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14013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摘要:目的:了解 文献 报道有关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各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 参考 。方法:对国内近几年来应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主要有脑梗塞、格巴综合征和面神经炎等。不良反应主要有静脉炎、过敏反应和肾损害等。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药物。临床医师、药师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治以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Clinical Uses, Adverse

2、 Reac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es about Sodium Aescinate Injection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various clinical us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sodium aescinate injection in the literatures, and to give som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 drug usage in clinic.Methods:Analyzing and summing up th

3、e reports of clinical us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sodium aescinate injection in recent years.Results:Clinical uses have cerebral infarction, 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 and face neuritis, etc.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s follows: phlebitis, allergic reaction and kidney damage.Conclusion:Sod

4、ium aescinate injection are still a indispensable medicine. Clinicians and pharmacists should be vigilant and strengthen to monitor, prevent and cure these adverse reaction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is drug use.Key words:Sodium aescinate injection; Clinical use; Adverse reaction七叶皂苷钠为中药婆罗

5、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的钠盐,属于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药物,具有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1 临床应用 1.1 脑梗死 治疗 组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维脑通4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1.2 治疗格巴综合征 采用维生素B1,B12及能量合剂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bid,2周后减量为10 mg,bid,连续用药3周后停药,总有效率95.2%。由于七叶皂苷钠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类似AC

6、TH的作用),抑制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前列腺素PGF2,减少前列腺素E1的释放量,阻滞细胞的胞苷二磷酸酯的作用,并延缓Na+交换,从而具有抗炎、抗渗出活性,提高静脉张力,同时提高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使抗自由基活性增强,减轻神经组织损害,保护神经元。利用七叶皂苷钠的具有激素样作用而不具有激素样副作用的特点,在不用任何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前提下,用七叶皂苷钠辅以B族维生素及能量合剂支持治疗,获得显著效果,不需切开气管,无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不仅可以缩短病程,迅速控制症状,而且肌力恢复较快2,3。1.3 治疗面神经炎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面瘫,临床多采用糖

7、皮质激素治疗,近年来七叶皂苷钠治疗面神经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3.1 治疗面神经炎并发外耳道疱疹治疗组未用或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0 mg/d),单用或加用七叶皂苷钠20 mg(小儿5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用泼尼松2060mg,1次/d,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同时常规给予维生素B1、B6和B12口服或肌注,以及地巴唑、加兰他敏辅助治疗,2周为1个疗程。有糖尿病病史者禁用糖皮质激素和葡萄糖注射液。结果表明:面神经炎并发外耳道疱疹者,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1.3.2 治疗面神经炎的临

8、床对照实验治疗组采用七叶皂苷钠25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iv,qd,疗程10 d。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iv,qd,连续10 d后改口服泼尼松30 mg/d,于7 d内逐步减量停药。两组患者同时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口服烟酸或地巴唑。于用药后28d评价疗效。治疗组治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5。治疗面神经炎的机理,可能与其具有强力的抗炎、抗渗出及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七叶皂苷钠对伴有高血压病或溃疡病等不宜使用激素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5。1.4 治疗中心性

9、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静脉缓慢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0 d。口服西药:肌苷0.2 g/次,3次/d;三磷酸腺苷40 mg,3次/d。中药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4 g,山茱萸12 g,山药12 g,茯苓、牡丹皮、泽泻各9 g。1剂/d,早晚2次水煎服,15剂为1个疗程,重症者连服35个疗程。结果表明:治愈率达92%。本病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而盘状视网膜脱离是继发病变,缺血、炎症、外伤、变性、生物化学或免疫学改变均可使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毛细血管发生病变。荧光造影“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主要是RPE细胞失

10、代偿,表现为RPE的连接复合体,即屏障功能破坏的结果。七叶皂苷钠用于中浆的治疗起到消除视网膜渗出、水肿,改善视网膜循环的作用;肌苷能提高各种酶(特别是辅酶A)的活性;三磷酸腺苷为一种参与体内代谢的辅酶,在体内放出热量供细胞利用,还有扩张外周血管循环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使视网膜水肿、渗出等病变得以控制并吸收。有利于视力恢复,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复发,效果优于其他药物6。1.5 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七叶皂苷钠组: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5 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iv,qd。甘露醇组: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iv,bid。疗程:用药至肢体肿胀消失。联合用药组:七叶皂苷钠甘露醇。

