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同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62KB
约12页
文档ID:312672985
不同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_第1页
1/12

    不同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    Reference:对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并且药效持久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药剂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百菌清与氨基寡糖素药效持久性差,建议优先选用腐霉利防治三七灰霉病菌Keys:药剂;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S481+.9;S435.672: A:1002-1302(2014)02-0097-02收稿日期:2013-07-16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 编号:12212702)作者简介:齐善厚(1976—),男,河北枣强人,从事临床医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别称血参、盘龙七、金不换等,属五加科人参属假人参种三七亚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1]三七的各个部位均可入药,其主要药用成分为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生物碱、胡萝卜素、挥发油等物质[2],主要产自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区,目前以人工栽培为主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是三七栽培中一种常见的病害[3]。

灰霉病菌主要以分孢梗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菌丝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人类生产活动进行传播[4]目前该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抗病育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几种目前我国三七栽培中存在用药不规范等现象,导致三七产量损失严重本研究对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防治灰霉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2012年6月进行取样,采用柯赫氏法[5]进行灰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将得到的菌株置于4 ℃冰箱中备用1.2供试药剂以无菌水为对照,对12种供试杀菌剂进行比较(表1)1.3抑菌圈测定将无菌滤纸片浸泡于药液中备用,每个PDA平板上均匀涂布0.1 mL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密度为1×108 个/mL,将浸泡过药液的滤纸片置于平板中间,将平板置于培养箱中28 ℃下分别培养3、7 d,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每处理重复3次[5]1.4菌落生长速率测定待PDA培养基融化后冷却至50~60 ℃,取1 mL待测药液加入已融化冷却的49 mL PDA培养基中并摇匀,达到供试农药的稀释倍数后平均分至3个培养皿中选取直径约 5 mm 的菌块放入凝固的PDA培养基平板中间,28 ℃下分别培养3、7 d,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每处理重复3次[5]。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药剂抑菌效果由表2可知,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差异明显培养72 h后,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大于40 mm)的药剂只有腐霉利;抑菌圈直径为20~39 mm的药剂包括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抑菌圈直径为5~19 mm的药剂包括乙霉威、多菌灵2种;恶霉灵、中生菌素、嘧霉胺、嘧菌咯、链霉素、霜霉威盐酸盐6种药剂的抑菌圈直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培养168 h后,抑菌圈直径大于30 mm的只有腐霉利由此可知,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其次是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2.2菌落直径由表3可知,培养72 h后,腐霉利处理下菌落生长不良,说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乙霉威4种药剂处理下菌落生长迟缓,菌落边缘的菌丝生长不良,表明这4种药剂有一定抑菌效果其他药剂处理下菌丝生长旺盛,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培养168 h后,腐霉利处理下菌丝干枯,说明腐霉剂抑菌效果明显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乙霉威这4种药剂有一定抑菌效果,其他药剂抑菌效果不明显3结论与讨论本研究表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并且药效持久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药剂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百菌清与氨基寡糖素药效持久性差。

综上所述,建议优先选用腐霉利防治三七灰霉病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腐霉利可与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混合或交替使用本试验是在室内进行的,药剂的实际防效受药剂活性水平、理化性质、抗菌谱、培养基等因素的影响[6],室内试验缺乏寄主植物,下一步应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Reference:[1]黄儒强,郭子杰,邓伟玲,等. 田七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其黄酮种类的初步鉴别[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3):66-68.[2]姜彬慧,王承志,韩颖,等. 三七叶中微量活性皂苷的分离与鉴定[J]. 中药材,2004,27(7):489-491.[3]李靖,利容千,袁文静. 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J]. 植物病理学报,1991,21(4):277-283.[4]曲宝成,孙军德,冯敏. 番茄灰霉病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初报[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4):62-64.[5]岑贞陆,晏卫红,黄思良. 不同药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J]. 广西农业科学,1999(5):243-245.[6]刘伟,冷廷瑞,张云万,等. 蓖麻枯萎病药剂防治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2,37(3):25-27.endprintReference:对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并且药效持久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药剂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百菌清与氨基寡糖素药效持久性差,建议优先选用腐霉利防治三七灰霉病菌Keys:药剂;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S481+.9;S435.672: A:1002-1302(2014)02-0097-02收稿日期:2013-07-16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 编号:12212702)作者简介:齐善厚(1976—),男,河北枣强人,从事临床医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别称血参、盘龙七、金不换等,属五加科人参属假人参种三七亚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1]三七的各个部位均可入药,其主要药用成分为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生物碱、胡萝卜素、挥发油等物质[2],主要产自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区,目前以人工栽培为主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是三七栽培中一种常见的病害[3]灰霉病菌主要以分孢梗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菌丝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人类生产活动进行传播[4]。

