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14778143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6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课件(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跨国公司投资动因跨国公司投资动因【自学自学】一、跨国公司投资宏观动因一、跨国公司投资宏观动因1.世界科技的大发展2.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3.资本运动全球化4.国家干预战略的运用二、跨国公司投资微观动因1.追求高额利润型投资动机2.资源导向型投资动机3.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4.效率导向型投资动机5.风险分散型投资动机6.技术导向型投资动机7.追求优惠政策型投资动机8.环境污染转移型投资动机9.全球战略型投资动机第二节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 一、跨国公司投资理论的产生与逐步自成体系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对外直接

2、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1.美国企业的海外扩张理论1960年 海默 垄断优势论-标志着独立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产生 1966年 维农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日本企业的海外扩张理论1979年-1981年 小岛清 比较优势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 一、跨国公司投资理论的产生与逐步自成体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致力于建立一个统一的或一般的跨国公司理论,用以说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3.1976-1979年 巴克利、卡森、拉格曼 内部化理论4.1981年 邓宁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 二、跨国公

3、司投资理论的分类与共同出发点分类1.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理论垄断优势论、寡占反应论、核心资产论2.以贸易理论和工业区位论相结合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论、比较优势理论、通货区域论3.以分析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理论内部化理论4.以综合考虑和分析各种影响国际投资决策的因素为基础的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 二、跨国公司投资理论的分类与共同出发点共同出发点1.所有理论均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不能用传统的国际资本移动理论来解释,因为直接投资包含着资本、技术、管理才能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2.所有理论均认为应以不完全竞争作为假设前提,因为直

4、接投资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具有某些垄断优势时的海外扩张行为。3.多数理论侧重研究微观的企业行为,少数理论侧重宏观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主要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巴克莱等人的内部化理论 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 (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一)主要内容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默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此后,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对其进行了补充和系统阐述。-海默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金德尔伯格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理论 厂商的垄断优

5、势厂商的垄断优势 寡占市场组织结构寡占市场组织结构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1)企业必须要拥有垄断优势(2)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垄断优势垄断优势 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

6、等因素有关;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美国跨国公司拥有的三类垄断优势:来自不完全竞争的 产品市场的优势 产品差异化能力 品牌、商标 销售技术和渠道 价格控制美国跨国公司拥有的三类垄断优势:来自不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势 技术要素(专利、专有技术) 资本要素(融资的能力) 管理技能和信息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跨国公司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由政府干预产生的垄断优势能使企业通过对 外直接投资

7、利用其垄断优势实现价值增值 市场准入 利率 税率 外汇及进出口管理利率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1.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流向是相反的2.证券资本流动是利率差异作用的结果 3.直接投资是对利润差异的反应,是一种伴随着投资企业长期控制的资本流动直接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 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少数部门,如汽车、石油、电子、化工等制造业。 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论点基本论点 垄断资本集团进行FDI的动机源于市场缺陷。 垄断资本集团所拥有的各种优势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从而使FDI成为可能。(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1)核心资产论(The Cor

8、e-Asset Theories) 代表性观点: 产品差异论 强调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 占有能力论 强调企业对于知识和技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2)寡占反应论(Oligopolistic Reaction Theory)尼克尔博克 Frederick T. Knicker Bocker 寡占市场结构进攻性投资: 率先去海外投资的行为防御性投资: 追随进攻性投资的 投资行为寡占反应论(寡占反应论(Oligopolistic Reaction Oligopolistic Reaction TheoryTheory)n尼克博克于1973年发表的寡占反应和跨国公司,在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框架

9、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公司寡占理论。n主要思想:寡头垄断厂商会相互跟随进入新的国外市场,这是一种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防御武器的战略,即进行防御性投资。在寡占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一旦一家跨国公司对某国直接投资,其它跨国公司也会跟着这家厂商对该国进行投资,以抵消第一家跨国公司行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n统计资料表明:美国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的大量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集中在寡占市场结构明显的行业。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及缺陷1.贡献用垄断代替了完全竞争,并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区别开来。第一次把资本国际流动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把跨国公司视为国际生产

