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314806992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城计》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空城计》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空城计》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城计》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城计》教学设计方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空城计教学设计方案篇1:空城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及空城计得以胜利的缘由,让学生感受到故事本身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爱好。教学重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分析计策胜利施展的缘由,理解展示人物之间较量的作用。教学思路:通过阅读复述练习探讨表演等形式,培育学生读、思、说、做的实力,在动脑、动口、动手的乐趣中感受名著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爱好。教学步骤:一、复述故事昨天我们已经把空城计这个故事的情节脉络理清了,也布置大家课后反复朗读,体会故事悬念迭出、扣人心弦的特色,现在就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再来讲解并描述一下这个故事。二、分析人物形象我们特别明确,故事的主子公是孔明、

2、司马懿1、孔明师:这里有一张图片,大家确定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孔明,因为他有他的衣着、动作、神态特征,依据课文中描述的应当是“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很好,大家都留意到孔明这时候是“笑容可掬”,是不是他在施展空城计的时候始终保持这种神态的呢?假如不是,你能找到课文里描写他的几次“笑”吗?你觉得这几种笑态有何不同?你能揣摩他脸上挂着笑,可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分析:“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笑容可掬”是孔明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表现。即使足智多谋,他这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吃不准,他可能在寻思:“你会上我的当吗?”“抚掌而笑”是他觉得

3、如释重负,或许正在庆幸:“你果真中吾计矣!”“拍手大笑”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司马懿的骄傲的讪笑,“哈哈,究竟还是我略胜一筹啊!你真是太傻了呀!”问:通过这三笑,我们再来联系整个故事,孔明是个怎样的人?说的时候应当结合课文,做到有理有据。答:足智多谋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处乱不惊、临危不惧在司马懿兵临西城,众官“尽皆失色”的状况下,孔明却依旧在司马懿的大军面前镇静自若,“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足智多谋料定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

4、,所以退去”一切在他的驾驭之中,借司马懿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胜利施展。2、司马懿问:司马懿呢?其实,在空城计之前,孔明与司马懿不止产生过一次交锋,我让同学们回去阅读三国演义第95回,了解空城计故事背景。现在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个事情。分析:其实就在“空城计”之前,孔明刚刚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故事是这样的: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孔明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还乡。孔明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行挡。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表示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

5、了孔明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的粮道,夺取街亭、柳城,后又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才有课文中的这一出好戏。可见,司马懿本身并非平凡之辈,他也是个有着深思熟虑的大将之才,只不过他疑心病重(“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认为孔明想暗算他);刚愎自用(傲慢自负,不听司马昭的劝说,还骂儿子“汝辈岂知”结果被孔明空城计吓退。)3、小结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这一故事中,罗贯中胜利地塑造了孔明这一形象,从正面着重刻画了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那么写司马懿有什么作用呢?写他老谋深算也好,狡诈多端也罢,最终还是败给了孔明,就能更加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谋,计高一筹,这就是在刻画人物

6、时常常用到的侧面描写的“衬托”手法。三、分析“空城计”施展胜利的缘由问:刚才我们分析了两个人物形象,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答。司马懿既然是以个老谋深算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或者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此次带兵而来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司马昭,孔明的空城计还会胜利吗?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因为孔明深深了解司马懿,知道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有限,他只知道孔明平生不曾弄险,自以为深深了解孔明,结果是聪慧反被聪慧误,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另外,孔明知道司马懿刚愎自用,必定不会听从别人的看法,所以在关键时刻,孔明敢于“弄险”,并且一举胜利。红楼梦有诗云“假作真时真亦假,真

7、作假时假亦真”,“空城计”正是应证了这种好玩的现象。三十六计是这么说明空城计的:“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之败战计之一,连孔明都承认此乃“不得已而用之”,属无奈之举,然而最终得以胜利施展,除了孔明的胆识和气魄,也在于计策本身的“奇”字之上。四、观赏合作小组改编的课本剧五、观赏京剧空城计片段,替司马懿写一段唱词回应孔明。(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六、布置作业1、找一找诸葛亮还有什么光辉战绩2、每课一练3、预习新课七、板书设计(幻灯片)空城计罗贯中教学改进篇2:空城计教学课件空城计教学课件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目标 1、通过自学理解和积累文中字词。2、能用自己

8、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3、了解小说的基本学问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4、能通过细微环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二)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主动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欢乐。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意感悟,开拓其思维,培育其创新精神。(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会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才智,激发学生民族骄傲感。2、培育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教学重点通过情

9、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细微环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趣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观赏歌就像是观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支歌吧 (师生共同观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二、研读新课(一)解题、阅读定向 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老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显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行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

10、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2、简要介绍小说特点及阅读要点(引导学生阅读P85单元说明):小说三要素、阅读方法通过环境、情节的分析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3、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爱谁?喜爱他的什么特征?你能举出一两个能表现其特点的故事吗? (老师板书:“诸葛亮”及“才智”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计、木牛流马计等)4.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才智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二)检查预习 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们有哪些发觉?又有哪些问题?请出示新课出探记录。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留意节奏,同时留意理解

11、文章的内容。(老师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准字音:司马懿、鹤氅、纶巾、笑容可掬、麈尾、抚掌、骇然、隐匿、遁逃、言讫、犒赏)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老师提示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三)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分组谈论故事情节发展状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板书:(一)开端 司马懿兵临西城第1自然段(二)发展 诸葛亮临危施计第2自然段(三)高潮 司马中计第3、4自然段(四)结局 孔明释计第5、6自然段(四)小结:小说情节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今日我们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确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即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中

12、计,结局孔明释计。(五)作业:1、完成课后思索与练习1。2、完成“一课一练”其次课时三、承上启下,引出新课老师: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六)由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1、回顾故事情节,导出人物分析的方法 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旧清楚完整。课文的情节围围着诸葛亮施空城计绽开,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中计,结局孔明释计。我们也可以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老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下面

13、我们一同顺着故事情节的绽开,走进人物,相识人物。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 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详细表现诸葛亮的才智的。 (1)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施计的背景(环境):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 孔明身边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军情紧急对比思索: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才智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老师板书:“军情紧急”及“侧面”。) (2)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老师板书:“处变不惊”“足智多谋”及“正面”。)(3)高潮:司马懿中计诸葛亮细心支配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简单上

14、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看法改变以及他实行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依据?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老师板书:“镇静自若”“临危不惧”及“侧面”。)(4)结局 诸葛亮释计:司马懿最终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抓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老师板书:“料事如神”“足智多谋”及“正面、侧面”。) 小结:正面、侧面描写和对比的写法孔明:足智多

15、谋、处乱不惊、足智多谋、临危不惧(板书)文中还有多写到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并分析诸葛亮的心理及笑的何含义?想一想几次写诸葛亮的笑,有何意义?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板书)故做轻松 如释重负骄傲、讪笑那司马懿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小说中司马的其他表现,思索探讨明确:1、仔细阅读课文“司马中计”分析司马懿。2、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小结: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板书)四、小结本课 学习了小说的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的绽开,逐层分析人物。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对才智有了新的相识。五、课外延长,拓展阅读1、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生动显明的人物形象,课外运用我们今日刚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