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朝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家及作品概况_古代文学论文 论文 关键词:范阳卢氏北朝创作现实之作 论文摘要:范阳卢氏是典型的北方世家大族,再加上时代风尚的影响,北朝时期范阳卢氏的创作,在文体上以文为主,内容上多为经世致用,有补于世的现实之作 北朝文学,正如《周书》所言:“章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因此,我们考察北朝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家作品的情况,有必要采取曹道衡在论述十六国文学时所持的态度,把文学的概念扩大些,不应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哪些是作家哪些不是作家,而应该 历史 地看待问题,把那些只存留“章奏符檄”等应用文字的人物也当做作家来看待正如曹先生所言,在古代,应用文往往也由那些擅长文学的人来做,这些人或许也写过诗赋之类所谓纯文学作品,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已如果把这些人草率地排斥在作家之外,至少我们少了一条全面认识古代诗文创作状况的路径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无谓的损失 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北朝时期范阳卢氏诗文创作的本来面目,本文所考察的范阳卢氏作家就有了如下两类:一类是正史上记载其有文学创作活动,或有文章结集,或明言其有文学才能者;另一类是正史上并未记载其与文学有什么关联,但却留有章表奏议等应用文字者。
具体来说就是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文的人物 北朝时期,特别是北魏太和改制前后,是范阳卢氏家族 发展 的鼎盛时期这时的范阳卢氏,前期以卢玄支为著房望门,子孙身居显位,家族人口众多,一个房支的人口有时多达百口之众如卢度世有四子:卢渊、卢敏、卢昶、卢尚之,“四房卢”中的卢渊,子辈又有八人其他房支也子孙繁众东西分立之后,卢玄支 政治 地位渐衰,而西迁的卢溥、卢辅、卢晏支却又活跃于西魏、北周的政治舞台上身居官位的卢氏族人,在整个北朝时期写了很多文章下面分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三个部分分别介绍此一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家及作品情况(重点介绍存有作品的人物) (一)北魏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家及作品 北魏时期,范阳卢氏家族曾有过文章写作的人有:卢渊卢道将、卢昶、卢敬舒、卢观、卢仲宣、卢同而只有如下人物有作品存留: 卢渊(454-501)字伯源,小名阳乌卢玄之孙,“四房卢”中的第一房性温雅寡欲,有祖父(卢玄)之风”,敦尚学业,研习家法,善为草书,“代京宫殿多渊所题”,书法墨迹与崔氏齐名在北魏政治舞台上,卢渊很受信任,高祖常就一些重要事情向其咨询讨问,卢渊也敢于犯颜直谏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议伐南齐萧赜,卢渊上表劝谏。
此表载于《魏书·卢玄附传》,严可均收入《全后魏文》卷三十七 卢昶,字叔达,小字师颜卢渊第三弟他存有多篇章奏表文景明初(500)洛阳获白鼠,昶上《白鼠见宜饬吏治》,指斥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及兵吏中存在的种种腐败现象利用灾异感应之说,劝谏统治者整饬吏治永平四年(511),北魏与南齐争夺朐山(今临胸),卢昶时为徐州刺史,参与并组织作战,昶连上三表,陈明朐山敌我双方形势,提出增派援军的请求以上四篇文章均载于《魏书·卢玄附传》另外,景明三年源怀卒,卢昶写《奏府寺议源怀谥不同》,对太常侍和司徒府对源怀追谥不同发表议论,此文载于《魏书·源贺附传》以上五篇文章均被严可均收入《全后魏文》卷三十七 卢观,字伯举,出自卢溥支,昶族曾孙少好学,有隽才,举秀才,射策甲科除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卢观被列入《魏书·文苑传》史载:卢观与其弟仲宣并以文章显于洛下但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卢观所写的一篇文章,即神龟初年,灵太后父司徒胡国珍薨,赠太上秦公,因无此先例,疑其庙制,召卢观等人议卢观写了《胡太后父庙制议》,此文载于《魏书·礼志二》严可均收入《全后魏文》卷三十七卢同,字叔伦出自卢辅支,卢辅之子,昶族弟卢同在太和改制后,登上北魏政治舞台,一路走来,官位颇显,很受重用,常就一些重要事情上书表奏,陈明己见。
