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09578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庆临汀志研究_历史学论文 今存世并已影印出版的残本永乐大典(下简称大典)812卷中,有约5477条明初以前方志佚文,约近180万字;涉及约900种书名之多,去其重复,所见仍约有780余种书名。其所保存的史料中,绝大多数与宋代相关,无疑是宋史研究中尚未利用与开发的资料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华书局影印本大典797卷刊行之际,笔者就已开始利用大典录存的方志史料研究宋代 经济 史,苦于大典方志佚文分散在各卷不同韵目中,查检十分困难,兼之近年病目等原因,这种研究时断时续。今幸张忱石先生等整理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华书局2004年版,下简称辑佚)刊行,给笔者的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唯一的遗憾是

2、辑佚未附人名、地名索引。当然,对大典的研究和利用,其根本出路在于数字化。作为上述研究的副产品,即对大典中宋元方志残卷本身的研究,也已启动,本文即为系列研究中的第一篇。不当之处,尚祈教正。一、关于临汀志修纂的若干问题大典卷78897995凡七卷,收录成书于宋开庆元年(1259)纂修的临汀志,按今存宋代方志的惯例,纂修的年号应入书名,故命名为开庆临汀志(下或简称开庆志),这是唯一比较完整保存在残本大典中的宋代方志。此书卷首目录已佚,卷末附录的序跋各一首,点明了是书修纂的作者及概况。为了行文的方便,以下凡引临汀志文之处,仅括注大典卷数和辑佚页码,必要时出注说明。今考临汀志胡太初序和赵与沐跋(卷789

3、5/页14671468),宋代汀州方志凡三修:其一,始修于隆兴二年(1164),这是州郡分置430年来的首部方志;其二,再修于庆元四年(1198),均名鄞江志;其三,鉴于前志的“甚略”、“未备”与“尚疏”,开庆元年(1259),时知汀州胡太初遂命州学教授赵与沐等重修。预其事者乃州学学正钟明之及陈士安、钟知本、丘一震等。志稿由胡太初亲自窜定,所谓“定科条、订事实、剂雅俗、正讹谬而编成矣。”赵与沐则“提纲”挈领,其余诸人乃“审绎旧志、蒐猎轶闻”。因此,这部开庆志乃在二部鄞江志旧志的基础上增补考订而成。由胡太初修,赵与沐纂。如按当今的提法,乃胡、赵分任正副主编,与其余四人共同编辑而成。可贵的是,知州

4、胡太初以其学识躬亲其事,予以润色、修订,较今之所谓“主编”只挂名不负责,高明多矣。开庆志凡15卷,仅“三阅月”而成,序跋均署开庆元年九月一日,则其发凡起例于是年六月初,完成于八月末。同时编成者还有诗文总集亦15卷,当亦在庆元鄞江集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姑亦名之曰临汀集。这是胡太初等人对汀州 文献 整理的一大贡献。不幸中的大幸是:集已久佚而志却仍存于大典之中。唐天宝元年(742),改汀州为临汀郡。宋人嗜古,志以郡名,此临汀志命名之由来。临汀志是否刊刻,序跋无明确记录,宋史艺文志、通考、玉海等均无记载,但从明代文渊阁书目卷4已著录二部、各二册分析,似当时已刊行,此即为大典据以录入之本。胡太初,宋史中

5、未见其名,但可据现存宋元资料考其生平宦历如下。胡太初,台州临海人。其父胡余潜(11651234),字叔昭。嘉定四年(1211)进士,终官广西藤州(治今广西藤县)知州。太初嘉熙二年(1238)周坦榜进士(会稽续志卷6)。淳祐四年(1244)八月,除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教授;六年十月任满(景定建康志卷28)。淳祐十一年正月,以国子博士兼景献府教授除秘书郎。十二年正月,出知全州(南宋馆阁续录卷8)。同年,徙知处州(治今浙江丽水市西)。宝祐元年(1253),刊其端平二年(1235)所撰昼帘绪论一卷于郡治(见四库本是书自序、跋及四库提要)。宝祐六年十一月,以宗正丞、兼吏部郎知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景定

