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的天道观及天人关系医学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07688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经》的天道观及天人关系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经》的天道观及天人关系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经》的天道观及天人关系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经》的天道观及天人关系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经》的天道观及天人关系医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经的天道观及天人关系_医学论文 【摘要】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中医学有深刻影响,同时内经又是古代 自然 哲学 著作,其天道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为早期中医学健康 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又有 历史 局限性,其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不彻底的整理内经天道观,吸取其合理成分,对指导养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经天道观天人关系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为汇集众多医家论述而成,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内经又是 中国 古代自然哲学著作,其根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经原封不动地引入了自然哲学的概念和原理,如阴阳五行学说,原气论阴阳五行的内涵与

2、哲学概念一样,没有特殊规定,因而在中医学中阴阳五行的外延大得几乎没有边际,五行生克原理与哲学也完全一样尤为重要的是:内经移植这些哲学概念与原理,不仅对医学认识起指导作用,还起证明作用二是自然哲学原理引入中医学后,对许多生理病理现象的解释不是以事实观察为基础进行归纳和分析,而是以自然哲学原理直接推演和解释,对临床新的现象视而不见,也不必深入寻求新的具体认识,这样内经既是中医学最高理论,也是最终理论 古代一些学者也将内经视为医学与哲学双重著作,宋林亿认为内经为“黄帝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以之治

3、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这样抬举内经,不但是医学著作,更是治国之策了。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文化空前繁荣时期,诸子百家兴起,宣扬各自的观点,在学术争鸣中关于天道观的争论成为先秦哲学中一个中心问题,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先秦哲学史也主要是透过天道观来分析各家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倾向的,成书于春秋至西汉时期的内经也论述自己的天道观。 天道观是关于天地万物生成变化原理的观念,不同于世界观,其范畴比世界观小,古人尚没有近代哲学家表述的世界观,内经对于天地万物生成原理论述分散在各篇中,但轮廓还是清晰的,1天地是朴素的万物之一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本身并无神秘,上者为天,下者为地2天地的形成是物质性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清净光明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地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形成是由于阴阳;3万物生成变化是阴阳矛盾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段经文说明阴阳运动 规律 是天地间最根本的规律,也是万物生成变化极精神活动产生原因,是万物分类的方法;4反对天地有知鬼神观念素问五脏别论明确指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总结 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内经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朴素的客观存在,其

5、生存变化是由内部阴阳矛盾运动变化结果,明确否认天地有知的鬼神现象,内经的天道观无疑是倾向唯物主义的,在当时是属于先进的宝贵思想,为中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值得指出的是,内经的天道观是朴素的,其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不彻底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前一段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的摄生观点,在 现代 都有指导意义,而后一段所谓“真人”“至人”“贤人”之说,那就是明显唯心主义倾向,在如内经明确表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信至德”,但在 治疗 上却有“移精变气”的“祝由”之说,素问移精变气论这些矛盾即说明了内经不是一个一时作品,也表明内经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为后世巫师的流传予可乘之机。 内经认为人为天地万物之一

6、员,是万物之中最宝贵的素问四气调神论“天地俱生,万物俱荣”,“万物不失,生命不竭”。“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素问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关于天人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中国古代先哲们都渴望天人相通,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佛违,后天而奉天时。”远古时期就有沟通天人的特使卜巫,通过占卜来渴望沟通天人,专业化并在 政治 生活中占有崇高地位西汉董仲舒明确指出“天人合一”的命题,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7、)。宇宙之间,天地人合而为一,究其实质乃是体现卜巫的天人相通的思想深化,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合一”的各种说法,都力图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的协调,和谐和一致在这哲学氛围中,内经中的天人关系也体现了天人的和谐关系 内经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产物,人应该顺应天地 自然 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这段经文形象地比喻为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子。 内经还进一步提出天人相应观念,灵枢邪客篇“人与天地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第食以五味。”这种人与外环境

8、统一的整体观贯穿了生理“病理”“诊断” 治疗 等方面,特别在养生学中特别突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也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无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美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三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客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于鸡俱兴,使志安宁贸易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

9、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上肾,春为痿厥,奉生者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本,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分析上面几条经文,可以看出内经在天人关系上强调;1.顺从;人是天之子,人类的活动应顺从自然界运动变化的 规律 ,趋利避害;2.节制欲望,人类应该尽量节制欲望,减少需求;3.心灵平静,保持心灵平静也是重要

10、的因素。 内经在天人关系上无疑带浓厚的出世观点,反映了内经受老庄思想的深刻影响,较被动,保守,无为而治。西汉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占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这样内经的养生思想就成了一副良好的社会清凉剂。作为一种 哲学 思想,内经的天道观和天人关系对 现代 人是有积极意义的。现代科技进步,人类生产力飞速 发展 ,人类作为自然之了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为了满足人类无尽的欲望,造成了生态破坏,人际关系紧张,人类为了追求幸福反而的到痛苦的结果。内经启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天人关系,调整我们的行为,反省我们的价值观,让我们尊重。顺从大自然,节制欲望,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幸福。通过挖掘整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许能 总结 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有益的社会观念,指导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6月第1版. 2郭蕾,李静.近20年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探讨及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7月.第24卷第4期.317-3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