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夏洛的网》文本结构分析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80KB
约5页
文档ID:312661357
《夏洛的网》文本结构分析_第1页
1/5

    《夏洛的网》文本结构分析    颜翠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来自wWw.LW5U.com] Reference:儿童文学的文本实际上是由语音、语象、意味三大层面构成的艺术结构系统语音层、语象层、意味层共同组成了具有纵向联系的文本构造模式《夏洛的网》在语音、语象、意味层面上分别负载了不同的审美效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作用,共同组成了具有纵向联系的文本构造模式Keys:文本结构;语音层;语象层;意味层I106    :A:1673-2111(2012)07-0113-02  在美国《出版人周刊》的读者调查中, E?B?怀特[来自WW]代表作品《夏洛的网》①位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的首位文本以一个充满趣味又极其浅显的故事蕴含了如此丰富深刻的主题,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说的:“这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爱和保护,冒险与奇迹,生命与死亡,信任与背叛,快乐与痛苦的书它几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议的杰作童话之所以让小读者入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叙事的精彩,②但文本结构更决定了童话叙事策略的顺利展开儿童文学的文本实际上是由语音、语象、意味三大层面构成的艺术结构系统。

③《夏洛的网》在这三大层面上分别负载了不同的审美效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作用,在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构成了文本的综合审美,即作品经久不衰的内在魅力  语音层负载着语象层和意味层,同时又构成了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在许多小说和童话作品中,语音层的重要性就被削弱,变成了“透明的层面”,但作为文本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层面,语音层仍然存在着④E?B?怀特的作品,语言富有浓郁的诗情及诗一般的节奏和韵律,既增强了童话的形式美感,又易于烘托出其审美内涵《夏洛的网》中,小猪威尔伯的故事正是在浓郁诗情的语言中逐渐展开的活泼、生动以及充满善意的语言构成了故事的主要基调,并将小猪威尔伯这一形象塑造了让人爱怜,使得文本童趣盎然全文直接引语较多,故事的进程大多靠人物语言自己完成因此故事叙述的生动活泼,优美动听,独具魅力如在威尔伯得知自己会被杀死后伤心的哇哇大哭道“我不要死”,并呻吟道“我要活,我要活在这舒服的肥料堆上,和我所有的朋友在一起我要呼吸美丽的空气,躺在美丽的太阳底下”类似的语言文章俯拾皆是完整的结构、诗一般的韵律,让我们不禁想象到一只美丽可爱的小猪,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威尔伯对命运变幻不可知的凄婉哀愁。

文本生动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律包蕴了独特的诗意,与其内在生命律动相得映彰,营造出童话的唯美色彩和深邃意境因此《夏洛的网》读来如沐春风,清新自然,赏心悦目  从语音层的声音组合产生了儿童文学文本的形象系列层面即语象层⑤从文本的语象层面来看,《夏洛的网》讲述了一只小猪的故事文本独特的语音层形象摹写了一系列感人故事,并塑造了个性鲜明各异的童话形象《夏洛的网》八岁的女孩弗恩家生下一只又小又弱的落脚猪,弗恩留下它并给它取名威尔伯威尔伯逐渐长大,弗恩恳求舅舅买下了它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威尔伯意外地交到了一个朋友--蜘蛛夏洛但由于威尔伯不停地长大长胖,随时面临被杀的危险,于是夏洛想办法救威尔伯她先是在网上织了“王牌猪”几个大字,主人查克曼先生非常惊奇,没有杀威伯,反而给了他更好的待遇随后“了不起”、“光彩照人”等字在网上陆续出现,夏洛的智慧提高了威尔伯的知名度,也解除了威尔伯被杀的危险弗恩每天到谷仓看望威尔伯,见证了夏洛为威伯做的一切威尔伯去县里集市参加比赛时,夏洛已到产卵期,但仍旧在比赛的前一天重新织了“谦卑”的字样,致使威伯赢得了比赛的特等奖及人们的敬重最后,威尔伯获得了继续活下去的权利,但夏洛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仅留下装着五百一十四个卵的卵袋。

威尔伯在余下的岁月中主动负担起了照顾夏洛后代的重任一只小猪与一只蜘蛛之间能有如此曲折、搞笑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实在让人叹服作者奇特的想象与构思能力另外,文本语言所着力刻画的典型形象极具特色,是该童话成功的重要一点如作为叙事核心的一只落脚猪--威尔伯单纯善良的形象惹人怜爱,蜘蛛夏洛的智慧与大义极具启发,以及自私功利的坦普尔顿让人印象深刻文本语象层面的丰富内涵极大拓展了童话故事的审美意义  然而要使童话摆脱低级的审美趣味,实现审美超越,意味层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层意味层是儿童文学文本结构中最为内在的层次,它以语音层、语象层为依托,并融解和深藏与其中⑥文本主要讲述了威尔伯的成长以及夏洛对威尔伯的帮助,并将弗恩的成长贯穿其中这一巧妙地语象层构思不仅蕴含了对生命与死亡,友谊与责任的思考,也包含了对成长的探索威尔伯一直笼罩在死亡的威胁中,现实不仅激发了生命的自发渴望,促使其向着完美成长,也激发了夏洛友情的力量死亡”成为这一故事发生发展的根源,是一切矛盾的源头首先,“死亡”的威胁使威尔伯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开始留恋美好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随着威尔伯对“生命”与“死亡”认识的深入,读者也随着作品主角一同成长,逐渐深入对生命、死亡、爱以及友谊、奉献的认识;其次,“死亡”激发了夏洛对威尔伯的同情心。

夏洛作为威尔伯的好朋友,她自觉履行朋友的义务,竭尽全力救助威尔伯,直至献出生命,结局感人至深;再次,威尔伯在夏洛的帮助下争取到了继续生存的权利在这一过程中威尔伯不断成长、完善自身,真正成为“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的小猪夏洛最终的死亡,让威尔伯突悟生命的真谛: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另外,弗恩也从一个沉寂在动物世界的安静小孩慢慢长大,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兴趣点在“生命”与“死亡”的矛盾冲突中,“友情”、“信任”、“成长”等主题一一浮现另外,文本叙事大量直接引语产生即时话语根据布斯的理论,这种叙事是戏剧化的叙事⑦戏剧化的叙述读者能更容易体会到人物的感情这就是威伯和夏洛的友谊感人至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透纸背的社会批判和讽刺,极大地加深了文本的内涵如威尔伯觉得自己“并不了不起”时,夏洛道:“一丁点也没关系看到印出来的东西,发表出来的东西,人们都会相信的对于儿童文学来说,不满足于低等级的意味择取,而力求设置既能对应和穿透少年儿童的心灵,又能指向人类精神深处的意味层,显然会使一个广阔审美世界轰然打开⑧E?B?怀特显然已经做到了  语音层、语象层、意味层共同组成了具有纵向联系的文本构造模式⑨《夏洛的网》选择落脚猪威尔伯作为叙事核心人物之一,并通过活泼诗意的语音层面,生动形象曲折有趣的语象层面,寄予深厚的意味层面,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正是在这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中,各种叙事策略得以有效自如运用,文本得以饱满丰盈,获得了较为博大的审美空间,并取得了比较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注释:  ① E?B?怀特.夏洛的网[M].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②周晓波.现代童话美学[M].西安: 未来出版社, 2001: 65  ③④⑤⑥⑧⑨方卫平.儿童文学的审美走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287-290  ⑦(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大出版社,1987:28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