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上传人:差**** 文档编号:314355319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1 残疾人康复工作涉及医疗保健功能训练、救助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务实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服务,使他们的需求及时得到相应的抚慰,现将20xx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如下,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落实全民卫生康复,建立健全康复效益。全县的医院、乡镇卫生院、农村医疗点,都要开展康复服务工作,并设立站牌,此项工作由卫生部门负总责,残联给予协助。 二、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活动。具体内容有: 1、开展白内障手术医疗救助活动。 2、开展残疾人用品用具的救助活动。 3、开放康复训练免费活动场所。 4、积极为安装假肢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此项工作由残联负责。 三、开展康复管理技

2、术人员的培训班。此项工作由残联负责。 四、开展肢体聋儿的康复训练及教育工作,由残联、教委负责。 五、民政部的完成彩票公益金对残疾人康复手术的任务。 六、大力开展康复知识的宣传活动,利用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上街宣传,推广康复科普知识,起到对残疾的早预防、早治疗。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2 xxxx年是“xxxx”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世界瞩目的奥运年,同时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就近服务,为了做好今年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和服务面,确保20xx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和

3、任务 1采取多种形式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使他们得到就近服务。 2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发放残疾用品用具。 3为视力残疾人配用助试器,为视力残疾人进行功能训练。 4组织好“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康复知识。 三主要措施 1提高我们康复工的自身素质,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2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3入户走访了解调查,切合每位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指导康复,转借康复,心理康复。 4利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等重大节日,采取上街宣传,发放材料,板报,组织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义,普及康复知识和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全民的康复

4、意识。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3 为适应“xxxx”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切实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残疾人都得到康复与服务,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社区康复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力量,使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一种康复形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就近就地的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能力,逐步建立“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1、采取措施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 2、实施贫困精神病免费服药活动。 3、组织开展贫困残疾儿

5、童调查及救助工作。 三、工作方式 社区康复主要一个街道康复指导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康复服务站为主,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家庭康复站。 四、实施工作 1、视力残疾人康复工作: (1)20xxxx年完成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对低收入白内障实施救助; (2)帮助对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助; (3)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年度组织9名盲人及志愿者进行定向行走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按要求帮助学习和掌握技能,并进行阶段性的测试。 2、肢体残疾人康复:依托社区康复服务站、社区卫生机构、社区老年人代养机构康复设施,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积极推进家庭康复

6、站建设。 3、精神病康复:根据区残联要求,联合区卫生医院市南区贫困精神病人实施方案,使全区贫困精神病都能得到救助。积极做好社区内的精神病人的监护及治疗后的回访工作。 五、人员培训 制定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计划,组织各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专家进行授课,按照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xx20xx)实施细则关于对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课时的要求进行培训。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推进各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完善社区康复服务站的建设,满足社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4 为推动社区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深入开展,密切联系患者,切实为病人服务,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

7、扶残助残康复工作,结合本医院与莲池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下例康复工作计划: 一、帮助社区全科医生掌握残疾人功能评定及康复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基本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二、建议帮助社区开展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相应的社区康复服务项目: 1.为社区中患偏瘫、截瘫、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订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调整训练计划。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精神病患者,动员亲属及时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诊断治疗;对康复期的患者,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监护随访病人,要求监

8、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按需服药。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残疾人亲友要理解和关心残疾人。 3.结合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发现发育迟缓的儿童,及时转介到市康复中心进行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 三、和社区合作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中,定期提供康复医务人员下社区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四、合作建立残疾人救助项目,设立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点,免费提供残疾人辅助用品用具的信息、转介、使用指导及监护人培训等服务;有偿租赁康复训练器材和用品用具。 五、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9、;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开展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补碘宣传;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5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范围都将随着工作的深入而不断的增加和扩大。根据西安市及未央区卫生局的要求我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服务计划主要有: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

10、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继续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在社区继续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达到上级要求。并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健康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个案管理员,每月有电话或入户随访,并按时网络直报。每季度至

11、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进行随访,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四、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药物不良反应,自杀自伤行为和肇事肇祸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应急处置机制,制定有应急处置预案,将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当的方式做出应急处置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周围人员提供应对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专业指导。 五、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无缝隙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的制度,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不适宜社区管理治疗,将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后,应及时转回社区进行管理治疗。所倡导的原则是紧急住院要果断、及时,社区康复治疗要坚持、要有耐心,要细致。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