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药学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13809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药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药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药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药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药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_药学论文 【摘要】 目的:研究一点穿刺法配合碳酸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硬膜外一点穿刺法组,B组为硬膜外两点穿刺法组,每组40例,均以1.73碳酸利多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病人麻醉阻滞范围无明显差异;A、B两组相比,B组腰背痛发生率较高,2=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硬膜外一点穿刺法配合碳酸利多卡因麻醉能满足妇科子宫及附件手术的要求,且 经济 实惠,对病人损伤小。 【关键词】 碳酸利多卡因 硬膜外 麻醉 一点穿刺法目前临床上妇科手术的麻醉多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

2、两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醉麻,认为一点穿刺法连续硬膜外麻醉难以完全满足手术要求。但两点穿刺不仅增加患者损伤及痛苦,也增加了硬膜穿破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我们拟观察妇科手术采用一点穿刺法、局麻药采用1.73碳酸利多卡因(内含1:20万盐酸肾上腺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以提高麻醉质量。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拟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全子宫单/双侧附件切除妇科手术病人,ASA级,年龄4258岁,体重4875kg,排除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及有两次以上椎管内穿刺史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硬膜外一点穿刺法组,B组为硬膜外两点穿刺法组,均用1.7

3、3碳酸利多卡因(生产厂家:湖北清大康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225)行连续硬膜外麻醉。1.2 方法术前30min常规肌注鲁米那0.1,阿托品0.5mg。入室后监测ECG、Bp、SpO2,开放静脉输液。A组病人选择L1-2直入穿刺,头向置管34cm,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4ml,观察5min若无脊麻现象,追加610ml,约10min后手术开始,约3045min追加1.73碳酸利多卡因58ml。B组病人于T12-L1直入穿刺,头向置管34cm,第二点于L2-3直入穿刺,尾向置管34cm,先在上管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4ml,观察5min无脊麻,再在下管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4ml

4、,观察5min无无脊麻后,再于上管追加58ml,约10min后手术开始,根据手术步骤每30min分别于上管或下管追加1.73碳酸利多卡因58ml,两组病人均在行皮肤消毒时常规静注枸橼酸芬太尼0.1mg进腹腔前静注咪达唑仑0.030.05mg/kg,所有病人术中常规吸氧,术后均用硬膜外镇痛,术后48h由专人拔除镇痛泵,并记录腰背疼痛发生率。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A、B两组腰背痛发生率和构成比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阻滞平面上界达T6-8,少数病人可达T4,下界达S。两组病人术中常规静注枸橼酸芬太尼0.1mg,进腹

5、腔前静注咪达唑仑0.030.05mg/kg(其中A组有1例病人加用盐酸氯胺酮50mg)后安静入睡。术后48h随访,B组病人腰背疼痛高于A组(表1),两组相比,2=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两组病人术后腰背痛例(略)注:2=4.8,P0.05。 3 讨论 子宫和附件位于盆腔深部,手术时要求有充分镇痛和肌肉松弛,一般认为一点穿刺法硬膜外麻醉难以完全满足手术要求。局麻药要从注射部位弥散到神经干,必须通过纤维性屏障方能到达神经膜,此运输过程必须由不带电荷的脂溶性碱基来承担。在碱性条件下,碱基比率增加,增强局麻药通透神经膜的能力,就临床而言,局麻药作用在酸性条件下要比在生理pH值范围内

6、的作用差1。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盐酸利多卡因pH值为3.55.5,国产精氨乐(1.73碳酸利多卡因)是酰胺类中效局麻药,其pH值接近生理pH,为盐酸利多卡因与碳酸钠在CO2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碳酸利多卡因灭菌水溶液,非离子成分较盐酸利多卡因高,其非离子化碱基达22,其中CO2可促进局麻药的弥散与捕获,使组织分布更快且广,致神经组织效应增强,因此在安全性、起效性、可控性、镇痛性等方面有独特作用。胡赞斓等2在研究中发现,在短时间手术中使用碳酸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组麻醉平面出现时间早,麻醉开始至麻醉阻滞完善时间较短,牵拉反应及变态反应明显较少。临床应用中碳酸利多卡因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局部麻醉药心肌毒性应加以

7、重视。由于碳酸利多卡因中脂溶性碱基增多,对膜的穿透性增强,在增加其麻醉效能的同时,是否增加其穿透血管壁的能力使血液中碳酸利多卡因浓度增高而引起局麻药毒副反应,尤其是心肌毒性,目前研究报道不一,有观点认为,在局部麻醉药液中加入盐酸肾上腺素可降低其血药浓度3。我院目前以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为主,通过以上对比观察,我们认为一点法配合碳酸利多卡因阻滞范围较广可能与碳酸利多卡因药理特性有关,且 经济 实惠,对病人损伤小,术后病人舒适、无烦躁等,因此完全能满足妇科手术(子宫及附件手术)的要求。【 参考 文献 】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鉴,主编. 现代 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9610.2 胡赞斓,张雄.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对短时间手术的效果比较. 临床医药,2006,15(14):4748.3 李少华.碳酸利多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药效分析.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19(1):58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