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领风骚 提高课堂实效学科教育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07343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领风骚 提高课堂实效学科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领风骚 提高课堂实效学科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领风骚 提高课堂实效学科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领风骚 提高课堂实效学科教育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领风骚 提高课堂实效_学科教育论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因此,阅读教学应“读”领风骚,重视“读”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探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会读、善读,“读活”和“读用”,让学生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灵感,从而更好地学到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一、倡导朗读感知,使学生学会发现

2、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载体。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绝对是残缺的,作品的意蕴只有在读中才有可能品味,不读就谈不上对作品的感受和体悟,不读就永远不得其神韵。而阅读的过程,就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还要让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只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书、引领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学生才会获得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并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先展示课题,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再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默读、轻

3、声读、找伙伴合作读都可以。可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并要求初步弄懂课文内容,找出重点段落,标出优美的词句,在此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通过读书实践,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 二、重视诵读领悟,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它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技能的训练。”培养语感,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训练语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诵读,包括背诵。

4、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见”、入情明理的。 如教学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认为把“问君能有几多愁”读成陈述句和疑问句都可以,但如果读出声来,会明显感到,读成疑问句的处理则显得平淡了。又如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乡村如此之美

5、的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诵读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三、启发读中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究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的环境和空间,努力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边读边想,沉浸其中,真正读进课文中去。如我在教学琵琶行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研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习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

6、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归纳问题“京都”更直接与主旨关联,相机指导理解:“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然后我不怕花费时间,让学生再朗读再思考,读出作者对的琵琶女的同情之情和作者本人的沦落之感。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仿佛自己不是在课堂中,而是在现场聆听琵琶之声,自己已被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的失落所感动。这时,我抓住学生的感悟启发:“你从读中有什么发现?”这样将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引入深层,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把自己在读中新的感悟体会说出来了。紧

7、接着,我再抓住学生的回答,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启发,学生探究出了品词析句的方法,探究出了朗读的技巧,探究出了写作方法。又如教学药时,我要求学生读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圈划出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这种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知,对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有感而发,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尝到了主动探究的乐趣。 总之,阅读是一种领会和感悟文本中的文字内涵与意义的个体认知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我们必须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不盲从各种思想和声音,寻找一条学生个体阅读能力提高与精神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之路,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读”领风骚,才能读出语文的“味道”,提高课堂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