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星占、历法与宋夏关系历史学论文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50KB
约9页
文档ID:313722817
星占、历法与宋夏关系历史学论文_第1页
1/9

星占、历法与宋夏关系_历史学论文 【内容提要】天文历法在宋与西夏的军事冲突、交聘往来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异常天象是上天意志的表达,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双方的军事决策与军事行动;历法颁赐是治权实现的重要标志,接受或拒绝宋的颁历是西夏承认或否认宋统治权力及衡量宋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星占、历法中我们可以透视宋夏民族关系诸多通常被人忽略的细节 英文 摘要】Astrology and calenda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plomaey and war between Song and Tangut. Astrological abnormality influences their military decision process of war.The promulgation of calendar is a sign of realization of ruling.Reception or refusal of Song calendar manifiests Tangnt's recognition or denial of suzerainty of Song.It is a standard to judge the relation between Song and Tangut.Therefore,we can know some details of n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Song dynasty and Tangut then through the study of astrology and calenclar.【关 键 词】星占/历法/宋夏关系astrology/calendar/relation between Song and Tangnt颁正布朔、观天测象的天文历法知识,在古代世界是作为“天授”权力资格的象征,是拥有天命的一种证明。

宋夏对这一稀缺资源充满了竞争,天文历法之争的背后实际上是宋夏两国君主的天命之争同时,星占观念认为异常天象是上天通过天变显示对军事策略的态度,并预示了战争的胜负,这引起双方在军事决策中对天象的高度重视,从而对宋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星占对宋夏军事观念、军事策略的影响西夏朝野对天文星占都比较相信,对天象充满敬畏①西夏人在翻译汉、藏佛经的过程中,认识和掌握了佛教密宗的一些观星术,同时吸收汉地占星术的内容, 发展 成为西夏民族独特的星曜崇拜西夏流行佛教密宗的炽盛光佛崇拜,这就是一种和星曜密切相关的信仰,火星、土星等灾星恶曜照临本命星宫或国家分野时就会带来灾难,必须依照仪轨进行星曜祭祀才能祛灾,黑水 文献 中《种咒王荫大孔雀经》、《九曜供养典》、《圣星母中道法事供养典》、《佛说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及西夏佛教 艺术 文献《星曜坛城》和其他相关材料,对西夏的星曜崇拜和坛城法事活动的全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这种以星曜崇拜为背景的星占术对包括军事在内的西夏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深有影响12世纪,西夏政府还仿照宋设立了全国性的天文历法机构——大恒历司和卜算院,前者主管历法,有定员;后者主管星占,依事设职,没有人数规定。

根据西夏法典《天盛年改旧定新律令》判断,该机构位于划分成上、次、中、下、末五等的国家行政机构中的第三等即中等司西夏王朝对天文星占是极为重视的,每逢异常天象发生,国家星占机构的占卜人员都要作出占卜供夏王决策时 参考 在西夏的对外战争中,天文星占常常发挥重要作用,战争中发生的异常天象常被认为预示了战争的胜负,西夏军事决策者对此非常重视德明精天文,相信星占,天文星占对其军事行动产生了较大影响1009年十二月,德明出兵侵甘州,恒星昼见,德明因此而退兵;1030年九月,火星人南斗,当时民间流传“火星入南斗,天子下堂走”的谣言,德明很担忧,出居贺兰山禳之;1032年七月,镇星犯鬼,加上大风扬尘拔木,德明对此星象颇感不吉利,因为鬼宿在分野上正属西夏所在的古秦雍之地,而镇星(土星)是星占中的灾星恶曜,照临国家分野,代表国家有灾难之事德明就想把这个灾难移到凉州身上,故祝曰:“凉州其当之乎?”这是禳解中把灾难移到其他地方、其他人上的常用做法加之此月据《长编》卷一一一记载,太白昼见经月,星占主有兵事,利于进兵这些天象因素可能是德明决定用兵凉州的原因之一,九月攻取凉州[1]108、128、130宋朝也非常重视星占在军事中的作用。