10、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国际交换的主体。明确提出了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企业的所有权优势,这一分析思路对其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及缺陷2.缺陷该理论只进行了经验的分析与描述,缺乏抽象的实证分析;该理论不能解释生产部门跨国化的地理布局问题和服务业企业跨国投资行为的区位选择问题;缺乏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外部性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以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为研究对象,不能完全适用于解释其他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二、内部化理论二、内部化理论 ( 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一)产生背景1.起源 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

11、eter J. Buckley)、 卡森(Mark Casson) 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lan M. Rugman)-1976跨国公司的未来、1978国际经营论、1979多国企业的选择-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 M.Rugman)在1981年出版的著作跨国公司的内幕中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二、内部化理论二、内部化理论 ( 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一)产生背景1.起源美国学者科斯 交易成本学说(科斯定理)-1937年 厂商的性质 企业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除了生产之外企业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除了生产之外还要进行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活动,例如研发、还要进行一系列

12、与市场有关的活动,例如研发、采购、营销等,但市场的运作是有成本的,如果采购、营销等,但市场的运作是有成本的,如果能将这些与市场有关的活动纳入企业内部,以统能将这些与市场有关的活动纳入企业内部,以统一的行政管理取代市场,则可以节省交易费用。一的行政管理取代市场,则可以节省交易费用。 二、内部化理论二、内部化理论 ( 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一)产生背景2.内部化的定义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全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使内部市场能如外部市场一样有

13、效地运转。 跨国化是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的表现。 (二)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假设前提假设前提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2)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统一管理经营活动。(3)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二)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决定市场内部化的四个因素决定市场内部化的四个因素 (1)产业特定因素 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2)区位特定因素 区位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引起的交易成本的变动(3)国家特定因素 东道国的政治、法律、财经制度对跨国公司业务的影响 (4)公司特定因素 不同企

14、业组织内部市场的管理能力(二)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产品所有权的交换是外部市场交易成本高的主产品所有权的交换是外部市场交易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市场内部化避免了所有权交换引起的要原因。市场内部化避免了所有权交换引起的利益摩擦,从而可避免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利益摩擦,从而可避免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营效率。4.以结合在专利权、人力资本之中的各种知识为以结合在专利权、人力资本之中的各种知识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企业内部化的动力。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企业内部化的动力。知识产品的特点: 知识的开发和应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而差别定价和歧视性定价是实现知识产品价值的主要形式。知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

15、R&D,难以估价。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外部市场交易存在技术泄漏的潜在风险。信息的不对称使知识产品市场存在着买方不确定性。(二)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5.市场内部化的成本市场内部化的成本 (1)市场分割的成本(2)附加的企业内部交流成本(3)东道国对外国企业的政治歧视也会给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带来政治风险(4)内部市场的管理成本(三)内部化理论的贡献及缺陷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1.贡献贡献(1)区分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市场不完全性(2)有助于说明各种类型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3)把市场的不完全归结为市场机制内在的缺陷,并从中间产品的性质与市场机制的矛盾来论证内部化的必要性(4)指出内

16、部化是为了消除市场的不完全性,强调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三)内部化理论的贡献及缺陷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2.缺陷缺陷(1)不能解释FDI的地理方向和跨国经营的布局。 (2)内部化理论的分析重点是生产组织的一般形式,忽视了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特征的分析。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 雷蒙维农(Raymond Vernon)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 (一)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由于生产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变动条件和竞争条件变动而做出的决策。新工艺、新产品新工艺、新产品初始阶段初始阶段产品生产成熟阶段产品生产成熟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出口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出口的过渡阶段的过渡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阶段返销国内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产生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弗农(R.G.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来经过威尔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