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英语》在使用中的问题、实践及思考外语教学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09695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英语》在使用中的问题、实践及思考外语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用英语》在使用中的问题、实践及思考外语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用英语》在使用中的问题、实践及思考外语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英语》在使用中的问题、实践及思考外语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英语》在使用中的问题、实践及思考外语教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实用英语在使用中的问题、实践及思考_外语教学论文摘要: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实用英语是一套非常有特色的新型教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新编实用英语;问题;实践;思考新编实用英语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紧扣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全面保持和突出已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实用英语系列教材的诸多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了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在进一步更新观念、更新内容、更新体系、更新要求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是一套颇具时代特色和

2、具有高职高专特点的新型立体化系列教材。 不可否认,新编实用英语就其自身的内容来说是一套优秀的教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使用中的问题生源基础薄弱给新编实用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笔者曾对所教高职03级四个班学生入校初的情况进行过调查。四个班学生共计162人,其中两个班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共计73人;另外两个班为对口升学录取的学生,共计89人。调查发放问卷162份,收回问卷162份。普通高考录取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及格分以上6人,约占此类学生的8.2%,不及格学生67人,约占91.8%,其中不及格学生的分数总体偏低,有的甚至只有十几分。对口升学学生英

3、语成绩及格分以上的53人,约占此类学生的59.6%,不及格学生20人,约占40.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英语成绩很不理想,基础十分薄弱。对口升学学生达到及格分以上的虽占2/3,但众所周知,此类学生主要来自中专、职高、技校等学校,上高职之前以专业课学习为主,英语学习时间以及英语学习内容十分有限,远远不能与普高学生相比,且对口升学考题相对简单,因此及格率高并不能说明其水平较高。总之,学生整体英语素质较差,一开始就给统编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学时间难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目前,我校高职英语每周4节课,教学时间相对于教学内容来讲太少。根据教学进度,教师每堂课平均讲3页

4、内容,每次课2节讲6页内容,90%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讲课,教学内容过多,绝大部分学生消化不了,即便如此,仍然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新编实用英语共四册书,高职英语学习时间两年,平均每学期一本教材,但实际上每个学期都没能讲完一本教材。生词量大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学生学习中有很多障碍,据调查,所教四个班的学生中,80%的学生不能根据音标正确拼读单词,这一点经过训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克服;83%的学生语法知识欠缺,不能正确理解句子,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增加语法知识的讲解加以解决;85%的学生反映自己词汇量太少,以至于生词太多,学习吃力,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时间的单词积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新编实用英

5、语词汇表中的生词平均每个单元约70个,每次课(245分钟)平均需要掌握23个生词,还不包括课文中出现而生词表中没有标注的生词以及学生虽然学过但没有记住的单词。对第一册第25页“passage I:Different attitude to gift giving”的统计显示:平均每行出现2个学生不会读或读错的单词,从而造成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困难,而这篇文章实际上比较简单且篇幅较短。另外,课后作业虽然编排较合理,但87%的学生反映课后练习太多,基本上不会做。缺乏现代教学手段的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缺乏,使得新编实用英语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近年来,我校在语言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的建

6、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按学校安排,高职学生每隔一周在语言实验室上课一次,由于时间太少,在语言实验室里只能进行听力部分(Being all ears)的教学,其他三个部分“Talking face to face”,“Maintaining a sharp eye”以及“Trying your own hand”都要靠教师“黑板+粉笔”的单调教学方式去完成,教师板书工作量大,耗时又费力,新编实用英语配套的电子教案及多媒体课件不能得到利用,形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实践情况新编实用英语从2003年开始使用,前三个学期分别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7个单元的教学,第四学期完成3个单

7、元,所讲内容仅占四本教材内容的60%,而其相配套的练习新编实用英语学学练练考考全部未学未讲。各学期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学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收效不太理想。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的教学,从10月中旬新生上课开始,教学方法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上是“满堂灌”。每单元教材内容全部讲解,“Talking face to face”与“Trying your hand” 为一次课(245分),“Maintaining a sharp eye”的parssage 与其课后练习及passage 为一次课,passage 的练习与“Being all ears”为一次课。时间短、任务重,其结果是某些

8、学生因基础太差,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没能从教师的精心讲解中有所收获,掉队学生在后半学期开始显现,并逐渐增多;而其他基础较好的学生,虽然课堂笔记写得满满的,学习也很努力刻苦,但因为总没有自己消化巩固的时间,内容又接二连三地快速增加,以至无暇、无力、无信心进行学习,所学知识前学后忘。学生所学虽多,所得却很有限,即使知识有所增加,能力也没提高。临近期末时部分学生甚至开始放弃英语学习。第二学期,对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进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尝试没能取得成效。为了克服第一学期“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第二学期初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新教法只实施了6周便显露出各种问

9、题,使得这种教学改革无法再进行下去。因为学生已经习惯了多年的常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做笔记,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现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反而不能适应,且部分学生反应强烈,不愿配合,教师也只好不再坚持。自主学习这种新的理念也许很好,也许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对高职学生来讲未必实用有效。第三学期,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延续第二学期后期精讲多练的方法,效果较好。这一学期吸取了第一、第二学期的经验教训,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对passage 只做略讲,对课后练习也只是有选择地讲,这样减少了讲课时间,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学生反映较好。但由于教材内容的难度加深,学生学习难度增

10、大,跟不上教学进度的人数也逐步增多,到第四学期师生都深感步履维艰。因此,在第四册教材进行了一个月后,根据学生要求,开始对学生进行英语应用能力B级、A级考前复习训练,以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思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渐渐有所体会,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的几点想法,现总结如下:缩减教学内容,降低学习目标既然学生基础及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四册书的全部内容,一学期换一本书,又容易形成知识上的断层,不利于教学内容的衔接,那么教学中就应当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避免走形式、赶进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围绕“实用

11、、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具体设想如下:根据教学目标,把学生分成达标班、提高班、专升本班。达标班学生以达到英语应用能力B级为目标,学习时间为一年半,教材为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二册;提高班学生入校英语成绩应当在中等以上,学习时间为两年,以达到英语应用能力A级为目标,教材为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全部四册书;专升本班可与提高班一起上课,只在大三时进入专升本班,强化英语能力,迎接专升本考试。达标班学生达标后可以不再学习英语,提早轻装上阵,在其专业技能上下工夫,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对不达标学生继续进行补课,以求达到最低标准B级,达不到者不颁发毕业证。增加多媒体教室,充分利用电子教室、多媒体课件学校应当继

12、续加大投入,让学生上课基本上在多媒体教室进行(Being all ears 听力部分在语言实验室上),这样做的好处是:(1)教师可利用金山词霸,上课时让鼠标短暂停留在学生可能不认识的单词下面,以便注释单词,从而解决生词太多的问题。(2)多媒体课件的充分使用,可大大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从而减少教师讲课占用的时间,增加学生有效训练的时间,真正做到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开放语言实验室可以在课余时间及周六、周日对学生开放语言实验室(可适当收费),由专职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让学生尽早了解并适应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题型,从而尽快通过达标考试。另外,还可成立英语学习补习班,对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补课,使语言实验室发挥最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陈嘉.课程综合化建设的探讨J.云南高教研究,2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