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

上传人:fei****ga4 文档编号:314356064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 号: CDZMFX/2021 版 号: A版/0次修改 编 制: 事故风险评估工作组 审 核: 批 准: 状 态: 20200322 发布 20200401 实施1 前言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风险源识别,分析其风险事故类型及事故状态下的影响,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可靠。通过对公司事故风险进行评估,以弥补防范措施的不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损害和社会影响,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 总则2.1评估目的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

2、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和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并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2.2风险评估对象与范围本次事故风险评估仅针对*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的厂区进行事故风险评估。2.3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应按照风险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编制评估报告的程序进行,评估流程如下:图2-1风险评估流程图2.4风险评估主要依据2.4.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3、席令第1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4)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5)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6)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7)关于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工作的通知(成安监函20189号)(8)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9)关于印发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一办法、三规范”的通知(成安委201816号)(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11)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1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GB500162014)(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6)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DB 5101/T 182018)2.4.2其他相关资料(1)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3)公司原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4)历次应急演练总结及评估结果(5)成都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6)成都市市生产安全事

5、故灾难应急预案3风险评估组织机构与职责3.1组织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危险源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完善*有限责任公司事故风险评估管理工作,规范危险源风险控制的日常管理,现结合公司实际,特成立了总经理为组长的事故风险评估组如下:组 长:副组长:成员:、3.2机构职责(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公司风险评估准则,明确风险评估方法。(2)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规定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3)按照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DB 5101/T 182018)等标准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各种后果的

6、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后果,确定风险等级。(4)根据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的要求,判定公司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风险。(5)建立事故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定期对重大、较大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6)提出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监控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等,将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7)编制事故风险评估报告。4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4.1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因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

7、,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灼烫、容器爆炸等突发事故是本公司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4.1.1火灾危险、有害因素本公司生产上使用的可燃性物质,在生产过程,如管理不善,违规用火、乱丢烟头等将会引起火灾事故。配电柜因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等,引发电器火灾,同时在电器检修过程中,违规操作,也会引起火灾事故。4.1.2触电事故危险、有害因素电气设备运行时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设备自身缺陷、设计不当等技术因素外,大部分是由于违章作业、违规操作引起的,常见的包括:(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非专业人员蛮干行为;(2)安装不善,设备维修不善,装设地线不验电;(3)线路检修

8、时不设置或未按规定装设接地线;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选用元件型号不匹配或性能降低;(4)线路或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工作,未挂牌警示,配合不当,未得到通知就对停电设备恢复送电;(5)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不符合安全距离或无监护措施;(6)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导致;或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误合闸而使检修人员触电;(7)机械多采用三相380V电源,一旦绝缘破损造成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发生在生产车间、办公区电气设备设施使用场所及电气设备设施检维修作业过程。4.1.3机械伤害危险、有害因素(1)机械设备上的零部件或刀具飞出的危险。机械设备上的零部件发生意外情况

9、造成破裂而飞出会造成伤害。如锯床上断裂的锯条或未夹紧的锯片等。(2)加工时与工件接触的危险在加工时,与加工的工件接触会产生伤害,机械一部分采用手工送料,这是容易伤手的原因,当手推压木料送进时,遇到节疤,弯曲或其他缺陷,手会不自觉与刃口接触,造成割伤甚至断指。(3)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带来的危险。操作人员不熟悉机械的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或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加之机械设备未安装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极易造成事故。(4)接触高速转动的刀具的危险机械的工作刀轴转速很高,一般可达达到25005000r/min,因而转动惯性很大,难于制动。操作者为了使其在电机停止后尽快停止,往往习惯性用

10、手或木棒制动,常因不慎使手与转动的刀具接触,造成伤害。4.1.4物体打击危险、有害因素(1)搬运、装卸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物品堆垛过高不稳,引起物体打击事故。(2)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或配件未有效固定,落下易造成物体打击伤害事故。(3)高速运转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零部件松动或损坏飞出,导致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主要发生在生产车间搬运、装卸等作业过程。4.1.5高处坠落危险、有害因素高处坠落事故在高处(基准面2米及以上)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检维修作业人员进行登高作业活动时,作业人员未佩戴劳动防护或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不当、违章指挥等原因,均

11、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4.1.6坍塌危险、有害因素(1)原材料、产品堆码过高。(2)原材料、产品堆码不规范。(3)物品装卸与搬运过程不规范,碰撞到堆码原材料及产品。4.1.7容器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公司压力容器若受到挤压或碰撞以及安全附件等未定期进行检测校验,可能引发容器爆炸。4.1.8 灼烫灼烫伤害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本项目在注塑和热熔过程中温度较高,若作业人员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可能发生人员烫伤事故。4.2周边环境、平面布置等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周边环境、平面布置等方面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见下表:序号名称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产生后果1周边环境与周边企业、电力线

12、、通信线、道路、居民区或公共建筑等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危及相邻企业或居民安全,相互间影响较小,社会影响较低。2平面布置车间、办公区按功能相对集中分别布置,疏散通道堵塞。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会扩大事故影响,人员不能有效撤离,扩大伤亡及损失。3建构筑物1)建构筑物基础可能发生地基沉降、地震等情况。2)建构筑物防火间距、耐火等级不足。3)建筑通风设施不良,西晒等。4)防雷防静电设施未定期检测等。发生坍塌、火灾、触电等事故4检修过程1) 检修人员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设施佩戴不全或佩戴不规范。2) 检修过程中受到空间的限制。3)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规用电,私拉乱接,未采取有效防护

13、接地措施。4) 人员缺乏防护意识,防护用品缺失,未按要求配发或佩戴不规范。5) 检修、动火、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管理制度缺失,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导致火灾、物体打击等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事故。4.3周边相邻企业相互影响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周边主要是道路、工厂。公司周边环境关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GB50016-2014)的有关要求。4.4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见下表:序号名称主要参数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1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若本项目未进行抗震设计、施工,可能造成房屋倒塌,造成事故2地质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无

14、大的地质灾害威胁。3雷电年平均雷暴日34天,夏季多雷暴对建筑、人员等造成雷击伤害。4洪水、内涝平均降水量977.2mm,夏季多中到大雨,间有暴雨不受洪水威胁;若公司排水不善,暴雨可能造成内涝。5风速风频常年主导风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0m/s,年平均静风频率 48%影响较小,受偶尔大风气象影响,对公司设备设施造成损坏。6温湿度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4.6。平均无霜期为297d天。夏季高温、高湿气候,可能导致人员误操作,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中暑。5事故风险分析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的事故分类,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行辨识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严重程度见下表:序号事故类型发生原因分析发生可能性发生部位严重程度影响范围1火灾1) 生产过程使用的可燃物,遇点火源(高温烟头等),易发生火灾事故。2) 电气设备过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