6、元年(1260)八月,召为工部郎中(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景定二年(1261),除判军器监(刘克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63制词)。景定三年,在知饶州(治今江西波阳)任,因职事修举而除馆职直秘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70制词)。咸淳元年(1265)闰五月,曾以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判兼权知临安府,旋即为李芾所代(咸淳临安志卷47)。胡太初诗今已无可考见,文则仅临汀志丛录(卷7895/页14621466)存其知汀州的三道奏札,此外便是其昼帘绪论及临汀志的各一篇自序,可供全宋文编者採辑,余则同其主编的临汀集15卷一样久佚失传了。另一位主编赵与沐乃宗室,系楚国公赵从信后裔(宋史卷220表十一宗室世系六)

7、。其宦历仅见于临汀志郡县官题名教授:修职郎,宝祐三年(1255)六月七日到任,开庆元年(1259)八月二十六日满替。则临汀志之纂,是他任期中最后三个月内完成的。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研究宋代汀州不可多得的文献,厥功至伟。隆兴鄞江志今已难考其详,唯庆元鄞江志,尚略具本末。乃庆元四年(1198)时任知州的陈晔命李皋纂修,同时完成的还有汀州诗文总集鄞江集,当时通判林文仲撰序二首,分冠志、集。知、通陈、李分别于是年八、九月离任,似志、集成时,陈已赴广东提刑任,故由林序而刊行之。陈氏生平详下考,林之宦历参见注,勿赘。无疑,庆元志、集的纂修,为临汀志的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认为完成于宝庆三年(1227)、始

8、刊于绍定元年(1228)的王象之舆地纪胜(下简称纪胜)卷132汀州中,其“县沿革”门引3条鄞江志文(方按:前2条作鄞川志,疑即一书)、“风俗形胜”门引4条鄞江志文,据同书“碑记”门所载,此当即为庆元志之文。在赵万里辑本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卷8的“建置沿革”、“风俗形势”、“古迹”门各有1条鄞江志佚文(均辑自大典)。其中第1条“莲城县沿革”引鄞江志云:“四山环绕,簇簇如莲”,与纪胜完全相同。第2条“风俗形势”门云:“郡有三仙二佛,人多好善,艺文儒术亦多。民产薄,故啬用;性直,故少诈。”此条出大典卷7890,乃仅见于此之佚文。其第3条古迹苍玉洞引鄞江志文比较复杂,留待下文再加讨论。大典

9、卷13705(辑佚页1201)引鄞江志苍玉洞1条佚文,此乃残本大典中唯一幸存的庆元志文。庆元鄞江志存上述三书中的佚文去其重复,计9条。可证此书历宋末、元代,明初仍存,约佚亡于明代中叶。但临汀志却未见引鄞江志文,而且从上引9条鄞江志佚文考察,在相关条文亦未有照抄之嫌。但鄞江志乃临汀志史源之一,毫无疑义。以下重点考察一下临汀志与纪胜、元一统志、大典三书的关系,从正文和注文二方面,看临汀志编纂的某些特点及其被录入大典后的变动。大典卷78897895引纪胜卷132州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上下、古迹、官吏、碑记、诗、四六等8门凡42条,均为正文,只有人物、仙释二门内容未被引录。这42条可大致区分为两大部

10、分,“碑记”以下3门20条,大典卷7895全部收入,文字可据纪胜校补。“碑记”门中两处“林仲文”,均为“林文仲”之讹倒(大典卷7895引文及纪胜卷132均误),可据临汀志郡县官题名通判题名改正。除“碑记”、“四六”二门的4条外,其余16首诗(包括佚句),全被临汀志採入,由于临汀志未专设“题咏”或“诗”门,这16首诗被分散录入于“山水”等门的各有关条目下。可以断言,在今大典本临汀志所存的100余首诗(包括联句)中,其来源之一即为舆地纪胜卷132的“诗”门。另一个来源应是据鄞江集增补成的汀州诗文总集临汀集。大典所引的其余22条,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纪胜卷132州、县沿革、风俗形胜三门被大典卷7889

