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梨引种及山地栽培技术 2001年秋季从泰安市鸿岳园艺场引进丰水梨2年生壮苗,定植在东平县老湖镇焦铺村的青石山地,建园8 hm2试验园属鲁西青石山地,土壤厚度大于80 cm,有机质含量0.7%,砂壤土,有少量石砾该区年平均气温13.4℃,年日照时数2474.2 h,年降水量640 mm,无霜期199 d试验区有水浇条件主栽品种为丰水,授粉品种为玛瑙、新高梨,二者配置比例为6:1,南北行向,株行距3 mx5 m1引种表现1.1植物学特征树姿较直立,树冠为圆头形枝干暗褐色,光滑,1年生枝平均长1.3 m、平均粗1.5 cm,节间中等叶片为狭椭圆形、绿色、锐锯齿,叶柄平均长2.1 cm每花序有6—8朵花,花冠白色,花粉多果实5心室,种子小、扁圆形、黑褐色1.2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67,平均单果质量250g,最大果质量790g,果形端正而整齐,果皮黄褐色,果点小而色淡,比较稀疏,果面稍粗糙果肉白色,几乎无石细胞,汁多,味香甜,果肉硬[来自Www.lw5U.com]度8.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13%-16%,品质上等果核小,可食率达90%以上;果实极耐贮藏,常温下可存放10~15 d,1~4℃条件下可贮藏4个月。
1.3 生长结果习性生长旺盛,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1年生枝最长2.2 m7年生树干周38.3 cm,平均冠幅3.0 m,长枝拉枝缓放易形成短枝和叶丛枝;70 cm以上的1年生枝中截后,平均抽生长枝2条、中枝2.5条、短枝和叶丛枝6.1条;长枝占2.2%、中枝占3.3%、短枝和叶丛枝占94.5%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中、长枝均易形成腋花芽,丰产性强,坐果率高1.4物候期在我区,3月24日萌动,花期4月1~10日,盛花4月4-7日,新梢生长期在4月10日至6月8日,8月底至9月初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50 d左右,落叶期l1月上旬1.5 早果性和丰产性结果早,定植2年见花,3年初产,4年丰产为确保4年后优质丰产,第3年要进行疏花疏果,减少结果量,使树体健壮生长第3~7年667 m2产量分别为480、1580、2240、2615、3208 kg为生产优质果,丰水梨在鲁西青石山区进入结果期后,667 m2产量应控制在2500-3000 kg,超过4000 kg果实品质不良2栽培技术要点2.1 科学定植定植前20 d左右,按株行距3 mx5 m挖深、宽各80 cm定植穴,将表土与心土分放两侧,667 m2施圈肥,厩肥、饼肥、堆沤肥及腐熟鸡粪等有机肥3000-4000 kg,并掺施铡碎的麦秸、玉米秸等秸草1000—1500 kg,与表土混匀后回填,再回填心土,灌透水沉实,每穴施磷钾肥或果树专用肥1 kg。
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当回填土2/3深时,将苗木向上轻提,踩实土壤苗木栽植深度高于根颈2~3 cm,土壤填满踏实后,沿行培出1 m宽营养带,灌透水,水干后每株覆盖l m2地膜保墒2.2 肥水管理采果后施有机肥,有机肥以腐熟圈肥、厩肥、堆沤肥、鸡粪等为主,667 m2施3000-4000 kg,掺施50 kg_元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挖环状沟施入,沟深20~30 cm、宽40 cm,将肥土以1:3混匀回填,每年在行间交替施基肥,施后无雨时灌透水每年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萌芽前,株施磷酸二铵或果树专用肥0.5 kg;第2次在花后2周,株施尿素0.5 kg;第3次在果实膨大期,株施复合肥0.5 kg加尿素025 kg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也可单独喷施萌芽前15 d喷3%硫酸锌液,花前喷0.3%-0.5%硼砂液,萌芽前和坐果后2周各喷1次0. l%-0.3%硫酸亚铁液,防治生理性黄叶.生长后期可喷0.3%磷酸二氢钾或4%~7%草木灰浸出液2.3 花果管理丰水梨花量较大,可在开花前疏花序,15—20 cm留1个花序,其余全部疏除,以留枝条中部花序为主;疏花时保留1~2朵质量好的边花,疏除中心花和其它边花;疏果时疏除病虫果、歪斜果、小果、锈果,一般按所留花序只留壮枝单果,背上较壮的结果枝组可多留,背下弱结果枝不留果。
疏果完成后喷1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20%灭扫利3000倍液,药液晾干后套袋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外浅褐内红、规格为150—160 cmx180~190 mm的双层纸袋捻开袋口,将纸袋用手撑开,使果实套入纸袋中央,从袋口中间果柄处向两侧纵向挤褶,把袋口折叠到果柄处,将捆扎丝反转900,沿袋口旋转1周于果柄上方2/3处扎紧袋口,然后打一下袋底中部,使袋底两通气放水口张开,果袋处于直立下垂状态8月底至9月初带袋采收为生产优质果,还需进行花期放蜂和人工授粉l箱蜜蜂可承担0.33 hm2左右梨园的授粉任务人工授粉采用混合花粉,每个预留花序人工点授l~2朵花2,4 整形修剪试验园树形采用纺锤形,树高控制在3~3.5 m,干高70~80 cm,冠径2.5~3 m.在中心干上螺旋状每隔20—25 cm自然着生1个主枝,共留8~10个主枝,主枝与中心干之间的角度以70—800为宜定干后,对发出的枝条于6月上旬进行摘心,秋季枝条木质化前拉枝开角当年冬剪时疏除部分竞争枝、徒长枝、背上枝及交叉枝,主干适当短截,其余尽量轻剪,以增加枝叶量第2年有花时全部疏除,继续采取摘心及拉枝开角(角度70-800),并调整好主[来自Www.lW]枝方位。
第3年后采取先放后缩的方法培养结果枝组,盛果期注意对枝组的及时更新,连续结果2年的结果枝应及时回缩,利用幼龄果枝结果,保持健壮树势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梨黑星病、梨木虱、梨小食心虫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并按照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选用药剂萌芽前喷1次3~5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虫源花序分离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月下旬后间隔15 d喷1次10%吡虫啉3000倍液加800倍80%大生M-45,连喷3~4次,防治梨木虱及叶部病害,并可与上述药剂交替喷施1:2:200波尔多液,,连喷3次防治叶斑病5月中旬喷20%螨死净2000倍液,间隔15 d再喷1次,防治叶螨7月上旬后与上述药剂间隔15 d喷2~3次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鳞翅目害虫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