰料上着色的效果则突破了以往漆画的色彩模式,也作为一种尝试和创新,提出了漆画领域的另一种审美趣味  三、纹理的多样美  灰料与漆调合后,根据灰料含漆量的多少决定灰料的稠稀度,从而可以制作不同的纹理如果灰料调合得稠则可以用小油画刀堆塑出明显、丰富的纹理效果,给人以坚硬、结实的视觉感受。

如果灰料调合的比较稀则可以堆塑出柔和、变化平缓的纹理,并且利于表现精致的细节,给人以舒展的视觉感受  灰料的堆塑可以用到不同的工具和媒介创造不同的肌理用油画刀以刮、堆、拍、铲、抹等方式都能产生许多仿佛偶然天成的随性的肌理效果此外,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其它媒介比如叶片、纱网等在灰料上进行压印从而产生不同的纹理效果我们甚至可以用梳子梳理出条形的纹理效果梳子的齿间距大,线条粗犷,齿间距小,线条细腻不同的纹理经过着色打磨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审美效果,达到变幻迷离、斑驳丰盈的视觉感受  漆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特点之一还在于能达到视觉上具有实实在在厚度的丰富多变的纹理这种实实在在的纹理与只是在纸面上或者布面上画出来的纹理是有天壤之别的,其视觉冲击力要大得多灰料的这些多变的纹理,或是自然天成,或是有意为之,或是狂放有力,或是柔缓如水,在丰富画面内容的同时也直接流露出画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情绪和心境,将创作者主观的感受以视觉效果展现在观者的眼前,这也更加有力的彰显出漆画独特的美学价值  以上三点均是灰料及灰料表现的美学特征在今天,现代漆画的审美取向已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华美、光润的审美趣味上,而更多的是注重材料的本色质地之美,寻找其自身纯粹化的语言形式和独立的美学价值。

我们在形而上的现代漆画的语境之下,可对灰料这种传统材料进行全新的认识,强调灰料的质地美学价值,并使其作为具有“充分意味深度”的质料语言加以运用可见灰料作为现代漆画表现语言之一,还有着很大的探索和发掘空间质料从外在的物质形态来看是有限的、确定的,但是一旦置入了人的审美关照,质料美的表现就具有了更多、更深、更远的内涵  “艺术历来被当作缺乏任何必要和充分特征的开放性概念艺术的疆域必须能无限延伸以便容纳更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艺术形式艺术是扩展的、探索的,永远不是静止的②材料语言作为构成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要素必然也应该是扩展的、探索的、永不静止的乔十光先生也谈到,无论是漆画的材料技法、漆画的题材内容、漆画的形式风格或者是漆画的定位都应该更加开放对传统遗留下来的好东西,要敢于“拿来”,对现代漆画探索中行之有效的东西要敢于肯定;对正在探索的实验性、前卫性的东西,不要轻易下结论,要让时间去检验它们,以求得漆画更大的容量,以求得漆画多元的发展  灰料和灰料表现语言作为漆画创作的材料、技法之一,也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更深入地探索和发掘,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在现代漆画表现中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开放性和自由性,我们可以利用其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来增加漆画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艺术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给它、给漆画创作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呢?漆画之路漫漫,让我们上下求索    注释:  ①陈恩深.《当代漆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  P40  ②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年.P11    参考文献:  [1]陈恩深.《当代漆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  [2]乔十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