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生殖及泌尿系统(基础生物实验报告)1900字 基础生物学技术实验蟾蜍“双毁髓”手术技术,剑突透明软骨取材、染色、光镜下显微观察,蟾蜍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解剖实习一,实验目的:1,联系掌握“双毁髓”技术2,染色并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3,观察蟾蜍的泌尿及生殖系统二,实验原理:1,蟾蜍的正确握拿方法,动物探针的正确使用2,蟾蜍的“双毁髓”手术技术3,两栖类动物的解剖技术及手术剪的使用4,使用苏木精染色蟾蜍剑突的透明软骨,光镜观察三,动物与器材:实验动物:雄性蟾蜍一只实验试剂:苏木精染色剂实验器械:显微镜,手术剪,骨剪,镊子,吸水纸,大头针,解剖针,解剖盘 四, 实验步骤:1,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蟾蜍,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0.5~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捣毁脑,然后再将毁髓针撤回至枕骨大孔,反向插入脊椎管破坏脊髓,检查蟾蜍四肢肌肉完全松驰后处死成功2,将蟾蜍置于解剖盘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
左手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前端1/3处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部皮肤剪开至下颚前端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再将皮肤向两侧拉开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部中线剪开腹壁至剑突处,然后向左向右剪开,用手术剪剪取薄的剑突软骨组织,置于载玻片上,用苏木精染色后,直接在光镜下观察(不必封片),在显微镜观察到软骨组织细胞形态后拍摄图片基础生物学技术实验4,向两侧拉开蟾蜍的腹部肌肉找到蟾蜍的泌尿及生殖系统,小心地用剪刀和手术剪将其分离,置于解剖盘上并拍摄图片5,处理掉蟾蜍,洗净解剖盘和实验器械,将显微镜收好放入柜中五,实验结果:1,剑突软骨组织细胞图:2,蟾蜍泌尿及生殖系统:六,实验结论1,“双毁髓技术”是一种方便的麻醉蟾蜍的方法,通过“双毁髓技术”可以排除神经中枢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另外如果不毁髓,只是单纯的杀死(此时神经系统还在部分活动),青蛙四肢僵硬,还可能跃起,不便于操作基础生物学技术实验2,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剑突软骨组织被染成蓝色,其中有许多软骨细胞3,蟾蜍肾脏最初为一对临时性器官,称为前肾或原肾原肾的导管叫做原肾节,最初是体腔壁上的增厚部分,起源于中胚层,后来形成管状,与体腔壁脱离。
当蝌蚪变态即将完成,尾部消失之后,原肾管前端斜分为二:前面的一部分形成米氏管即输卵管(雄性蟾蜍的米氏管退化);后面的一部分则演变为吴氏管——用于输尿输精脂肪体呈黄色,与生殖腺生殖活动机理有关是储存营养的结构七,问题解答:1,用“双毁髓法”麻醉蟾蜍的注意事项:针尖插入颅腔毁脑时,角度必须足够的小,小心不要将针插入口腔中2,剑突有什么生理功能?剑突是心脏区胸壁前下端的软骨,起着保护心脏的作用若人的此处受到暴力击打,可能会使剑突软骨直接压迫心脏,同时也能够直接刺激胃上中枢神经,使得人当即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因剑突软骨骨折,进而使软骨茬刺破心脏3,脂肪体有什么生理功能?脂肪体是营养物质代谢的中间场所,具有解毒,贮存和排泄等功能4,毕氏器是什么结构?具有什么生理功能?毕氏器是位于生殖腺与脂肪体之间的肉红色圆形结构,相当于退化卵巢的残余部分,内含有许多尚未分化或发育不全的卵细胞在雄性蟾蜍体内,若将精巢摘去,可导致毕氏器发育成具有产卵功能的卵巢,而原来退化的米氏管将在雌性激素的影响下,发育为子宫,雄性蟾蜍变回雌性,发生了性逆转基础生物学技术实验5,羊膜的有无对吴氏管和米氏管的发育有何影响?在无羊膜的动物中,中肾执行排泄功能,吴氏管形成输尿管,雄性的吴氏管与睾丸相连,具有输尿与输精的作用,米氏管退化;雌性的吴氏管只用于输尿,米氏管形成输卵管。
