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中.韓の「断り」表現について社会学论文

h****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KB
约2页
文档ID:315081146
日.中.韓の「断り」表現について社会学论文_第1页
1/2

日.中.韓の「断り」表現について_社会学论文   摘要:本文以电视剧台词为资料考察了在职场上日中韩三个国家的拒绝表现结果,在职场的「性别」的差异,在日韩男女之间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中国的男女之间就有明显的差距女性会明确地告诉对方自己拒绝的意思,另一方面男性就有间接表达拒绝意思的倾向  关键词:拒绝;男性;女性;差异    1.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答应别人的请求是一件好事可是,不可能接受所有人的请求的所以我们不得不面临拒绝别人的状况如果拒绝的方式不恰当,很有可能跟对方的人际关系出现裂缝,引起嫉妒,争吵等举出产生误解的一个例子的话,日语学习者把日本人的「考えておく」这个表达理解成「积极地考虑」的意思这样的表达行为上的误解,比发音,文法上的错误引起更大的误解表达行为上的错误,不像发音,文法上的错误,把错误明显的呈现在表面上,所以容易被看做「这个人失礼」或者「这个人是不知礼数」  2.   拒绝表现有很多种类型,但是最多的就是「结论」先行型,「理由」先行型,「提问」先行型  「结论」先行型、是直接对对方表示意图的,「理由」先行型、表示理由,说明,信念,努力,事实表明等的内容。

「提问」先行型是以问题的形式寻问对方的意图  2.1日本人的「男女」的差异  在日语中男性与女性的拒绝表现几乎没有太大差异,日语中男女有明显区别的是理由先行型,质问先行型,结论先行型在这里日语的质问型是对对方的关怀提问是用间接的方法,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先问其理由,确认对方的意图来尽量化小因拒绝对方而产生的摩擦日语中职场男女之间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使用委婉表现  2.2中国人的「男女」的差异  中国人跟自己的家人或者亲近的人一般不说对不起对于中国人来说跟自己亲近的人太过于讲究礼节,会觉得像是对外人说话中国的男性和女性对结论先行型,理由先行型,提问先行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特别是提问先行型,男性和女性之间有着压倒性的差别中国女性对自己的意思以积极的态度,说服对方中国女性在谈话中把握着主导权,把自己要拒绝的意愿明确的表达出来反过来,男性不会直接表达出自己拒绝的意思  2.3韩国人的「男女」的差异  韩国男性与女性之间是没有太大差异,使用率高的是跟日语一样理由先行型,提问先行型,结论先行型  在职场韩国和日本的男女之间看不出太大差异,但是中国男女差异就很明显在日语和韩语中看不出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因为经济发展,女性的学历和能力提高使女性进入社会的增多,可以说这是女性自身克服了传统的社会规范得来的结果。

另一方面中国的女性比男性使用更积极表现的原因应该是中国社会体制,再加上女性进入社会的增多和社会同女性一起克服了社会的规范  3.   之所以日韩的男女之间没有太多差距,恐怕是在原有的亚洲文化圈中存在着所谓的男尊女卑传统的观念不过进入现代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女性的学历提高通过和男性工作的女性增加,日本和韩国的女性克服了原有传统的观念,一点点用自己的力量提高着女性的地位  关于中国的女性,比日本和韩国的女性及中国的男性积极表现这可能是根据中国的社会体制女性进入社会的增加和女性对传统的观念很大变化  从整体上来看,在拒绝别人的请求的时候,日本人比中国人更充分地考虑他人的立场和相互间的身份地位关系,采用对方更容易接受的说话方式使交谈得以顺利进行日本封建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辈分亲疏关系,岛国文化及集团主义是影响日本人在交际中言语表达的重要因素除了社会地位的高低、距离的亲疏影响到拒绝语言表达方式之外,对方请求事项的严肃性、紧急性等因素对拒绝语言表达的影响也是值得研究的同时,纸面以外的调查的方法、对说话人请求时心理的分析以及请求中存在的非言语行为的考察等都可作为以后的研究课题拒绝作为一种极易威胁交际双方面子的言语行为,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需要特别谨慎处理的问题,不当的处理不仅可能使交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还会破坏交际双方的关系,造成不良的交际后果。

对于从事跨文化交际的人员以及外语学习者来说,拒绝是最容易引起交际失败的言语行为之一  通过对中日韩拒绝语言表达进行对比研究,并进一步探讨造成语言表达差异的潜在的文化因素,希望能对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会话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藤森弘子.「関係修復の観点から見た「断り」の意味内容-日本語母語話者と中国人日本語学習の比較」.『大阪大学言語文化学』,1992.  [2]宇佐美まゆみ「談話のポライトネス:ポライトネスの談話理論構想」『第七回国立国語研究所国際シンポジウム報告書』2001.  [3]鮫島重喜.「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タスクにおける日本語学習者の定型表現.文末表現の習得過程―中国語話者の『依頼』『断り』『謝罪』の場合―」.『日本語教育』,1998.   [4]伊藤恵美子「マレー語母語話者の中間言語に見られる語用的特徴:断り表現における普通性と特殊性」『言葉の科学』2002.  [5]鮫島重喜.「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タスクにおける日本語学習者の定型表現.文末表現の習得過程―中国語話者の『依頼』『断り』『謝罪』の場合―」[J].『日本語教育』,1998.  [6]任炫榭、日韓断り談話におけるポジテイブ、ポライトネス、ストラテジー、社会言語科学第6卷第2号,200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