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峡口导游词西陵峡口导游词1 “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进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已归东土凉爽界,应惩西天火焰游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州”这是郭沫若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作于1961年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丽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闻名景观西陵峡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巴东官渡口,东止宜昌南津关,全长120千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美丽的峡段,北宋闻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 西陵峡分为四段:香溪宽谷、西陵上段峡谷、庙南宽谷和西陵峡段峡谷其中香溪宽谷长约45千米,谷中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等名景,庙南宽谷长约33千米,谷中有灯影峡、黄牛峡等名景峡内风光明丽,宏伟壮丽,两岸峰峦高耸,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飞泉垂练,苍藤古树,翳天蔽日 西陵峡中的宜昌段,西起秭归香溪,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6千米,这里山奇水秀,峡中有峡,峡峡相连,尤其是号称“西陵四峡”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更是风光奇异,声明远播。
灯影峡位于湖北宜昌县西南部,长江三峡西陵峡石牌以西因峡东南岸象鼻山头矗立着两块奇石,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师徒二人每当晚霞透射峰顶时,由远处望去,似灯影摇曳,故名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扇子峡,是因峡内岩壁多呈银白色,犹如明月,故名明月峡;因南岸扇子岩重山壁立如扇,故名扇子峡 长江东流至此折向南流,峡谷呈南北向弯月形上起南沱,下至石牌,长8公里,峡谷相对高度500-600米峡内石灰岩结构,形成悬崖峭壁,奇峰异石遍布林立北岸峡壁石灰岩页岩平台的接触带,清泉四溢,从陡壁跌落,形成很多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象万千,蔚为壮丽,素有“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之说沿江两岸植物资源丰富,山麓缓坡处多柑桔林,山背后的金刚山,为名茶“金刚银针”的产地 兵书宝剑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西段,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河口,东止新滩长约5千米,江面最窄处近100米,沿岸岩壁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因峡北岸崖壁石缝中有古岩棺葬的匣状遗物,形似书卷,相传是诸葛亮藏的兵书,其下有一块巨石直立似剑,插入江中,传闻是诸葛亮藏的宝剑,故名兵书宝峡又因“书卷”其色似铁,又名铁棺峡传闻诸葛亮曾经在此驻兵屯粮,亦称米仓峡 据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因“两岸壁立,白石隐现,状如白狗”,故又名白狗峡。
过去江中礁石密布,险象环生,航行非常艰难枯水期航道宽仅60余米,逆水船需绞拉过滩沿岸奇峰绵延竞拔,绝壁千寻缓坡处多茂密的柑桔林境内有屈原大夫祠、太公钓鱼石、玉虚洞、月亮洞等闻名景点 牛肝马肺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西段,湖北秭归县境内为西陵峡中闻名的险滩之一因北岸岩壁有两团四、五块赫黄色岩石重叠下垂,一块形如牛肝,一块状似马肺,故名牛肝马肺峡此峡处于新滩和庙河之间,长9.5千米江面最窄处约百米,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峡中峭壁对峙,奇峰突兀,岩壁间飞瀑高悬,林木葱郁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马肺”下半部被英国军舰枪炮轰缺因此郭沫若在《过西陵峡二首》诗中道:“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饱含侵略者的愤慨之情 崆岭峡位于长江西陵峡西段偏中,湖北省秭归、宜昌两县交界处崆岭,原名崆,是一种有窗户的船空聆就是空船据《史记》记载,因江流湍急,舟行困难,此峡有俗语说:“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之称比起水位急滩青滩和泄滩,崆岭滩更为凶险,是江上的“瓶子口”由于航道狭窄,水势又急,因此每当有船至此,“必空其聆,方可上下”,故名空聆峡名据此意传为崆岭峡 此段长2.5千米,江面最窄处约200米。