11、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5.24%,七叶皂苷钠组为89.42%,甘露醇组为83.33%。结果表明: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联合用药对于治疗骨科创伤和手术引起的中重度肿胀有较好的效果7。1.6 用于消除水肿(如脑水肿、骨折水肿、鼻腔术后水肿、乳腺癌术后水肿)、烧伤、炎性外痔8、颅脑外伤、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病综合征型、老年心力衰竭、肝性腹水、腰椎间盘突出症1、脑出血、郁积性皮炎9等。2 不良反应 2.1 致静脉疼痛和静脉炎七叶皂苷钠静脉给药对血管刺激性大,80%以上患者在应用该药后35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条索状红肿、疼痛,对药物较敏感者甚至当天即出现症状,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硬化10。利多卡因可减轻七叶皂

12、苷钠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疼痛:静脉滴注浓度较高的七叶皂苷钠时,可引起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采用随机抽样对照法,观察在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3 ml时的疼痛程度,并与静脉注射同量生理盐水组相比较。结果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提示静脉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11。2.2 七叶皂苷钠渗漏致手指青紫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渗漏到皮下组织中,患者即刻感到局部明显疼痛,且有肿胀,该处皮肤呈淡红色。立即停止输液,数分钟后见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逐渐呈青紫色,且皮温低。让其抬高左手患肢,穿刺部位早期冷敷,而青紫的手指则给予热敷保温处理,经过以上措施,24 h后发现穿刺部位肿胀明显消退,

13、左手三指的青紫完全消退,皮温也恢复正常,手指活动自如。七叶皂苷钠渗入皮下后,造成局部组织渗出、肿胀,使局部组织张力增加,压力增大,且该药不易吸收,刺激性强。由于炎性介质的作用,从而刺激局部血管,反应性的引起手背静脉收缩、痉挛,使手指静脉回流不畅、局部缺氧,使手指呈青紫色。一旦发生渗漏,立即停止输液,局部早期冷敷,后期热敷。必要时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以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对于个别发生血管收缩、痉挛的患者应使患肢抬高,同时热敷、保温,减轻血管痉挛、收缩,促使静脉回流,改善局部血管循环12。2.3 致呼吸困难 七叶皂苷钠10 mg加入500 ml液体中。当静脉滴注约15 min,患者突发寒战,皮肤、口

14、唇紫绀,呼吸急促,脉搏血压正常。即给予肌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吸氧,30 min后患者出现高热、大汗,2 h后,高热及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次日给予同样药品,在静脉滴注约10 min发生更严重的同样不良反应,给予肌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吸氧及舌下滴含盐酸肾上腺素2滴,2 h后患者恢复正常。第3天停用该药,未发生相同不良反应。本例所致反应似为过敏反应,其机理不详,提醒临床使用该药时应加以注意13。2.4 致全身药疹七叶皂苷钠15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用药7 d天后,当第1疗程完毕约0.5 h,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皮肤潮红、瘙痒及双上肢、躯干见大量散在红色斑丘疹,

15、体温由36.5升至39.3,立即给予异丙嗪25 mg肌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约2 h后皮疹及皮肤瘙痒均减轻,次日晨完全恢复正常,考虑此药疹为该药所致。加用扑尔敏4 mg,po,tid。5 d后皮疹全部消退,皮肤恢复正常。以后换用灯盏花素、尼可林(胞磷胆碱)等药物继续治疗,未再出现上述反应。提示在应用七叶皂苷钠时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对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在使用该药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避免产生不良后果14。2.5 致心动过缓使用七叶皂苷钠后的第34天出现心动过缓,与入院时心率比较,心率减慢约20%40%,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

16、心动过缓。给予七叶皂苷钠3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2 d后又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加心律不齐,给予阿托品 治疗 作用不明显。停用七叶皂苷钠3 d后心率恢复正常15。2.6 七叶皂苷钠副作用七叶皂苷钠还可导致过敏性休克16、肝损害、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17等。 3 药 理学 研究 3.1 抗出血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在立体定向下,向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造成脑出血模型,用光镜、电镜及生化方法比较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和对照组出血后脑水肿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光镜下观察发现治疗后出血、细胞水肿明显减轻且与七叶皂苷钠的治疗剂量成明显量效关系。电镜下观察发现治疗后线粒体、内质网等超微结构趋于完整。生化检测发现治疗后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