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

上传人:舒*** 文档编号:314400148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因素、危险因素、预防性护理、护理措施和早期系统化护理,预防DVT形成措施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静脉内形成血凝块,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严重者可致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住院患者的一种潜在并发症,集中多发于下肢,病情较轻患者有丧失劳动能力风险,病情严重患者有肺栓塞、血栓综合征风险,进而影响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心理负担重。ICU作为医院的重症科室,收治的患者有危、急、重症特点,患者需长期卧床,由于治疗期间的较多深

2、静脉置管操作、保护性约束等因素,导致患者下肢DVT风险较高,进而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影响患者康复效果。致病因素1.1血流缓慢久病卧床、术中、术后、麻醉作用、昏迷以及肢体制动和久坐不动,因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往往左下肢发病率高于右下肢。1.2静脉壁损伤下肢静脉输液几率的增加、术后刺激性及高渗性药物的静脉滴注,这些物质引起血管收缩及细胞损伤,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1.3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后、妊娠、产后、创伤、术中、术后输血、外科手术前禁食水等都可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而影响血液的凝聚,形成血栓。1.4其他因素年龄60岁、以前动过外科大手术、有血栓病史或处于高凝

3、状态,手术45min、口服避孕药、肿瘤、静脉曲张等情况。ICU 中发生 DVT 的危险因素2.1卧床时间久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需绝对卧床休息,其中大部分患者神志处于昏迷状态,或合并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造成患者主动、被动地长期卧床,肢体的主动运动减少,下肢肌肉收缩力下降,静脉瓣膜功能丧失。相关报道,卧床时间7d、心功能衰竭、呼吸机的应用、镇静剂及肌松药的使用均可使DVT的发生率升高。2.2血容量不足ICU患者大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大剂量使用脱水、利尿剂,加上创伤、休克、大手术、糖尿病等原因,均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凝血酶原释放,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增加了DVT发生的诱因。2.

4、3反复、多次的静脉采血ICU患者常因病情需要而频繁地进行诊断性抽血,疾病严重程度与每天的采血次数、总量成正相关。2.4深静脉置管的位置深静脉置管是ICU中常见的治疗手段。有报道称,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DVT的发生率为21.5%,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DVT的发生率仅为1.9%。DVT预防性护理3.1基本预防: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腿下单独垫枕;加强观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特别是反复穿刺,尤其是左侧;避免脱水;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手术操作轻巧,避免静脉内膜损伤;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早期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尽早下床。被动运动: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踝关节被动运动

5、(比目鱼肌和腓肠肌30min/次,3次/d;足踝关节旋转运动:30次/组,6组/d)。3.2抬高下肢抬高下肢作为一种简单的术中、术后技术,可改善下肢静脉引流减少静脉淤滞。3.3足踝运动踝泵运动作为卧床患者最常采取的腿部活动,通过踝关节用力的足背屈伸、旋转运动,带动下肢肌肉舒张和收缩,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减少下肢DVT发生。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缓慢用力地向上勾脚使脚尖尽量朝向躯体,保持10 s,再用力向下绷脚至最大角度,保持10 s。3.4机械预防3.4.1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通过空气压缩泵反复充气加压,按摩腿部,

6、促进血液回流,同时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活性,改善高凝状态。3.4.2梯度压力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GCS)GCS分为过膝型和膝下型,通过从下往上的逐级递减的压力,使下肢静脉血液单向回流,达到减轻淤滞、肿胀的目的。下列情况禁用: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下肢严重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下肢局部情况异常,下肢血管严重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严重畸形等。3.4.3足底静脉泵(venous foot pump,VFP)VFP相较于IPC和GCS更易穿戴,利用脉冲气体,对足底产生刺激,模仿人正常走路的足步肌肉收缩状态。3.5药物预防

7、:遵医嘱正确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普通肝素UFH,慎用止血药。药物禁忌症:近期活动性出血及凝血障碍、骨筋膜室综合征、严重头颅外伤或急性脊髓损伤、血小板低于20109 /L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IT)禁用肝素;孕妇禁用华法林。护理措施4.1健康宣教手术前、后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后果,使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消除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戒烟,并有效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穿宽松衣裤、禁止按摩患肢、饮食指导等。术前健康指导: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指导三低饮食,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发热等。术后指导:早期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2030次/组,23次/d,30 min/

8、次;直腿抬高2030次/组,23次/d,30 min/次;指导患者腹式呼吸、扩胸运动,增加心肺功能,50次/2h。4.2心理护理手术前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治愈情况,多安慰患者,消除紧张顾虑,使之积极配合,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情绪消极,应多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减轻思想负担。4.3严密观察早期症状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疼痛、浅静脉曲张、皮温高、颜色加深及增粗等症状。应定时测量双下肢周径,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预防措施。4.4患肢的护理抬高患肢2030,高于心脏水平,宜穿宽松衣服,减少双下肢的静脉穿刺,双下肢血栓发病率高于双上肢,避免患肢输入刺激性药物。4.5饮食护理指导

9、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饮水、粗粮等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而引起的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流。4.6并发症的护理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立即告知医生,警惕肺栓塞的发生,给氧、检测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半卧位、禁止翻身等对症措施;对于出血性并发症,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观察,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出现黑便等,嘱患者不要用硬、尖锐物剔牙,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宜用软毛刷、动作轻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4.7康复期的护理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卧床时抬高患肢,勿久坐久站,避免跷二郎腿、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定期复查。4.8出院健康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进食清淡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多食纤维素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食物;指导患者出院带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6个月以上的,不能随意漏服或者停服,每周复查血凝常规,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教会病人自我观察和护理,静止活动后有无患肢肿胀,经常做足背伸直运动。基于ICU患者卧床、治疗手段等特殊性,导致ICU患者DVT风险较高,积极的护理干预、早期运动等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提升股静脉血流速度、预防和减少DVT风险,进一步促进ICU患者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