在羊膜类动物中,后肾代替中肾,后肾导管构成输尿管,雄性的吴氏管与睾丸相连形成输尿管,雌性的则退化八,参考文献:1,《普通动物实验教程》 主编:赛道建、贾少波 科学出版社 2010 2,《蛙体解剖学》 主编:周本湘 科学出版社 1956 3,《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主编:刘凌云、郑光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实验指导》主编:马克勤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5,期刊论文《快速制作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一种方法》生物学通报 2004 25期 (4)6,期刊论文 《剑突综合征12例报道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 31 (2)第二篇:生理学实验报告 2800字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蛙的体循环血压、心肌收缩和心电图(ECG)的同步记录与分析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专业: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基地班)教室:A414学生姓名:徐棒 夏凡女学号:10350083 10350081指导老师:龙天澄 张碧鱼 陈笑霞日期:20xx年5月15日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蛙的体循环血压、心肌收缩和心电图(ECG)的同步记录2.记录和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和重要神经递质对血压、心电(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搏(心肌的收缩特性)的影响。
二.动物与器械青蛙;蛙心插管、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蛙心夹、YP100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保护电极、露丝电极、一维位移微调器、固定针、蜡盘、培养皿、污物缸、棉线、纱布、滴管、小烧杯;任氏液、石蜡油、肾上腺素溶液、乙酰胆碱溶液、肝素溶液;三.实验原理神经与体液因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可通过心肌收缩力、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反映出来尤其是血压的指标直接反映了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变化,可以较好的评价整体的心血管功能本实验用青蛙主动脉插管法,直接测量血压,并同步记录心搏和心电图记录和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和重要神经递质对血压、心电(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搏(心肌的收缩特性)的影响四.实验步骤1. 分离迷走交感混合神经干按常规方法用探针刺毁蟾蜍的脑和脊髓,将动物背位放在蛙板上把左侧下颌角与前肢间的皮肤纵向剪开,用镊子紧贴下颌角分离皮下组织找到体轴走向的提肩胛肌,小心地将提肩胛肌横向剪断,即可见到其下方的血管神经束(皮动脉,颈静脉和迷走-交感混合干)在迷走—交感混合干下方穿一线,用玻璃分针分离开神经,用湿生理棉球暂将神经覆盖,以避免神经干燥2. 暴露心脏在胸骨柄后方的皮肤上先剪开一小的切口,再自切口处向左右两侧锁骨外侧方向剪开皮肤,切口成V形,把切开的皮肤掀向头端。
在胸骨柄后方的腹肌上也剪一小切口,沿身体正中方向剪开剑突和胸骨(剪子尖向上翘以免损伤血管和心脏),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及提臂肌,使胸部创口也呈V形可见到心包和心脏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在心脏舒张时夹上蛙心夹蛙心夹拴线的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换能器的输出端与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一个输入通道相连)3. 