峡中峰峦迭秀,矗立在峡江南北,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从前滩多激流,礁石林立,出名的险滩即有“二十四珠”清光绪二十六年,德国“瑞生号”轮船触礁沉此 崆岭峡内有崆岭滩,峡以滩名峡内有一小段又叫黄牛峡因为岸边的一座山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人牵黄牛,所以又叫黄牛山峡又因山得名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这段江流水急,暗礁多,木船行驶,非常吃力,又要时刻当心谨慎,所以行驶速度很慢于是,走了好几天,黄牛山依旧在视线之内如今,峡内河道经过整治之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状况了 旧时西陵峡滩险水急,礁石林立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这是白居易形容西陵峡内险滩密布的名句如今的西陵峡是壮美的景色照旧,汹涌的恶浪不再了江面风平浪稳,水流平缓,船只畅行无阻,如履平川西陵峡口导游词2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漂亮的长江三峡巡游观光!我们今日将要巡游的是西陵峡口风景区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灯影峡与三峡大坝之间,横跨西陵峡两岸,交通便捷,从宜昌市或三峡大坝动身,陆路经宜莲马路,水路经长江黄金水道均可到达,同时,乘轮渡过江,还可到达南岸的石牌和三峡极顶风景区。
西陵画廊由“恒久的西陵峡”峡谷风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桥和地质公园、西陵峡沿江栈道组成它以峡谷风光、地质公园为特色,是开展地质科考、书画观摩、观光揽胜、徒步游三峡等旅游活动的绝佳之地,主要景观有震旦纪、寒武纪世界标准地质剖面、世界华人三峡石刻、仙人桥、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画廊是整个三峡中最为奇妙壮美的峡谷,导游随感,因而北宋领袖欧阳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绝唱,陈毅元帅也写有“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的豪迈诗篇三峡大坝竣工后,从三峡大坝到葛洲坝之间长38公里的西陵峡段将是唯一不被沉没的峡谷,将保持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是永恒的三峡风光,是寻梦三峡的乐园西陵画廊北岸莲沱一带的寒武纪、震旦纪地质剖面,是20世纪20年头地质学家李四光发觉并命名的,是全国三大典型地质剖面之一,揭示着地球远古的奇妙 仙人桥是西陵峡风光的最佳观景点,其旁边的峡谷段是三峡最窄处,两岸峡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惊涛拍岸,是体会三峡雄奇风光的极佳地段仙人桥原名天生桥,位于江北岸悬崖上,它三面绝壁,一面临江,在两山之间,凌空飞架,险峻奇妙之至,传闻是天上的仙女与凡间樵哥一同升天时,仙女裙带化成的彩桥。
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宋代诗人田钧当年途径桥下,因山水凶险和不见仙女倩影而深为缺憾而今,这里开发成为旅游区,一个雕刻精致的仙女塑像鹤立于升天台上,似在飘然升天,活灵活现站立桥上,上下百里西陵画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纱,偌大长江,飘忽如带,千轮万舟,形如柳叶,真有白居易“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的感受;放眼四周,美景如画,东有石门天险,西有三把刀名峰,北有“山势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山,南有明丽生辉的明月峡,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 嫘祖庙 船出西陵峡,遥望西陵山,在望娘坡前绿树丛中,那一座黄瓦白墙的仿古建设就是嫘祖庙嫘祖庙又名西陵山庙,占地1000平方米,高108米,为纪念黄帝正妃嫘祖而建,1993年重建于西陵山 蚕丝在西陵西陵地域宽阔,在黄帝时代西陵即诸史籍,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远古西陵,即今以宜昌为中心含川东、鄂西、襄北、荆湘部分区域西陵峡因西陵山而得名,西陵山地处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是峡州(今宜昌)千古名山,在宋代王存所著《元丰九域志》中,西陵山被列为峡州六处古迹之首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相传黄帝在与蚩龙的争斗中南下西陵后与当地的村女嫘祖结为夫妇嫘祖秀丽聪慧,独创了养蚕、缫丝和纺织,与黄帝一起组织部落里的男女老少,男耕女织,共同创建了华夏古代文明,为开创中华基业,不遗余力,被后世尊为“先蚕”每年农历3月15日,是嫘祖的生日,嫘祖庙实行“先蚕节”,盛况空前 