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认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精品

1824****85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37KB
约29页
文档ID:314034693
《认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精品_第1页
1/29

《认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相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实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育学生视察、动手操作的实力,使学生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  情感看法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从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2、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同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特性,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驾驭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打算:  课件、学生尺、长方形纸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激发爱好  师:新学期到了,在蚂蚁王国里有一所蚂蚁学堂,它立刻要开学了看!这就是蚂蚁学堂,美丽吗?小蚂蚁们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座小桥一天,一阵狂风吹过,把小桥的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好呀?小蚂蚁们确定重新再做一个扶手,可是扶手有多长呢?  小挚友,你们能帮小蚂蚁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尺子量,这的确是个好方法,那你们有尺子吗?  生:有!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视察尺  1、让学生视察尺子,细致瞧瞧,你发觉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觉与同桌共享一下  2、指名沟通,相机引导学生相识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线、“0”刻度、1大格,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3、当学生说到尺子上有“cm”时,介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相识厘米板书:相识厘米)  (二)感知1厘米  1、师:那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我们来听听小蚂蚁的介绍(课件介绍一厘米的概念)  2、找一找,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学生找一找,指一指)  3、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回答: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学生边说边指)  4、你发觉1厘米其实就是什么?(一大格)  5、除了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外,你们还能找到不同的1厘米吗?  生1:从1刻度到2刻度是1厘米.  生2:从2刻度到3刻度也是1厘米  6、比一比,请小挚友再用手在尺上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举出来看一看,1厘米长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  师:1厘米很短,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7、找一找,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生举例、课件展示:图钉、牙齿、小正方体、小纽扣……)    (三)感知几厘米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厘米是1大格,那2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找一找吗?(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  2、2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2厘米是从0刻度到2刻度  师: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从1刻度到3刻度之间也是2厘米  师:你们怎么能找到这么多2厘米的?你们有什么法宝吗?  生:2厘米其实就是2大格  3、2厘米有这么长,不用直尺,你能来估计一下5厘米有多长吗?指名估计比划,小挚友自己估计一下呢?  4、那5厘米究竟有多长呢?还是请我们的好挚友——尺子来帮忙,请小挚友在尺上比划一下,同桌相互说一说:5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指名回答:5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  不管从哪儿到哪儿,5厘米就是几大格?  5、你还想知道几厘米的长度,指名说一说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计一下,再拿着尺比划给同桌看一看    (四)量一量  1、猜一猜纸条有多长学生猜一猜、估一估)  2、课件展示量纸条的方法,学生细心学习  3、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量纸条  4、集体沟通用尺子量纸条的方法。

  (纸条的左端对齐0刻度线,把尺子与纸条放平,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5、唱一唱  《测量小儿歌》  小挚友要牢记,  物体要放平  用尺子两物体,  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三、 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那现在是时候帮小蚂蚁的忙,测量一下小桥扶手的长度了  1、 量一量扶手的长度  (1) 学生动手量一量  (2) 指名上台展示测量的方法  2、 闯关嬉戏  师:小蚂蚁特别感谢大家的帮忙,它们带来了一份大大的礼物,打算要送给大家,可是须要同学们闯过三关才能获得礼物哦!有信念吗?小精灵儿童网站  (1) 第一关:眼明手快(填一填)  (2) 其次关:火眼金睛(推断测量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第三关:心灵手巧(同桌合作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这里长方形的宽是接近4厘米,引导学生像这样接近4厘米的可以说它是大约4厘米    四、 回顾全课,总结延长  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相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发觉不同方式测量物体带来的混乱,会选择合适的物体做标准测量  3、培育学生估算的意识、协作意识及动手操作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相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及学具打算:  学具名称 1角硬币 三角形学具 回形针 小刀 小方快  (长、宽、高都是1厘米)  个数 8 5 6 6 30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谈话:同学们,喜爱听故事吗?今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孝顺的小南”,小南在故事中遇到了问题,你细致听,看能不能帮助他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来  师:课件演示,老师口述故事孝顺的小南知道妈妈过几天就要生日了,他确定用零用钱给妈妈买一双新鞋子,小南问妈妈:“妈妈,你的脚有多大?”妈妈回答:“一拃多一点点小南到商店选择了双美丽的鞋子,用自己的小手仔细地在新鞋子上拃了“一拃多一点点”心想:这双鞋妈妈肯定合适小南兴奋地跑回家,急着把鞋子送给妈妈可是当妈妈打开这份礼物时,妈妈笑了,惊奇的问:“这鞋子这么小,究竟是买给我的,还是买给你自己的小南捎了捎后脑,怎么也想不明白 ,自言自语的地说“明明就是‘一拃多一点点’嘛。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二、 视察操作,探究新知  谈话:同学们,今日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有一本崭新的数学课本,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课本的宽有多少,你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_小精灵 儿童网 第一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人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2、操作方法的指导:  ①留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②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学生填写并汇报测量结果  学具名称 测量结果(数学书的宽)个 得出结论  1角硬币 7  ①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量的结果不同  ②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当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三角形学具 4  回形针 5  小刀 3  小方块 15  4、小组探讨、汇报结果:为什么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得出结论1]5、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  如:每组中都选用“回形针”量的同学,他们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  6、启发学生思索:在量数学课本的宽时,想要得出相同的结果应当怎样办?[得出结论2]  其次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二)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爱的方法量数学课本的宽和铅笔盒封面图片(课前打算)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老师巡察  2、全班汇报沟通,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依据汇报结果提出问题  生: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为5个“回形针”长,而铅笔盒封面图片也是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探讨  得出结论:  ①因为选用不同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与事实不相符  ②测量时,应当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  ①让学生看图,并说明图意:有5种蔬菜,左端对齐,横放在5个竖排的隔层中,隔层下面横排这5个□,让学生看图直观推断出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那么长,看不清的可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  ②学生独立完成,在沟通    2、“做一做”第2题  ①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和“高”  ②学生独立测量后再沟通  测量方法指导(与前面有所不同): 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着量,而是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  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作标准,让学生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

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也可用正方体实物进行实际测量    四、 梳理学问,总结升华  今日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收获了哪些学问?关于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还想知道什么?    《相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3页,相识厘米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用蜡笔估测铅笔的长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课桌长,通过沟通使学生体会到测量五题的长度有不同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探讨沟通“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从而使学生相识到运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最终引导学生视察直尺,相识厘米,学习用直尺测量以及用厘米为单元进行估计,在练习活动中,让学生估计和测量学习用品的长度 学生对物体的长短有了初步相识,但对物体的详细长度是多少并不了解,在生活中关于测量的学问知道的很少,更少参与测量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相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视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驾驭用学生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打算:学生每人一把尺子,一块新橡皮,一支新铅笔,老师打算课件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自己选择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质疑:为什么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测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结:对了,假如要使量的结果一样,我们就须要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你知道这种工具是什么吗?(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一)相识尺  1、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老师投影一把尺子)请大家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2、学生汇报,老师介绍投影出示:尺子)  (1)很多数: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是按什么依次排列的?  (从小到大)都从几起先?(0)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2)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