11、7890收入建置沿革、风俗形势二个事目的6条。临汀志在相关门中有类似的内容,但其编者甚至没有 参考 过纪胜的相关条目,临汀志应是根据隆兴、庆元旧志修订而成,纪胜这6条并非临汀志的史源。二是见于纪胜卷132景物、古迹、官吏门的16条,除个别外,几乎全不见于临汀志山水、古迹等相对应的门类所载。以上几种不同情况的出现,与大典的修纂原则及凡例相关。大典在同一事目中,通常博采各种方志,或并录以相互补阙,或荟萃而区别同异,或详略殊异兼收并蓄,既是决定于其凡例,又体现了其尽可能多地保存史料的类书编纂原则。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在论及临汀志与大典关系时再深入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典卷78917892引临汀志的相

12、关条目下,有作为小字注文形式出现的纪胜文16条,或考异、或诠释、或补充。从大典修纂体例及临汀志注文特点看,尤其是其中一条注出现在注引元一统志之下分析,似这16条注应出于大典编者所加。经校核纪胜卷132景物上下、古迹二门,其文字全同。关于临汀志的注文,亦详见下论。一般而言,纪胜有州、县、监司沿革、景物(上下)、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又分若干类别)、四六十一门。从今大典卷78897895收录的正文42条、注文16条考察,已占纪胜卷132凡133条的36,以篇幅论就更达将近一半,有些门如沿革、风俗形胜、诗三门几乎全部被收入,因此,从这一卷的情况看,应能概括出大典收录纪胜一书的特点:一是通

13、常每条文字全录。二是因大典的事目与纪胜的门类没有重合,大典将纪胜条目录入相对应的事目。如大典将纪胜“景物”门条目录入相近的“山水”。此门如“至道宫”一条则析置于大典“寺观”,将“雅歌楼”一条析置于“亭馆”,是因为纪胜不设“寺观”、“亭馆”二门。同样,“曾肇”一条,出纪胜“人物”,而大典卷7894收入“名宦”。此乃不得已而为之,尚属合乎情理。但大典与纪胜均有“古迹”门,却将纪胜原属“古迹”门的“谢公楼”一条改属大典“亭馆”,又将原属纪胜“景物下”的“三瑞堂”、“圣泉庵”二条割置而改属于大典卷7892的“古迹”,则体现了大典编者在收入地理总志时,调整其门类中的条目颇具随意性,其中既有调整比较合理的

14、,也有明显失误的。三是即使同一门中的条目,也任意改变了其原有次序。这些情况,在将临汀志分条录入大典时,也颇有类似的情形,故特先拈而出之。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8存汀州佚文凡52条,辑自大典卷78897894,分属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等8门,仅缺人物、仙释2门。与大典这6卷中的对应事目比较,仅“坊郭乡镇”作“坊里墟市”、“里至”作“至到”、“宦迹”作“名宦”,其余5门,全相同。即使这名称不同的3门,也无实质意义上的不同。但与大典本临汀志相同门类文字对勘,却几乎无一相同者。这也许是与大典的另一条修纂凡例有关,凡有相同内容者取其详及早者。但令人费解的是:有些有延续性

15、或 历史 传承性的门类如“里至”(即“至到”,在宋代方志中又常称“四至八到”)其里程数及所到邻近州(路)方向、名称却大相径庭,显然,临汀志要可信许多。更令人费解的是:辑本元一统志卷8(页623)引临汀志云:“开元二十三年置县于新罗县之外,复迁于城东百步潭二里之外。(注:旧记:开元二十四年开山洞置,初治新罗县之外。)大历四年徙治白石,皆长汀县地。”检大典卷7889引临汀志汀州及长汀县沿革,竟无一字相同。如果不是元一统志编者误引书名,疑开庆以后如咸淳(12651274)年间或元初另有一种临汀志存在。或此亦鄞江志佚文欤?大典卷78907892引临汀志中,今存10条小字元一统志注文,显然,此乃大典编者所加。其性质和作用同上述纪胜之小注,也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如大典卷7890(辑佚页1213)“兴仁坊”下一条小注云:“录事司,领在城坊郭”。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