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教材安全).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14812936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校本教材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校校本教材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校校本教材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校校本教材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校校本教材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校本教材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校本教材安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学校校本教材安全篇安全相伴幸福永远台矿子弟学校目 录 第一课交通安全教育第二课消防安全教育第三课防触电教育第四课防溺水教育第五课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第六课校舍安全教育“九做到”第七课校内外安全教育“十知道”第八课 防地震安全教育第九课防雷电安全教育第十课防洪水安全教育第十一课风灾安全教育第十二课防火安全教育第十三课 日常生活安全教育第十四课社会生活安全教育第一课交通安全教育步行安全教育:步行外出时要注意交通安全,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在没划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马路时要左右看,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坚决不在路上跑和玩

2、.更不能追车.爬车.在通过红绿灯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得横过马路。骑车教育: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骑自行车载物,长度不能超过车身,宽度不能超出车把宽度,高度不能超过骑车人的双肩。骑自行车在市区道路上不准带人。骑自行车不准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竞驶、扶身并行。不准一手扶把,一手撑伞骑车。撑伞时,要下车推行,确保个人人身安全。第二课消防安全教育内容防火常识: 每位学生做到:1.不玩火

3、,不玩弄电气设备。2.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3.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4.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灭火常识:1.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2.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逃生自救常识:1.发生火灾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2.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

4、衣物压灭火苗。 4.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5、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第三课防触电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电力。电为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不注意正确的应用,它还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因此,应该注意正确操作,安全用电。1、不能爬电线杆,不爬变电器房。变电器上有十一万伏的高压,足以将人击伤、烧伤、致死。2、家用电器应有家长在电工的指导下安装、拆卸和移动,儿童不能乱接乱装。应按照电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使用,否则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3、

5、不能乱动电灯、电线,不私自打开开关盒。对于裸露的电线头应由家长或电工在断电的状态下用绝缘胶布包好。4、在雷雨天,不到大树下避雨,不在有雷电时拨打手机电话。5、当发现有电线断头落在地面上,应该远离,不可靠前,并及时报告电工。6、发现有人触电,切不可伸手救援。必须用干燥的木杆挑开线头,对触电人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并及时拨打120电话呼救。7、当发生电起火时,不能先用水救火,因为水是电的导体,能传播电流,会发生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先切断电源,再救火。第四课防溺水教育我们的村庄、学校周围都靠近河流、塘坝、水库和大井等,上述地方对于我们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应注意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

6、随便到水库、塘坝、河流、大井等有危险的地方玩耍,更不能到上述等地洗澡。如果天气确实炎热,应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浅水区洗浴。2、河流中因人工取沙,有些地方出现了深湾,常常是水不见底,不知深浅,切不可在此逗留,慎防滑入水中。3、当发现有人不慎落水时,应一方面找来长杆救人,同时赶紧呼喊大人来救援。在不知水深、尤其不会游泳的情况下,不能下水救人。在水发季节,不可随意到河边玩耍、看水。以防雨后堤岸、坝坡松软、坍塌而跌入水中新的的芳香,令人神清气爽,留连忘返。第五课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7、,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5、

8、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1、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2、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

9、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4、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5、用卫

10、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6、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7、将变质食物

11、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8、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了,还是扔掉为好。9、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10、不购买三

12、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第六课校舍安全教育“九做到”一、热爱学校,爱护学校一草一木、房屋、课桌、设施,不破坏学校财产。二、关注校舍安全,房屋裂缝,梁檩变化,不上墙爬屋,不在残墙断壁下玩耍。三、保护好校舍,不损坏墙皮,不在墙壁上乱刻乱划。四、爱护门窗,不乱扔石块,不砸坏玻璃等。五、爱护桌凳,不刻划、踏坏桌凳。六、提高防火常识,不玩火,遇火灾有秩序撤离。七、了解防震常识,做到遇地震不慌乱,能安全避震。八、根据天气变化,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防雷击,防洪涝。九、做好校舍修缮护理和看管工作,加强值班,确保校舍安全。第七课校内外安全教育“十知道”一、安全上学,安全回家,遵守交通规则,不追

13、车,不爬车不抢道,不出交通事故。二、校内活动有秩序,不追逐,不打闹,不摔伤。三、不玩危险玩具,不扔石块,不拿东西伤人。四、不乱动电器设备,不触电。五、不玩易燃易爆物品,不玩火。六、不在大树高大建筑物或残墙断壁下避雨,不雷击。七、不到井湾河坝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洗澡、滑冰,不溺水。八、体育课劳动课活动课时注意安全,不因失误而受伤。九、不喝不洁净的水和饮料,不吃变质及有害食物,保证身体健康。十、不私自外出,时刻与家长或老师保持联系,确保自身安全。 第八课防地震安全教育(一)征兆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

14、。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6、水位异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异常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二)预防1、及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预警,应及时在有组织的情况下有序避震。(三)自护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贮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