目前该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抗病育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几种目前我国三七栽培中存在用药不规范等现象,导致三七产量损失严重本研究对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防治灰霉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2012年6月进行取样,采用柯赫氏法[5]进行灰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将得到的菌株置于4 ℃冰箱中备用1.2供试药剂以无菌水为对照,对12种供试杀菌剂进行比较(表1)1.3抑菌圈测定将无菌滤纸片浸泡于药液中备用,每个PDA平板上均匀涂布0.1 mL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密度为1×108 个/mL,将浸泡过药液的滤纸片置于平板中间,将平板置于培养箱中28 ℃下分别培养3、7 d,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每处理重复3次[5]1.4菌落生长速率测定待PDA培养基融化后冷却至50~60 ℃,取1 mL待测药液加入已融化冷却的49 mL PDA培养基中并摇匀,达到供试农药的稀释倍数后平均分至3个培养皿中选取直径约 5 mm 的菌块放入凝固的PDA培养基平板中间,28 ℃下分别培养3、7 d,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每处理重复3次[5]2结果与分析2.1不同药剂抑菌效果由表2可知,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差异明显。

培养72 h后,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大于40 mm)的药剂只有腐霉利;抑菌圈直径为20~39 mm的药剂包括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抑菌圈直径为5~19 mm的药剂包括乙霉威、多菌灵2种;恶霉灵、中生菌素、嘧霉胺、嘧菌咯、链霉素、霜霉威盐酸盐6种药剂的抑菌圈直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培养168 h后,抑菌圈直径大于30 mm的只有腐霉利由此可知,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其次是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2.2菌落直径由表3可知,培养72 h后,腐霉利处理下菌落生长不良,说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乙霉威4种药剂处理下菌落生长迟缓,菌落边缘的菌丝生长不良,表明这4种药剂有一定抑菌效果其他药剂处理下菌丝生长旺盛,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培养168 h后,腐霉利处理下菌丝干枯,说明腐霉剂抑菌效果明显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乙霉威这4种药剂有一定抑菌效果,其他药剂抑菌效果不明显3结论与讨论本研究表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并且药效持久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药剂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百菌清与氨基寡糖素药效持久性差综上所述,建议优先选用腐霉利防治三七灰霉病。

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腐霉利可与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混合或交替使用本试验是在室内进行的,药剂的实际防效受药剂活性水平、理化性质、抗菌谱、培养基等因素的影响[6],室内试验缺乏寄主植物,下一步应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Reference:[1]黄儒强,郭子杰,邓伟玲,等. 田七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其黄酮种类的初步鉴别[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3):66-68.[2]姜彬慧,王承志,韩颖,等. 三七叶中微量活性皂苷的分离与鉴定[J]. 中药材,2004,27(7):489-491.[3]李靖,利容千,袁文静. 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J]. 植物病理学报,1991,21(4):277-283.[4]曲宝成,孙军德,冯敏. 番茄灰霉病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初报[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4):62-64.[5]岑贞陆,晏卫红,黄思良. 不同药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J]. 广西农业科学,1999(5):243-245.[6]刘伟,冷廷瑞,张云万,等. 蓖麻枯萎病药剂防治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2,37(3):25-27.endprintReference:对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并且药效持久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药剂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百菌清与氨基寡糖素药效持久性差,建议优先选用腐霉利防治三七灰霉病菌Keys:药剂;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S481+.9;S435.672: A:1002-1302(2014)02-0097-02收稿日期:2013-07-16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 编号:12212702)作者简介:齐善厚(1976—),男,河北枣强人,从事临床医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别称血参、盘龙七、金不换等,属五加科人参属假人参种三七亚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1]三七的各个部位均可入药,其主要药用成分为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生物碱、胡萝卜素、挥发油等物质[2],主要产自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区,目前以人工栽培为主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是三七栽培中一种常见的病害[3]灰霉病菌主要以分孢梗随病残体遗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