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徽州古民居的木雕刻艺术民俗文化论文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50KB
约3页
文档ID:314722307
徽州古民居的木雕刻艺术民俗文化论文_第1页
1/3

徽州古民居的木雕刻艺术_民俗文化论文   摘要:徽州民居的木雕刻蕴涵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民间工匠精湛的手工艺术本文对徽州木雕刻的历史成因、美学特征以及雕刻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旨在探索徽州民居木雕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徽州民居;木雕刻;美学;工艺    徽州古民居以其清新秀雅、宛如水墨画般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众多民居体系中独树一帜幽静的天井、高高耸立的马头墙、淡雅的黑白色调,还有精美的砖、木、石三雕,共同构成了徽州民居的重要特征而“三雕”中以木雕的艺术价值最高,数量也最多在现存的徽州古建筑中,精雕细琢的屏门隔扇、花台栏杆等随处可见    一、徽州木雕的历史成因    徽州木雕之所以如此兴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首先,徽州位于皖南山区,树木茂盛,当地民居就地取材,建筑均以木结构为主,这一点决定了木雕的绝对优势;其次,徽州人历来重视读书教育、科举考试,因此当地人文化素养很高明清时期的徽州在文化和艺术的很多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徽派版画、新安画派、徽剧等等,均对徽州木雕工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再次,当地徽商富甲一方,有心大兴土木修建宅邸,有但碍于明清时期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所建房屋必须遵循庶民百姓的规格,因此徽州民居外观看似简单质朴,但内部却极尽精美之能事。

而当地人在建宅时的争奇斗富往往在于雕刻水平的精湛,题材上是否另辟奇径,这样就促成木雕刻艺术越来越臻于完善和成熟    二、独特的美学特征    1.传统文化的精彩诠释  儒家思想由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徽州宗族社会更是以儒家思想的“仁”和“礼”为准则,形成了严格的宗族制度和道德伦理规范这也成为了徽州木雕审美基调在木雕题材上多以“忠孝节义”为主,历代帝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因此以“孝道”为主题的作品很多:其次还有“中庸”“忍让”“忠义”“读书及第”等也常作为表现主题例如,“二十四孝图”“桃园三结义”“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等,都是徽州木雕常见的题材  除了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以外,徽州木雕也渗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在传统装饰图案中,吉祥文化的表现是一个重要内容,它体现着普通百姓关于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比如,对于“福禄寿”“子孙满堂”“四季平安”等题材的表现此外,民间的戏曲、神话、历史典故也常见与木雕的内容中,如“八仙过海”“瑶池琼会”“文王访贤”等  2.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徽州木雕在表现传统文化题材时,往往并不是直白地将场景或物体雕刻出来,而是采用象征性的手法寓意,通过其他事物使观者产生联想。

这种象征手法在徽州木雕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程式化,表现上有了固定模式象征性的几种常见表现手法,有谐音比喻,比如花瓶与四季花卉的组合,象征四季平安,蜂窝和猴子组合表示“封侯”,喜鹊和梅花象征“喜上眉梢”有以物喻意,石榴和葡萄的图案象征着“多子”,仙桃表示长寿等,也有隐喻的手法,常见的装饰图案“暗八仙”,雕刻八仙的法宝来比喻八仙还有夸张的比喻,为了表现春天或夏天的场景,将牡丹或莲花雕刻的比人还大,突出季节的特征等等  3.功能与装饰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徽州民居更是如此,绝大多数装饰构件本身就承担着结构的作用,很少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存在的构件徽州木雕非常注重实用功能,装饰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融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于一体徽州木雕很少有单独的雕刻作品,大多附着在建筑构件之上,并根据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设计雕刻形式例如透雕的雀替,是稳定枋和柱联系的重要结构;垫粱和牛腿雕刻层数一般不多,以免破坏其功能性:屏门和窗扇上常采用细木格子,使门和窗在分隔空间的同时,也能实现室内与天井的空气对流:此外,细格子木雕也起到了固定挡风皮纸的作用,加强纸张的坚固度    三、精湛的雕刻工艺    徽州木雕在动工之初,设计者已经有了规划,特别是大木作,如梁、枋、斗拱、雀替上的雕刻,使用什么题材和雕刻方式,既要美观又要重视实用,不能影响梁柱承重功能,这需要工匠有很丰富的经验。

从雕刻的种类来讲常见的可分为浮雕、透雕、线雕等  1.浮雕  浮雕是在木料上将所要表现的图案突起,它有圆雕的特征,但观赏面只有正而,由三围空间变成二围空间浮雕又可以分成高浮雕和低浮雕两种高浮雕的起位高,料体厚,层次很丰富,一般有两、三层甚至七、八层,有进深和空间感这种雕刻手法一般用在大木作上,例如撑拱、牛腿、梁垫等低浮雕的起位较低,对雕刻的形象压缩比较大,有落差不大的高低起伏,徽州木雕常在门裙板、或者窗子和屏门隔扇的下面经常用这种手法雕刻花鸟走兽、八宝博古等题材,刻画非常细腻  2.透雕  穿插于圆雕和浮雕中的一种特殊工艺,即雕空、镂空、挖空,刻意去掉形象外的虚体部分,使圆雕、浮雕通透,产生灵动的空间感根据工艺和效果的不同,徽州民居的透雕常见垂直透雕和多维透雕  垂直透雕垂直于浮雕平面,两面可观,多见于菱花门窗,隔扇、屏风等镂空部分,达到采光透气的效果多以精美的花叶例锦祥文等构成视线焦点,或以四方连续组成规律图案多维透雕用于虚实相间的圆雕中,根据立体图形的动态趋势,多视角,多方向透雕,造成维度、大小、深浅不同的虚空间这种工艺需要使用特制的弯曲的刀,因为一些孔洞是一般的木雕刀很难达到的  3.线雕  线雕通常就地随刀雕压出花纹,依靠线条的造型组合来雕造形象,常与其他的雕作形式结合使用。

例如梁坊通常就以线雕或低浮雌图案装饰,其中梁坊两端纹饰较简,多用鱼鳃纹:中间可以雕绘花卉、动物、人物等形象    结语    徽州木雕以优美的形式从属于建筑物,它既作为建筑构件的一部分支撑着数百年来屹立的徽州民居,同时又给质朴的建筑添上浓淡相宜的点睛之笔精美的徽州木雕与民居粉墙黛瓦的清丽形象组成一幅淡雅自然、质朴无华的画卷,于青山绿水间向世人展示它的美    参考文献:  [1]周言君,明清民居木雕精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汪立信,鲍树民,徽州明清民居雕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3]长北,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滕文金,木雕技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5]叶柏风,赵丕成,镂琢纤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