田锡在《上太宗答诏论边事》中,把星占列为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举措,认为应引起相当重视:“虽天道远而难知,然昭昭垂象纬者,为陛下言兵之利害也曾公亮的《武经总要》是仁宗时编辑的一部兵书,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后志》称:康定中,朝廷恐群帅昧古今之学,命公亮等采古兵法及本朝计谋方略,凡五年,书成奏御,仁宗御制序这部书实际是朝廷编给将领们的军事教材,仁宗序中说:“考星历,辨云气、刑德、孤虚,推步占验,行之军中,阙一不可命司天监杨惟德等参考旧说,附之于篇[2]仁宗皇帝御制序认为星占是军事行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令司天监杨惟德参考前代占星等著作写成关于占候的内容其中的星占包括太阳占、太阴占、陵犯杂占、日辰占、五星、二十八宿次舍、诸星占、星变等内容书中讲到对星占的态度:“叙曰仰观天文,著在图籍,昭昭可验者也七曜所行,经星常宿,次舍陵犯,飞流斗蚀,晕璚背穴,抱珥虹霓,迅雷妖风,怪云变气,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犹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一方面承认星占在军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不可牵于禁忌、泥于小数,提出“胜决于人事,参以天变”的原则[2]卷一六,占候一宋代许洞的军事著作《虎钤经》也专门讲到战争中对星占的重视:“凡诸星宿,中外罗列,上周天盖,隐见变化,下应人事;七曜往来,以为经纬,灾变之作,实在于兹。

凡为大将,不可不详察星位,以括休咎焉或兴受命之符,或起败亡之兆,鲜不由此矣[3]卷一四,占星统论第一百四十二不仅要知道星象的变化,还要细考其躔度、分野,以辨方位,有利于作出正确判断:“行师之际,五星伏没迟顺,两曜盈亏薄食,飞流示变,孛彗为妖,既知之矣,必审必详所居躔度焉其躔度既详之矣,必审所管分野焉,苟如是方可以精别灾异,顺其举动而已矣[3]卷一六,分野统论第一百五十六某些异常天象对于宋朝对西夏的军事、国防政策产生一些影响咸平二年闰三月,京西转运使朱台符应诏上书真宗论彗星旱灾他认为彗星的出现警示了西夏、辽的军事威胁,建议在秦陇宋夏边境置义军,这样既加强边境地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又节约了军事开支[4]367—368熙宁十年,张方平上书反对神宗用兵西北,历举神宗朝薛向、韩绛、王韶、章惇、熊本、沈起、李宪用兵西夏之事,认为即使凯旋奏捷,拜表称贺,不过“赫然耳目之观”,并借日食、星变等天象灾异批评神宗用兵[5]7007—7008神宗对张的直言很感动,但并未听从元祐六年十一月庚午,“御批:十一月二十八日夜,太史局等处奏有客星初出,在参宿度参宿在晋分,今河东是也,窃恐昨夏贼打劫麟府路,杀害人民掳掠人口孳畜不少,朝廷虽体量赈济,亦虑体量不实,赈济未得仔细,及将来本路粮食别致阙乏。

三省枢密院商议合如何施行,此亦应天一端也这是哲宗将参宿的客星天象与西夏在边界麟府路的军事进攻和掳掠相联系,准备进一步加强对被掳地方进行赈济;壬申,“吕大防因言:‘闻有客星在昴毕间,臣等不敢呼日官问,不知已退未?’太皇太后曰:‘未退’大防曰:‘毕主敌兵,恐是今有西事,应见于天,由此观之,人事不可不谨’苏颂曰:‘毕主赵地,恐事在北界,亦不可知’太皇太后曰:‘已于上清作道场祈禳’[5]11185由于出现客星的异常天象,吕大防认为主西边宋夏边界会有战事,苏颂认为是主宋辽边界有战事,主张加强边境军事防御,即所谓人事不可不谨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朝廷君臣因天文星象变异而引起关于宋夏边境军事问题的讨论、决策靖康元年八月发生的彗星天象中,大臣也以此论及当时西北军事策略,指责徽宗时期童贯收取河外湟、鄯、廓三州是好大贪功,认为不可将大量资源用于童贯经营的湟、鄯诸州而削弱陕西军事力量,陕西是宋夏之间对抗的前沿,是国家军事的重点和根本,削弱陕西边境的军事力量将会使宋在与西夏的对抗中处于劣势[4]481异常天象作为一种不可预知的 自然 现象,对军事的影响是多维的,宋夏双方的军事决策层都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占星术,相信天象预示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所以天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军事策略和军事部署。