明帝世,胡太后把持朝政,贪污腐败盛行,人多窃冒军功,同检校吏部勋书,发现窃阶者甚多,针对此种情形,连上两表言说此事提出了加强勋阶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这两份表文载于《魏书·卢同传》,严可均收入《全后魏文》卷三十七以上就是北魏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品存留的基本情况,共存文九篇 (二)东魏、北齐范阳卢氏家族作家及作品 东魏、北齐时期范阳卢氏家族参与诗文写作的人有:卢怀仁、卢元明、卢公顺、卢恭道、卢询祖、卢叔虎、卢潜、卢景裕下列人物存有作品:卢元明,字幼章,昶第五子史载:“(元明)涉猎群书,兼有文义,风采闲润,进退可观年少时,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见而叹日:“卢郎有如此风神,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元明性好玄理,不妄交游,饮酒赋诗,遇兴忘返永熙末,居洛东缑山,乃作《幽居赋》于时,元明友人王由居颍川,忽梦由携酒就之言别,赋诗为赠,及明,忆其诗十字,云:‘自兹一去后,市朝不复游卢元明在后魏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赖于他写的(剧鼠赋》,此赋是南北朝时期少有的几篇讥刺社会现实的作品之一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显得难能可贵史载:“(元明)作史子杂论数十篇,诸文别有集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十三卷。
严可均《全后魏文》卷三十七收其文《幽居赋》(仅目录)、《剧鼠赋》、《嵩高山庙记》逯钦立《北魏诗》卷二收其两首诗:《晦日泛舟应诏诗》、《梦友人王由赋别》(只有两句佚文) 卢询祖,出自卢溥支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有术学,文辞华美”常出入于邺下文人之间,他才思敏捷曾在赵郡李祖勤处作贺表,俄顷便成,“时重其工”朝廷大迁除,同一日内,为二十余人作表,“文不加点,辞理可观”他不但文笔甚佳,口辩也不输人,好臧否人物,为人所嫉北地三才”之一的邢劭对其颇为欣赏,谓其“才学富盛”时人常将其与卢思道相较,长广太守邢子广日:“询祖有规检祢衡,思道无冰棱文举他与卢思道交谊甚深,二人曾“春台共践,秋水偕临”,“良书浊酒,永啸长吟美言俱赞,阚行同箴”;精神追求相近,思道“慕大隐”、询祖“惟陆沉”(卢思道《卢纪室诔》);审美趣味相投,思道不喜欢“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询祖不满意“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似乎都嫌其流于纤细两人俱为“北州人俊”卢询祖“有文集十卷,皆遗逸叫”州天保末,询祖以职出为筑长城子使,至役所后作《筑长城赋》此赋与在赵郡李祖勤处作的《破蠕蠕贺表》均载于《北史·卢玄附传》严可均将两文收入《全北齐文》卷二。
他还曾为赵郡王妃郑氏制挽词,词载于《北齐书·卢文伟附传》,此词和其另一首诗《中妇织流黄》①均被逯钦立收入《北齐诗》卷一 卢叔虎圆,出自卢溥支,卢观、卢仲宣之弟叔虎少有志尚,为人机悟,“豪率轻侠,好奇策,慕诸葛亮之为人”孝昭时撰《平西策》一卷曾为肃宗陈兵势,劝讨关西,《陈兵势》一文载于《北齐书·卢叔武传》,严可均收入《全北齐文》卷二 卢潜,出自卢玄支,卢尚之之孙,卢元明从子北齐末期武平五年(574)卢潜被陈将吴明微所擒,不久死在建业其家购尸归葬在陈时寄书与弟士邃,《北史·卢玄附传》载此书信两句话:“吾梦汝以某月某日得患,某月某日渐损严可均收入《全北齐文》卷二 以上就是东魏、北齐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品存留情况文四篇(包括残文),诗四首(包括佚诗)、赋三篇(《幽居赋》仅存目) (三)西魏、北周范阳卢氏家族作家及作品 西魏北周范阳卢氏有著述或参与文章写作的人有:卢柔、卢恺、卢辩、卢光、卢诞只有卢辨存有作品卢辩,字景宣,出自卢辅支,卢同兄子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从孝武西迁卢辩在西魏、北周的政治舞台上颇受重用西迁后的朝廷宪章,诸多礼制多出于卢辩之手北周初年,又与苏绰成为朝廷托古改制的肱股之臣,依《周礼》建六官。
