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我来评说师生聊天录篇1:历史人物,我来评说师生闲聊录历史人物,我来评说(师生闲聊录)历史人物,我来评说(师生闲聊录)金 龙师:我们刚学习了载自《国语》的《勾践灭吴》(节选),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越王勾践这个人的看法生甲:我觉得勾践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当他兵败的时候,能够放下自己作为帝王的尊严,去作吴王夫差的马夫而一旦时机成熟,他就毅然举兵伐吴,最终灭了吴国,使越国得以复兴生乙:我觉得勾践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君王为了提示自己不忘亡国之耻,他尝苦胆,卧柴草最终最终实现了灭吴兴越的宏大目标生丙:我觉得勾践是一个擅长听取部下看法的开明的君主当他被困于会稽山,欲求破敌之计时,大夫文种指责他临时抱佛脚,他却虚心地征求文种的看法,并派文种出访吴国,劝告吴王接受越国的倒戈当他们备足了进攻吴国的人员和物资,而他又举棋不定,“父兄们”极力主见出战时,他又接受了“父兄们”的建议,刚好发动了对吴国的进攻生丁:我觉得勾践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他在亡国之后,忍受耻辱,静默地做着复国的打算工作,所实行的措施都是非常得当的。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是怎样评价勾践的在《史记》中,他这样写道:“苗裔勾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总之,在司马迁的眼里,勾践是一个“有道”的“贤君”这与我们发言同学的见解不约而同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众人笑)师:然而,在勾践部下大臣范蠡眼里,勾践却是另外一种人众:怎样的一种人?师:让我引范蠡的'原话来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行与共乐生甲:为什么要这样来说他?师:这是因为范蠡太了解勾践了不仅了解他的优点,而且了解他的缺点生乙:勾践真的是范蠡所说的那种人吗?师: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在灭吴的过程中,最大的功臣是谁?生丙:大夫文种师:然而灭了吴以后,勾践首先就拿文种开刀赐了一把宝剑给文种,并且对他说:“你教给我的灭吴的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把吴灭了还有四条在你那里,谁能保证你不会用那四条计策来应付我呢?”文种懊悔自己没有听范蠡的劝,以至被勾践陷于不忠之绝境一气之下,就自杀了生丁:像这种只可共患难不行同享福的古代帝王还真不少师:你知道的有哪些?生丁:像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还有……生甲;他们都是勾践带出来的徒弟众人笑)师:从勾践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实行什么看法?生甲:实事求是的看法。
生乙:全面公正的看法生丙:瞻前顾后的看法师:说得很好今日先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生甲、乙、丙、丁:老师再见!篇2:享受胜利师生闲聊录享受胜利(师生闲聊录)享受胜利(师生闲聊录)――谈如何激发学习的爱好金 龙生:老师,我为什么提不起学习的爱好呢?师:那是因为你没有把学习同胜利联系起来生:能不能说得详细一点?师:比如说,你的一篇文章在某报刊发表了,你的某一次考试取得了好成果,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你就会对学习激起一种前所未有的爱好这样的胜利体验积累多了,你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感爱好了生:你说的这些胜利与我基本无缘师:刚才谈的是大的`方面其实从小的方面看,胜利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你的某一次课堂答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的某一次作业得到了满足的等级,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胜利的乐趣你有过这些方面的体验吗?生:这,偶而有过师:从更小的方面看,这次作业你完全是独立完成的,这篇作文你用上了一两个好句子,这篇课文你能一字不错地把它读下来,这次抄写你的字写得很清晰……你都能从中获得一种胜利的感觉生:这倒是常常有的然而,我自认为胜利的东西,老师却不以为然好不简单写出了一篇有点像样的文章,老师的批语却是“自己写的吗?”好不简单将一篇课文从头至尾读下来,老师却说“表情不丰富”,……因此,即使有过成就感的火苗,也被老师兜头而来的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因此也就渐渐对学习失去了爱好师:这不能全怪老师生:你是老师,当然帮老师说话师:老师的做法有不妥之处,但那是出于对你的严格要求反躬自省,你莫非就没有发觉自身心理素养方面的问题吗?生:这同心理素养又有什么联系呢?师:胜利还是不胜利的尺度有客观的和主观的两个方面,“人家认为它胜利”是客观方面,“我自己认为胜利”是主观方面当这两者处于不统一的状态时,心理素养不好的人往往为人家的看法所左右,进而对自己的成就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学习实力进行否定;心理素养好的人却不为人家的看法所左右,“我自己认为它是胜利的,它就是胜利的”,因此获得对自己学习实力的确定在这方面,马克思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引用了但丁的一句名言――生: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吧!师:你的反应挺机敏的今日先谈到这里生: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