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存在心理创伤视域下对《拯救乳房》中周云若形象分析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39KB
约4页
文档ID:312927796
存在心理创伤视域下对《拯救乳房》中周云若形象分析_第1页
1/4

    存在心理创伤视域下对《拯救乳房》中周云若形象分析    孙凤娟Summary:毕淑敏在小说《拯救乳房》中塑造了一个大学生乳腺癌患者周云若她由于乳腺癌疾病而产生存在心理创伤,程远青博士组织了乳腺癌小组,采用讲述和强化的方式对她进行心理干预,使周云若走出存在心理创伤,实现创伤后成长Keys:拯救乳房;周云若;创伤性体验毕淑敏在小说《拯救乳房》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大学生乳腺癌患者周云若,这个一方面可以和男朋友在光天化日下拥吻另一方面又非常保守的女孩儿在得知自己患了乳腺癌之后,第一时间将男朋友约出来,将自己献给男友,完成作为一个完整女人的仪式之后便和男朋友分手,开始离群索居恢复学业之后她埋头苦读、心无旁骛,为拿下高学历找到高收入的工作而努力直到有一天她听到背后人议论她是否性冷淡的时候,她恼了开始接受蒲的感情,但又不和蒲有实质性的接触,当从蒲的热切和激动中确认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之后,她便冷淡蒲当无论她如何婉拒,蒲都寻求躯体进一步接触时,她便云淡风轻地告诉他,一切都结束了歇息一段时间后,她又开始寻找新男友,然后再把他抛弃如此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如果不是程远青成立的小组救助她,她还将这样生活下去。

一、创伤性体验的来源周云若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干净”、“变态”的生活,是因为她得了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杀手,所到之处,一片灰暗、生机全无它不仅杀死女性的生命,更在女性失去生命之前杀死女性的尊严、自信周云若在得了乳腺癌之后的真实想法就说明这一点:“从我知道得了乳腺癌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个女孩了我变成了不男不女的怪物我身体的制高点,我的骄傲,我的爱情和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就将随着咔嚓一刀,变成可怕的深渊我想,女人之所以被称为女人,是因为她无比美妙的曲线和这个曲线的功能,它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当它被毁损之后,我的尊严和勇气,也一起被埋葬了[2]周云若对疾病的体验是导致她不正常行为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她对疾病的体验会带来这样的行为而不是其他呢?二、由疾病到存在心理创伤周云若的乳腺癌摧毁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存在感,使她产生了巨大的存在心理创伤一个人存活于世,需要足够的良性社会情感的支撑,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特有的人类体验心理学称这些良性的社会情感为存在感存在感是生活的根基,无论对于男人女人,存在感都是一种精神的依托对于周云若这样的美丽女性,摧毁第二性征的乳腺癌具有摧毁女性所有精神依托的毁灭力量。

因为所有的大众传媒都[本文来自于www.zz-]这样暗示:一个女人的价值来自男人的青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女人得不到男人的欢心,她的人生便没有价值即使这个女人事业有成,她的人生也是有缺憾的周云若做了手术,她怕别人不爱她残缺的身体,她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得到男人青睐的资本,她也由此失去了所有的存在感于是,她便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只是为了体验到存在感就像她和蒲的交往,她觉得有了自信——那就是,即使在这种可怕的病中,她依然充满魅力三、走出存在心理创伤小说中的程远青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她组织了一个癌症小组,对每一位小组成员进行心理干预对每一位小组成员,关照的方式有所不同对待周云若,程远青先让她陈述自己的故事陈述是解决创伤的第一步周云若在得了乳腺癌之后,一度变得自我封闭,不愿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因为她不能够确认身体残缺之后,自己是不是还可爱她不知道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别人将如何看待自己所以,她从此便拥有了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也是个沉重的包袱,将她的脊梁压弯,将她的生活压迫得变了模样而将这个秘密示人是解决创伤的第一步周云若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她感觉非常轻松但陈述只是治愈创伤的第一步,创伤还没有完全解决。

第二步就是强化程远青建议周云若走到每一个组员面前,对她说:我得了乳腺癌希望大家把自己听到后的真实感受告诉周云若通过他们之间一次又一次的问询与回答[本文来自于wWw.zZ-news.Com],在周云若的潜意识里唤回这样一个认识:我是可爱的,我还可以得到男人的喜欢,我是有价值的唤回了这个认识,便也唤回了她的存在感,她的创伤也就有了治愈的可能四、实现创伤后成长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Tedisci和Callhoun首次提出创伤后成长一词,并将其界定为同主要的生活危机斗争后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改变鉴于成长一词蕴含着积极的、能动的正面意义,Callhoun等将PTG更为精准地定义为“在应对重大生活危机中体验到的一种明显的自我积极改变可见,周云若已经摆脱了疾病和存在心理创伤,实现了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完全成长,完成了全新的蜕变而这一切,都将给读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实现其终极关怀的价值Reference:[1]陆靖,史铁英.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4,5.[2]毕淑敏.拯救乳房[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3]刘洋.留守儿童存在感的缺失与补偿——基于一个留守儿童W的个案分析[J].浙江教育科学,2011,6.[4]林崇德,杨治良,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