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14514612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 精选作文: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作文 美和追求美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创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加无比绚丽的色调。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这部书是着名女作家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爽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特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

2、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端详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洁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才干,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乐意爬上架就爬上架,乐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乐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乐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

3、,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乐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乐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十分热爱这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小团聚媳妇那一章,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和萧红同样大的一个女孩,也就12岁。12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由于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则!后来女孩子给他们煎熬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

4、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煎熬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说简朴流畅,宛如你与在一个漂亮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陈述着呼兰河她漂亮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旧漂亮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迷人。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那里布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宽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宽容了,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将来再来回味这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乘航小学六年级:侯坤 篇一: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扬州育才试验学校

5、 六(1)班 李林风 它是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讥讽,也有幽默。它,就是萧红写的呼兰河传。 现代有名女作家萧红拥有传奇而坎坷的一生,然而,她却用柔弱多病的身体面对世俗,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学巨著。她擅长捕获生活中的小细节,用真挚的情感写下了一篇篇幽美的散文。 灰色的色调,宁静的表达,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萧红的祖父。她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等她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祖母不热爱她,但是她不在乎,她只在乎祖父和他的园子,那里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祖父家的园子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6、。这种蝴蝶微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美丽。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热爱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热爱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萧红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由于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他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小时候的萧红多么天真、活泼呀!祖父的大园子给她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祖父一起割狗尾巴草,却把麦子割了,狗尾巴草留下了;帮祖父铲地,都是用脚

7、乱蹬几下;跟祖父浇花,把水壶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啦!下雨啦!? 祖父也特别爱小萧红。一次,萧红在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 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就让我们好好珍惜这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像巴金爷爷说的: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增加一些光辉! 小记者号:xjz202201968 篇二: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章丘市黄河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三班 王新菊 放假了,我开头迷上了阅读;这不仅是在读别人的故事,而是在体会、欣赏。 最使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呼兰河传

8、,这本书是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镇单调的漂亮,也介绍了人民的良善与愚昧。它透彻表达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生命的厚度。 开启书卷,悄悄的欣赏赋予着小镇的情感。灰色的色调,宁静的表达,灰白的画面将我带到那暗淡无味并不繁华的小城。在那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四处都是孤单。没有色调的绚丽,没有活力的人生,整个村庄都掩盖在灰暗中。在这里,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发生着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人们都在等待幸运的光临。同时也有死亡的号召,我读后与一致,不知该对他们是可怜还是憎恨 看完 篇三:呼兰河传读后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 近期我读了民国时期有名女作家萧红写的一本名叫呼兰河传的书,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受益

9、匪浅。 这本书以呼兰河城为线索,写出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景象;写出了呼兰河城人们的生活百态。譬如邻居老胡家娶了个小团聚媳妇,婆婆为让小团聚媳妇进门后,能百依百顺。适应当时的生活,所以就把小团聚媳妇吊起来用鞭子打,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把小团聚媳妇打病了。可他们并没有急于找医生来给她看病,而是迷信地请来了跳大神的来给小团聚媳妇驱鬼。用完了各种方法也没有把她的病治好,反而变本加厉。活活把小团聚媳妇折腾死了 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确实比当时进步了很大,但仍存在问题。 现如今马路上开的都是外国车;用的都是外国手机;吃的都是洋快餐。仿佛我们已经与世界接轨。却恰恰相反,我们抛弃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举步维艰,

10、停止不前。让国产二字成为了劣等产品的代名词。使中国的汽车生产商放弃了自主研发的梦想,都变成了合资企业,买着外国的汽车,用着外国的技术。 所以我们仍需要像萧红那样的当代民族文化的觉醒者,去指出这样的怎么不好。应当怎么去解决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让中国真正的觉醒;路上开的车大都是中国制造,让中华民族真正的复兴。 篇四: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 读后感 在学了祖父的园子一课后,我对萧红写的这本呼兰河传产生了浓重的兴趣,于是,我就读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萧红用一个孩子的口吻,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刻画了童年所生活的地方被称作“呼兰河的小城。 呼兰河传这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写祖父的后院那一部分了。萧红用轻快的笔调,形象地把一个给留下美好童年的乐园刻画了出来。在这一部分,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我一个孩童的天真活泼,还有对祖父,对后院,对童年的无限爱好与留恋。呈现在我眼中的是一个美好开心,令人羡慕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