主动脉插管YP100压力换能器的直端和侧端管上加装三通管从侧管注入液体石蜡,将系统内气泡赶净用装有50%柠檬酸钠溶液(肝素-任氏液)的注射器连接于侧端管上,直端管上连接心脏插管用线结扎动脉的远心端,在左主动脉分叉处穿线备用用手术剪在结扎处与穿线处剪一V形口,将插管经V形口插入动脉圆锥适当深度穿线结扎并固定于插管上4. 暴露腹主静脉剪开下腹部有皮肤和肌肉找出腹主静脉,暂加保护,以备静脉注射用5. 实验观察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将保护电极放在迷走交感神经干上,连接压力换能器,将心脏微微拉起,并将一露丝电极放于心室部位调整3个通道分别为压力,张力和生物电,并调节相关参数和刺激参数进行以下实验:(1) 同步描记正常的心搏、心电和血压曲线(2) 用波宽1ms,强度1~2V,频率5Hz刺激迷走交感混合神经干,记录现象。
3) 用1ml注射器向腹主静脉注射Adr(0.0001)0.1ml,观察并记录曲线变化情况4)用1ml注射器向腹主静脉注射ACh(0.0001)0.1ml,观察并记录曲线变化情况五.实验结果与讨论(一)同步描记心搏、心电和血压曲线从上到下 分别为血压、心搏曲线、心电图二)刺激迷走-交感混合干1.低强度刺激混合神经干用波宽1ms,强度1~2V,频率5Hz刺激迷走交感混合干,描记刺激引起的心搏减弱,血压降低的现象见到现象后应立即停止刺激刺激混合神经干后,马上出现心迷走效应,血压急剧下降;心搏几乎停止,收缩压消失;心电也同样减弱至消失,心率减慢但不明显稍后可以观察到微弱的心交感效应,特别是血压可以看到有一小段时间内上升超过了刺激前的水平刺激的电信号通过肌肉和溶液传导,干扰了刺激期间的心电波形通过此图可以看出,血压的指标更能直接反映了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变化,从血压变化,即使是在低强度刺激混合神经干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交感效益的作用,而以此同时,心搏和心电的变化并不明显2.高强度刺激混合神经干用波宽1ms,强度5V,频率10Hz刺激迷走交感混合干,描记心搏先减弱后增强、血压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见到现象后应立即停止刺激。
待心搏和血压恢复到对照水平后,保存图形高强度刺激混合神经干时,心迷走效应如故,刺激后血压明显急剧下降,血压周期变化消失,心搏和心电减弱至停止,心率减慢而后,血压、心搏、心电逐渐恢复,并出现更为明显的心交感效应从心电图的变化中最能清楚地看到心交感效应的作用在此图中,血压的变化不及心电的变化明显,但从血压和心搏中依然能够看出微弱的交感效应,而相对于低强度刺激来说,交感效应更加明显,再一次证明了交感-迷走神经干在高强度刺激下,更能使心脏表现出交感效应三)Adr对心搏和血压的影响用1ml注射器向腹主静脉注射Adr(10-4)0.1ml,观察并记录血压和心搏变化往静脉中加入肾上腺素后,由于药剂从静脉回到心脏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从加入试剂到发生反应有一定的时间差血压整体上升,心搏虽然变化不如血压明显,但也能观察到其基线上升的现象心电则无明显变化四)Ach对心脏和血压的影响用1ml注射器向腹主静脉注射Ach(10-4)0.1ml,观察并记录血压和心搏变化注入乙酰胆碱后,心脏立即停搏,血压急剧下降并失去周期性的变化,心搏消失,心电信号明显减弱,心率大大减慢一段时间后,心脏缓慢恢复跳动,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电各项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但不是很平稳,有少许波动。
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由于压力换能器放在右边,注射药品时,右臂常碰到铁架台,可能移动了张力换能器,影响到心搏曲线解决方案:通过滑轮连接传感器,使传感器能够放在左边2. 血管较软,注射器针头很难插入解决方案:沿着血管通向心脏的方向缓慢插入,直到针头全部进入血管,再将药品推入注意尽量先从远离心脏的地方开始,下一次则要在此处前方,以免药品由针孔处漏出无法作用于心脏3. 注入药品后无明显反应解决方案:这可能是药品漏出或剂量本来就不足的缘故,需加大剂量再次注射六.注意事项(1)注意用湿生理棉球保护神经,避免干燥2)保持心脏表面的湿润,每一步骤的前后都应有对照曲线3)药品注射量要适度,不可过量,避免造成心脏停跳4)打开胸腔暴露心脏时,先剪开皮肤,观察腹主静脉的位置,注意切口不要向下延伸,以免剪(伤)到腹主静脉+ 蟾蜍的生殖及泌尿系统(基础生物实验报告)发表于:2022.5.21来自:字数:1993 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