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治法初探医学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10714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疫论》治法初探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温疫论》治法初探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温疫论》治法初探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疫论》治法初探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疫论》治法初探医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疫论治法初探_医学论文 【摘要】 阐述吴氏 治疗 温疫病透达膜原、攻下疫邪、滋养阴液的三个重要治则。认为温疫论该书为我国第一部温热病专著,对后世温病学的 发展 影响极大。该书不但在理论上敢于否定前人独创新说,在治法上也是颇有见地。 【关键词】 温疫论 治法 探讨Abstract: It expounds 3 important treatment principles for febrile diseases: expel from pleurodiaphragmatic interspace, eliminate the lower pathogens and nourish Yin fl

2、uid, views that “Febrile Disease” is the first works on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in our country, which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of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not only dares to deny forefathers and uniquely create new ideas, but also has its own suggestion on therapy.Key w

3、ords: “Febrile Disease”; treatment;probe1 透达膜原 吴氏认为疫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腑脏,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半表半里,既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指出其病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附近于胃”,为半表半里。因不在表,故不可用表散之法,“汗之徒伤表气”;亦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下之徒伤胃气”,应用“透达膜原” 之法,使疫邪“自内膜中以达表,则诸证可除”。并创达原饮用于治疗温疫初起而见发热脉不沉不浮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之证,吴氏认为此虽头疼身痛乃为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是伤寒表证而用麻黄、桂枝等

4、辛温之药强行发汗。指出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解。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是方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苓、甘草七味药组成。吴氏指出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此四味用为调和之品。至于加减则视疫邪所犯各经,加用引经报使药溢于少阳加柴胡,溢于太阳加羌活,溢于阳明则加干葛。若服达原饮邪不解而见舌苔由白而转为黄者是邪渐入胃,当加入大黄。吴氏首次提

5、出透达膜原的治法及方药,被后世病医家大加推崇,刘松峰言其“为治瘟疫之仙方”,龚络林亦称其为“真千古治疫妙剂”。化裁应用者如雷少逸宣透膜原法,治湿疟寒少热多,身痛有汗,肢重脘闷。用厚朴、槟榔、草果仁、黄芩、甘草、藿香、半夏、生姜为引,雷氏言“此师又可达原饮之法也”,该方为吴氏达原饮去知母,白芍加厚朴,半夏而成。 俞根初柴胡达原饮,薛生白湿热阻遏膜原方等,虽不是用其原方原药,但其立法指导思想则同出吴氏。2 攻下疫邪 吴氏认为疫邪所伏之膜原部位“附近于胃”,“今邪在膜原者,正经胃关之交也”。并指出疫邪之出路有二:或从外解,或从内陷,若其内陷,必入于胃,因“膜原”近于胃也。鉴于此,吴氏主张用“下法”攻

6、逐传里之疫邪,以承气汤为主方。并指出“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他认为攻下法的主要作用是疏通表里三焦气机,通过攻下可起到“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百关皆通”的作用,实为“开门去贼之法”,认为大黄“润而最降,能逐邪拔毒”。在具体应用之时,或用三消饮治疫毒表里之传;或用桃仁承气汤治疫邪入胃,胃肠蓄血之证;或用茵陈蒿汤治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疏泄经气郁滞而发黄疸;或用黄龙汤治虚实两杂元气将脱而疫邪内陷者。吴氏虽主张疫邪入里用攻下之法,但也不是盲目用之,而是要“谅人虚实,疫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揣邪气离膜原之多寡”,而后才能“药不空投,投之无太过不及之弊”。指出邪在膜原者慎用

7、下法,对于“三阴不足,大肠虚燥”之便结者不能承气等用攻下,而是应当滋补阴液,待其“津液流通,自能攻下”,并创六成汤(当归、白芍、地黄、天门冬、肉苁蓉、麦冬),以滋养阴液而达“攻下”之用,体现了“以补药之体,做泻药之用”的 治疗 思想,大大的丰富了温病的治疗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 发展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攻下一法为后世另一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所继承应用。叶氏在其书温热论中指出,温热之邪不从外解者必里结于胃肠,治当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谓其不可下也”。并指出了下法应用的指征:脐以上大腹或满或胀或痛,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此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

8、、生首乌等皆可。吴氏下法应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提出了“反复攻下”的思想,认为“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只要是有当下之症,就当用攻下之法,而不应当顾虑使用的次数。叶天士治疗湿温时在吴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轻下频下”的治疗思想,指出“湿邪内搏下之宜轻”,“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末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以大便溏硬作为湿温病中是否使用下法的依据,认为当用轻下之剂反复攻下其湿邪,直到湿去而大便硬则不宜再用!3 滋养阴液 “滋养阴液”也是吴氏治疗温疫病的一个重要治则。吴氏指出“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强调疫病易伤阴液,治疗时要注意顾护阴液。对于阴液亏

9、损而又疫邪内盛者,要养阴攻下两者兼顾,创承气养荣汤,方用生地黄、白芍、当归滋养营阴,大黄、厚朴、枳实攻下疫邪,以达去邪而不伤正。并主张温病后期调理要重视滋养阴液,指出“疫邪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认为“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治当滋燥养荣,制滋燥养荣汤一方,方中用地黄汁、白芍、花粉等甘寒之品滋养阴液,以知母清除余邪并兼滋阴。在饮食调理方面也要注意用甘寒之品养其阴液并举出“至于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皆可备不时之需”。后世温热大家叶天士在治疗温病过程中受其影响多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甘寒养阴之品,其不仅仅在温病的治疗当中而且在内伤杂病中也广泛的应用养阴之法,并且创造性的提出了“胃阴宜养”

10、的学术观点,提出“胃宜降则和”,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阴津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及至吴鞠通,创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分别用于“下后阴虚而防滑脱者,则用一甲复脉汤而涩之;当阴虚而不潜者,则用二甲养而镇之;当阴虚而不能上济于心者,则用三甲养而济之”。并创立了增液润肠以护胃津的增液汤,治疗肺胃津伤的五汁饮,治疗肝肾阴伤虚风暗动的大小定风珠等,对温病养阴之法,可谓备至矣。【 参考 文献 】 1 明 吴有性.温疫论M.天津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8.2 清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 钟文炎.温疫论中的辨证论治模式与思路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16):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