其著述有《大戴礼记解诂》若干卷,《坟典》三十卷存文仅有一篇,即《为安定公告谕公卿》,此文见于《周书·文帝下》,严可均收入《全后周文》卷六这是为安定公宇文泰写的告谕公卿的诰文魏文帝崩,太子钦嗣立,三年(554)春正月,被安定公宇文泰所废,立齐王廓为帝,是为恭帝恭帝元年(554)夏四月,大飨群臣,周太祖令卢辩作此文诰文章以安定公训诲无方,向公卿致歉的形式,告谕天下废帝之实,正如诰文中所言:“维文皇帝以缴躲之嗣讫于予训之诲之,庶厥有成而予无能变革厥心,庸暨乎废,坠我文皇帝之志呜呼兹咎,予其焉避这是一篇颇能保全双方面子,冠冕堂皇的诰谕事实是,废帝二年冬十一月,安定公宇文泰杀尚书元烈,废帝有怨言,遂被废《北史·魏帝本纪第五》载:“自元烈之诛有怨言,淮安王育、广平王赞等并垂泣谏,帝不听,故及于辱 西魏、北周时期,范阳卢氏家族只留下卢辩的一篇文章范阳卢氏家族是典型的北方世家大族,以儒学致显,儒学继世西晋时期虽也颇染玄风,但洛阳陷落后,与许多北方世家大族一样,这个家族又回归到染有玄风的儒学传统中来,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具有关注现实,积极进取,参与政治,热衷功名的处世态度,所写诗文除个别诗外,多表现出经世致用,有补于世的特质。
同时也受时代风尚影响,整个北朝时期,范阳卢氏家族的创作,以文为主,诗赋创作廖寥无几,只有卢元明、卢询祖有诗赋留存下面分诗、赋、文三种文体体会此一时期范阳卢氏创作的特点 1.诗这一时期卢氏家族共存四首诗:卢元明的《梦友人王由赋别诗》、《晦日泛舟应诏诗》;卢询祖的《赵郡王配郑氏挽词》和《中妇织流黄》其中《梦友人王由赋别诗》只是两句佚诗《晦日泛舟应诏诗》写的是晦日宴游所见景色诗日:“轻灰吹上管,落萁飘下蒂,迟迟春色华,豌畹年光丽晦日,指的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正月是一年之始,古代对一年的这个晦日特别重视,把这一天当作节日庆祝人们聚会水边,与亲朋宴饮,以期消厄迎新帝王也会在这一天泛舟水上,与群臣饮酒赋诗北地三才”的魏收也有同题诗作《赵郡王配郑氏挽词》是卢询祖为齐神武从子,赵郡王睿妃,郑述祖女所写的挽词,词日:“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春艳桃花水,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词中盛赞王妃的女仪、嫔容,表达惋惜之情这两首诗一是即景而赋,一是因事而作,仍感受到卢元明受玄风而染的淡然闲润,以及卢询祖的清爽婉丽 《中妇织流黄》是一首乐府诗,诗题出自汉乐府《长安有狭斜行》篇:“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
此诗题亦名《三妇艳诗》梁简文帝、陈徐陵及唐代的虞世南都写过《中妇织流黄》,同表儿女闺情徐陵诗日:“落花还井上,春机当户前带衫行阵口,觅钏枕檀边数镊经无乱,新浆纬易牵蜘蛛夜伴织,百舌晓惊眠封用黎阳土,书因计吏船欲知夫婿处,今督水衡钱卢询祖的《中妇织流黄》也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别人心已怨,愁空日复斜然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残丝愁绩烂,余织恐缣赊支机一片石,缓转独轮车下篇还忆月,挑灯更惜花似天河上景,春时织女家诗中使用了“韩寿”、“秦嘉”两个典故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晋代有名的美男子,貌比潘安,《晋书》说他:“美姿貌,善容止”当时权贵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对他一见钟情,并把皇帝赐予贾充的西域奇香偷赠韩寿,以表深情秦嘉,东汉诗人桓帝时,为郡吏,后赴洛阳任黄门郎,病死他乡其妻徐淑,兄逼她改嫁,淑“毁形不嫁,哀恸伤生”[61157,终生守寡然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使主人公热烈痴情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又用“愁绩烂”、“恐缣赊”、“支机”、“独轮”、“还忆月”、“更惜花”等词句,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烦乱、孤独、寂寞,使人不胜怜惜这首诗显然受南朝宫体诗的影响,但仍不失为情感蕴藉的抒情之作此一时期,范阳卢氏家族的诗作,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相比并无多特色。
但却让我们体会到这个家族对南朝文风的感知和接受,这对其文学表现形式的提高,应该是有帮助的 2.赋卢氏家族这一时期的赋作有:卢元明的《幽居赋》、《剧鼠赋》;卢询祖的《筑长城赋》其中《幽居赋》只存目,《筑长城赋》只存残文,只有《剧鼠赋》是完篇卢元明的《剧鼠赋》与汉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