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歌曲《鳟鱼》的艺术特点和演唱体会 杨晓东【Summary】:《鳟鱼》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一首寓意深刻的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不仅有着非凡的艺术价值更包含了舒伯特对当时社会强烈的谴责本文从《鳟鱼》这一歌曲的创作背景结合作品的结构、旋律、歌词、伴奏和演唱等方面进行分析,使读者对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风格有一个深刻地理解,从而能更好的把握其艺术特点,更好的演唱这首歌曲Keys】:《鳟鱼》;舒伯特;情感表达;艺术特点《鳟鱼》是一首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没有浪漫主义作曲家应该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贫穷的[来自www.lW5u.CoM]生活使他的一生如烟花般短暂,但他的创作却如同星辰般永恒不灭,音乐正是舒伯特人生的全部,同时他又借音乐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鳟鱼》创作的时间是1817年,当时的社会背景非常复杂,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以及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使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笼罩了整个奥地利,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遭到迫害,渴望自由的舒伯特独自来到维也纳,举目无亲,又无经济来源的他开始做起了家庭教师维持生计,但是这份工作并没有使他的生活有所好转,因此他经常需要朋友的救济,在此期间封建势力的压迫从未停止,这让生活窘迫的舒伯特更加雪上加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舒伯特依然坚持着音乐的创作,《鳟鱼》就写在那个充斥着政治压迫又饥寒交迫的年代。
足见这位音乐家对于音乐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舒伯特的作品是与生活现状紧密相关的通过这首歌我们也能了解到舒伯特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与强烈的不满一、《鳟鱼》的情感表达舒伯特非常喜欢用诗歌来作为歌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歌词多数都是诗歌,《鳟鱼》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采用了德国诗人舒巴特的诗词,舒巴特既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政治家,他抨击当时的社会现状后被迫害入狱,在狱中写下了《鳟鱼》后经舒伯特重新编曲从而举世闻名舒伯特这位如同诗人一样的作曲家,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却写出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佳作,他钟爱诗歌,他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使音乐与诗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既继承了古典主义的色彩又兼备着浪漫主义的大胆创新和自由洒脱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舒伯特的作品为浪漫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歌词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善良的老百姓比喻成活泼可爱的小鳟鱼,而把当时的统治阶级比喻成凶狠冷酷的渔夫,歌词的大致意思为:在清澈的河水里有一条活泼的小鳟鱼,他快乐的游来游去然而渔夫为了把鳟鱼钓上来把清澈的河水搅浑,从而使鳟鱼上钩,暗喻统治阶级对于普通老百姓的迫害,从而体现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
歌曲采用奥地利民歌的体裁运用叙事法,通过渔夫捕鱼的故事着重体现了作者的对于当时社会的强烈抨击,善良的劳动人民被压迫被欺骗,饥寒交迫而残暴的统治者却花天酒地,不顾人民的生死,表达了舒伯特对贫苦百姓的无限同情和对残暴的统治者的强烈愤慨,通过鳟鱼这个艺术形象,批判了丑恶,赞扬了善良与自由,从而体现了舒伯特对于美好、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二、《鳟鱼》的曲式结构分析《鳟鱼》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作品,全曲共分为两段,主调为降D大调前奏共六小节,第一段由五句组成,每句四小节接着重复前奏及第一段曲调,第二段也由五句组成,每句四小节经过三句新材料的发展,后完全再现了第一段的c、c1句,尾声重复了前奏,终止于降D大调的主和弦歌曲有三个乐段:第一乐段描述了小鳟鱼在水中活泼游动的景象以及作者看到小鳟鱼的愉快心情第二乐段描述了渔夫看到鳟鱼的心理动态以及作者为小鳟鱼的担忧,第三乐段描绘了狡猾的渔夫将清澈的河水搅浑最终把小鳟鱼钓上钩以及作者对于小鳟鱼被渔夫钓上钩的哀伤与惋惜作品采用了变化分节歌的创作手法,通过大小调的转换来体现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前两个部分运用了降D大调,借此来表现鳟鱼在河水中欢快游动的活泼景象作品的第三部分变为降b小调,同时节奏逐渐加快凸显出渔夫的奸诈狡猾,小调的忧伤凸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变化,对渔夫的憎恶和对小鳟鱼的惋惜与同情。
通过运用明亮的大调与忧伤的小调的转换,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三、《鳟鱼》的钢琴伴奏特点《鳟鱼》的伴奏非常有特色,2/4拍的节奏型,频繁的出现六连音的伴奏型使用带休止符的六连音表现小鳟鱼在河水里欢快游动的活泼景象,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身就是一条小鳟鱼在河里自由快乐的游着,通过钢琴弹奏的力度、速度还有调性的改变,从而改变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第一段与第二段钢琴伴奏是轻快活泼的,表现出鳟鱼在河水里的活泼感,进入第三乐段,由降D大调式转入降b小调式,伴奏开始变为急促的的小调音程,表现出渔夫的奸诈狡猾,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小鳟鱼的担忧,当看到渔夫把鳟鱼钓上来之后又表现出对鳟鱼的同情惋惜之情暗喻对统治阶级残暴不仁的抨击和对善良老百姓的同情在这首歌曲里面钢琴伴奏的作用绝对不只是辅助演唱的工作而已,钢琴伴奏更像是整个歌曲情节发展的“引子”,有着“画龙点睛”般的重要作用四、《鳟鱼》的演唱体会对于《鳟鱼》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应该注意一定要先把歌词的含义记在心里,歌曲是通过歌词来表达其含义的,所以一定要熟读歌词,这首歌曲中有许多次出现弱起的小节,和十六分音符,我们必须要先把这首歌的节奏熟练掌握,不要忽视每一个节奏型,抓住细节的处理。
作品中多次出现的弱起小节,在演唱中我们要突出弱起之后的正拍旋律音符;要注意保持附点音符的时值这首歌是一个轻快的旋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音符之间的连贯性,特别是在十六分音符与附点音符的处理上,既要表现轻快的感觉又要把音符的时值唱够《鳟鱼》是一首德语的歌曲,采用了德国诗人舒巴特的诗歌,德语的特点非常明显,要注意发音德语的元音相比传统多了三个变元音,是区分是否德语的关键所在跟着教学带反复大声的朗读,了解其含义,训练正确的发音,及时矫正错误的发音,一首歌外文歌曲语言不过关,是演唱不好的演唱时情绪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前两部分尽量把鳟鱼活泼可爱的形象表现出来,而第三部分我们就需要凸显出对渔夫的憎恶以及为小鳟鱼的担忧与惋惜情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歌曲如果没有了情感,等于失去了灵魂这首歌[来自www.Lw5U.coM]的情感很难把握,一首歌中要把鳟鱼的活泼可爱、渔夫的狡猾、对鳟鱼的同情以及对渔夫的憎恶都表现出来很不容易,需要仔细认真的体会歌词和曲调的变化,认真体会其要表达怎么样的情感我们不仅仅要把歌词、节奏和声音表现出来还要更着重于情感的表达,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给予人们听觉的享受五、结语综上所述,舒伯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了音乐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学者,他的作品经久不衰,他为人民着想,用音乐来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他的音乐总是带给人们听觉的享受,通过对于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的分析,认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加深对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Reference:[1]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3.[2] 蒋英编.邓映易等译.舒伯特歌曲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 [美]菲尔兹,李维勃.训练歌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 张凯.音乐心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刘水.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解读[J].大众文艺,2010,19.[6] 郭晨曦.试论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功能[J].音乐生活,2007.(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