大臣们借天象来发表对宋夏军事的看法,当然,他们对天象的解读既有谨遵星占书的笃信,也不排除是借天象来为他们自己的观点服务二、星占与宋夏战争宋在宋夏边境堡寨派驻专门司天占候人员,侦测天象,奏报朝廷,以为军事决策参考大中祥符二年六月,“召河北、河东、陕西诸路部署司祗应翰林天文归阙、以边防无事故也”[5]1611,证明在陕西等宋夏边境的军事堡寨中有朝廷部署的专业天文星占人员服务于军事这些中央派驻边境堡寨中的星占机构的运行体制可以从以下材料中得到初步了解:真宗景德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谕枢密院:“河朔屯军所差占候司天官,访问每先与州县官议奏闻事今后每有占候,如合,令边臣知者即实封申报,如所占不在地分,合申奏者,即实封以闻,此外更不得别有供报[6]职官三一之一军事堡寨中的司天占候人员要将占候结果通过边臣上报,朝廷可以之作为决策的参考这些占候结果属于军事机密,谕旨严禁司天人员与州县官谈论占候结果由此可见这些司天人员不属于地方州县行政系统,而归属于枢密院直接管理的军事系统,其服务于军事的特点就更为明显宋夏灵州之战中发生两次荧惑犯舆鬼的天象,星占认为与宋夏之间正在展开的战争有关,这引起太宗和真宗的高度关注至道二年,李继迁围攻宋西北军事重镇灵州,长达七年的灵州之战开始。

此时,发生了荧惑犯舆鬼的天象荧惑是指火星,古代占星术认为火星是灾星恶曜,它所人、犯、守某一星宿,这一星宿所对应的人间的某地或某方面就有灾难;而舆鬼属于南方七宿之一,分野上属于秦之雍州,所以司天占为西北有兵事司天中官正韩显符认为,荧惑犯舆鬼秦雍之分,国家当有兵在西北冬官正赵昭益也认为荧惑犯舆鬼中积尸,秦分野有兵,人民灾害之象太宗因此非常忧虑西北战事,担心诸路援军不能及时赶到,又担心城中被围乏粮后来,五路援军果然失期引还,全仗灵州守将窦神宝坚守才挫败了李继迁此次攻取灵州的计划[5]834真宗咸平四年,李继迁攻占清远军、怀远城,切断灵州与外界的联系,灵州成为一座孤城,危在旦夕此时,又发生了一次荧惑犯舆鬼的天象,真宗语近臣曰:“近者庆州地再震,昨司天奏荧惑犯舆鬼,秦分野当有灾,宜戒边将以静镇之且上天垂象示戒,惟虑不知,今既知之,可不恐惧修省真宗表示天象警示应当引起重视,而知枢密院王继英、同知枢密院陈尧叟却说妖不胜德、圣德格天上一类话奉承真宗[5]1074—1075,结果第二年灵州即陷落宋朝对西夏的军事行动中,天文星占扮演着重要作用,对战争进程产生微妙影响治平四年,边将种谔入据绥州,横山豪酋举族内附。

朝中一些大臣认为当时西夏谅祚已经“献方物谢罪”,保证不再侵宋界,朝廷此举是纵容边将贪功,朝廷以阴谋变诈之计取西夏之地,可能引起西夏报复,于是郑獬借太白经天的异常天象劝神宗制止边将的这种开启边爨的行为[4]1530—1531谅祚果然派兵争绥州,双方战于大理河,西夏败;熙宁二年,梁氏请以塞门、安远二寨换绥州,神宗不许,宋夏又进入长期战争绍圣四年九月,彗星出于氐,入天市垣,扫巴星,哲宗对此很忧惧,避殿减膳求直言,又于中太乙宫设醮攘灾君臣皆认为彗星和西北军事形势有关:“辅臣早朝,上顾问‘见彗否?’皆以实对上曰:‘长丈余’且曰:‘初起于氐,扫巴星,天变甚大,当避朝损膳,求言肆赦,以答天戒’”曾布举神宗熙宁乙卯彗出翼轸吴楚分野之外,寻有交州之变,战争饥疫继起的例子,认为对这一彗星天象应引起相当警醒,并借此反对在宋夏边界进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