嫘祖与黄帝结合,一统中华大业,她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在伴随黄帝南巡时,由于积劳成积,病逝途中,死于南岳衡山嫘祖峰前黄帝敕封她为“祖神”、“道神”,人们又尊称她为蚕农和纺织行业的爱护神 嫘祖圣地西陵山早在宋代就已铭文列为峡州古迹,明代西陵山已是古木参天,当时西陵山庙已形成相当规模 古西陵山是祭祀轩辕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圣地而西陵山上的祖庙却毁于1940年6月的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无情的历史,登记了国土遭蹂躏、人民被屠杀、祖庙被炸毁的血海深仇,给我们提出了应当恒久牢记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 改革开放,国运昌兴,宜昌人民经过深化考证,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头末,就提出了复原西陵山景区,建立嫘祖纪念馆的动议,跨入九十年头后,对西陵地域和西陵之妇的考证工作日趋深化,并在报刊杂志上开展了充分探讨,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达到了愈辩愈有,对垒双方双赢局面。
在充分探讨、广泛征求看法的基础上,完善了西陵风景区建设规划,并于1993年2月正式破土动工 1994年7月,西陵山风景区一期工程嫘祖庙建成嫘祖庙,是纪念性建筑,占地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27平方米,从外看像似三层,实际四层,多层重檐,棱角刺天;从底层到顶端,高26.53米;24组风铃,悬挂翘角,随风飘动,传响天外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嫘祖庙的一楼,这里是瞻仰嫘祖殿堂大殿顶端,有精工彩绘、富丽堂皇的龙凤呈祥图案,其下有8组16个斗拱、28只丹凤,代表炎黄子孙遍布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跨进大门槛,仰头即可望见象征富丽的牡丹花,表示中华民族旺盛昌盛;彩绘荷藕溢出芳香,代表华夏儿女的人品高尚殿堂正中,供奉着嫘祖塑像,这尊塑像高6.3米,是依据明代以前绘制嫘祖图像,经重庆美院再创作而成的嫘祖手拿蚕茧正在抽丝,两个侍女,一个手捧金梭,另一个献出的是绢绸嫘祖慈爱端庄,犹如正在教民蚕传授艺主西陵峡口导游词3 西陵峡得名于南津关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从南津关到秭归香溪口为狭谷段,长66公里西陵峡以严峻著名于世,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青滩、泄滩、崆岭滩、蛤蟆碚等名峡险滩和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古迹。
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位于香溪东15千米、长江北岸的陡壁峭岩上,也像石隙中有物叠置其间,状若书卷,名曰"兵书",其右下方条形岩石凸起,犹如巨剑直插激流,名曰"宝剑""兵书"实为巴人岩棺葬之遗迹 从兵书宝剑峡向东过新滩不远,江北有岩壁,上有两块重叠下垂的褚黄色岩石,一块形似牛肝,一块形似马肺,故名牛肝马肺峡牛肝和马肺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形成的钟乳石如今牛肝还完整,而马肺则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入侵的英国军舰轰掉了下半部,使马肺残缺不全后来郭沫若游经三峡时在《过西陵峡二首》中又以“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来遣责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 莲陀至南津关间有灯影峡及黄牛峡灯影峡峡壁明净,纯无杂色两边云鬓凝翠、飞泉漱玉崖壁映入江水,静影澄碧若夜晚过峡,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美景异样,所以又称明月峡灯影峡的一大绝景就是每当夕阳西照,晚霞透衬崖顶的四块象形石就象灯影戏(皮影戏)剧中《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灯影峡由此而得名 过了灯影峡后行不多久,便可望见一排陡峭的石壁它高耸于郁郁葱葱的群峰之上,俯瞰着波涛汹涌的激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山脊,犹如九龙下水,气概非常宏伟壮丽。
那横空的石壁就是黄牛岩,河谷便是“黄牛峡”与灯影峡相比,黄牛峡两岸山势高耸,岩形粗犷多变这里是有代表性的震旦纪地质断层至今在黄牛峡中仍可找到鱼类化石、三叶虫化石及其它海洋生物化石,它记录了三峡数亿年来的沧海桑田的改变 过三峡工程后往西行10公里,就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