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高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思考与对策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50KB
约7页
文档ID:312907488
提高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思考与对策_第1页
1/7

    提高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思考与对策    湖北省黄石市教育局 李香萍Reference:普通话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受基础素质及思想认识、语言环境、培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现状令人担忧文章从研究、分析影响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原因着手,试从加强督导评估、培养骨干师资、狠抓全员培训、搭建学习平台等四个方面探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有效对策Keys:农村教师:普通话:提高:对策G635.1 :A :1671-0568(2013)09-0068-03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成为了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一项重点,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湖北省黄石市于2001年将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纳入职评、聘用、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增强了教师的语言规范意识,促进了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整体提升但不容乐观的是,目前农村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现状令人担忧,研究、分析影响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原因,探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有效对策,成为了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现状以上一组数据来源于湖北省普通话培训中心统计资料库,为客观反映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现状,特选取了2010年、2011年、2012年大冶市、阳新县教师普通话成绩统计数据作样本,客观分析了黄石市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交流机制的完善,大学毕业生、城区教师到农村基层学校支教,对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起到了促动作用,有个别骨干教师取得了一级乙等的优秀成绩,二级甲等的比例也有所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仍然偏低,有10%左右的教师尚未达到二级水平,离“语文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其他学科教师要达二级以上水平”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有个别教师还不能进级需要重视的是,以上测试对象中绝大数是参加二甲补考的“困难户”这意味着,二甲比例更能准确反映达标率也就是说,近三年大冶、阳新农村教师普通话测试成绩最好的情况也仅仅是达标率为53.79%据了解,有个别农村语文教师、幼儿教师为了获得二级甲等的合格证书,至少参加了四次培训测试,但仍不能达标,对个人的专业化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严重挫伤了从教的积极性二、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几个因素影响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总体来看,主要是受自身素质及思想认识、语言环境、培训条件等几个因素的制约。

1.缺乏规范的语音训练,学习普通话缺乏基础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的城乡差距,农村师资队伍中代课教师、民办教师、转岗教师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教师都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没有系统地学习语音基础知识在学习普通话时不能很好地区分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普通话语法和方言语法很难准确、规范地进行声母、韵母、调值的训练,更难以把握普通话中的变调、轻声、儿化、音变等语言规律在普通话测试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教师的语音面貌存在诸多问题:在平翘舌、边鼻音等难点中出现错误多:声母、韵母发音不到位,缺陷多:方言口音重,偶有方言语汇出现,普通话语感差,表达生硬距离国家普通话测试中心规定的“普通话语音比较标准,各种音变现象基本规范,表意比较准确,说话比较自然、流畅”的二级甲等等级特征尚有差距2.认识程度不高,学习普通话缺乏主动性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由于人口流动少,大多数教师是本地人,在与同事、学生、家长交流用方言感觉更亲切、更自然更重要的是,许多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也有些顾虑和障碍, “在方言土语的汪洋大海的包围中,如果有个别人企图放弃祖传土语,尝试说普通话,反而会被周围的人视为叛逆和异己”受这种保守观念的影响,教师难以从思想上去认识、重视规范用语工作,形成自觉练习、提高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虽然国家、省、市都对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部分农村领导的语言文字意识淡漠,对普及普通话工作不太重视,没有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特别是在教师业务考核、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时,没有将普通话水平纳入考核指标由于缺乏正确的导向性和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致使许多教师缺乏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影响了学习普通话的效果3.农村地区方言影响大,学习普通话缺乏有利环境众所周知,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黄石市大多数农村地处山区,由于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形成“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方言特点,其语音、词汇语法都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大冶以及阳新大王、太子、白沙等地属于赣方言,主要表现为不分平翘舌,没有后鼻韵,古今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读为送气清音,如“大”、 “尘”字,念成[t‘ai]、 [ts’o]处于方言环境的农村教师,习惯了母语方言独有的发音方法,习惯了方言思维,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造成了学习普通话的最大障碍4.缺乏有效的培训指导,学习普通话效率不高目前,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普通话测前集中培训两种方式普通话测前集中培训一般由测试部门或县市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组织,选派普通话测试员对他们进行专业,此类培训专业强,能够帮助学员尽快地掌握应试技巧,提高测试成绩,但由于受测试工作经费的制约,一般都采取大班式教学,培训的时间也较短,难以照顾学员的个体差异性,开展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诊断、纠正、训练,对基础薄弱的教师帮助不大。

个人自学具有长期性、灵活性、针对性强等优点,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在一定的专业指导下,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规范有序的训练在黄石市农村学校,鲜有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的教师,遑论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致使农村教师在自学普通话时,没有专业普通话教师进行互动式示范模仿、教学,难以进行自我矫正,通常会陷入盲目练习的误区,把发音错误巩固成难以矫正的顽疾,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好三、提高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对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加大工作力度:1.加强评估督导,进一步提高对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认识到推广普通话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抓手,要深入贯彻教育部、省厅关于教师持证上岗的相关规定,从教师职业准人、业务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严格把关学校要将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内容,在各类优质课、公开课等各类教学评比中,以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比中,都要将普通话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教育督导以及语言文字规范校创建等多种形式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特别是通过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工作,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管理,将教师普通话达标工作纳入教师队伍管理内容,促进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水平2.培养骨干师资,为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奠定基础在农村学校开展普通话测试工作,首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专业的普通话测试员和优秀骨干教师,为各农村学校开展普通话校本培训提供师资保障,为方便农村教师开展自学提供专业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培养纳入国培计划项目,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项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按照一定的教师比例,至少为每位乡镇免费培养一名普通话测试员,为每所农村学校培养3至5名普通话骨干教师,为多层次开展农村教师普通话测试工作输送合格师资3.狠抓全员培训,将普通话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范畴要将普通话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常规性工作来抓,要将普通话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范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要将普通话作为公共课程,规定每位教师都要接受一定的普通话培训课时学习各学校要积极将普通话培训工作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常抓不懈要依托专家或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语音训练、教学语言艺术培训,并在新教师培训、校长岗位资格培训、骨干教师研训等各类培训中,渗透普通话口语培训内容,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不断地强化教育干部和教师的规范意识,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4.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在狠抓基础培训的同时,要创新方式,激活载体,为教师搭建多样化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应用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普通话测试员、骨干教师和教师面对面传授普通话学习经验,分享普通话学习心得,让教师受到点拨和启发可定期举办教师朗诵沙龙,通过示范朗诵、展示朗诵,营造学习普通话的语言氛围,通过举办教师普通话基本功比赛、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风采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动力总之,推高农村教师普通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困难,优化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