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理论与英语专业四级听写策略探析_外语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 元认知理论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听写 训练策略 论文摘要: 听写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中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部分本文根据学生课堂听写测试试卷分析,结合听写后的自评报告,指出听写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听力理解过程中声音意向和单词不能匹配、短时记忆能力不强、听力策略意识淡薄,缺乏听力笔记技巧等;并且结合认知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理论,针对性地从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阶段探讨了提高TEM-4听写能力的相关策略 0引言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是针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测试其中,听写部分(共15分,占整个听力部分的50%)全面考察英语的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语言和非语言背景知识,成为专业四级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兰月秋在相关研究中统计了全国高校的TEM-4考试情况,结果显示:“1997年至2002年6年期间,专四听写部分的平均得分为9.26分,平均得分率为61.76% [1]”笔者通过对一所新建本科学院2010年英语专业四级成绩统计表进行分析,发现听写部分平均得分仅为2.4分,远远低于全国高等院校的平均水平。
因此,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听写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心理过程,并探讨相应的听力教学策略是英语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1实验方法及设计 1.1 研究对象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商洛学院外语系本科一个自然班的39名学生,进行本实验时,他们正处在大一第二学期的学习阶段 1.2 实验方法本实验的研究工具为四篇选自普特英语学习网站的专四听写专项训练材料,其训练内容和形式与专四听写测试相符四篇短文涉及到不同的话题,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对这些短文在话题熟悉程度和难易程度上进行了筛选,以确保所选材料适合被试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然后,在一学期内对学生进行了四次课堂听写测试,要求学生在听写结束后参考正确答案认真分析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归类罗列;同时,根据听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听力学习中的困难写出简要的总结报告;教师最后在课堂上对常见的错误及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加深印象,使学生对于专四听写测试方式渐渐熟悉在学期第四次听写结束后,笔者收集了本次的听写的39份测试试卷(全部为有效试卷)及总结报告,作为本试验的研究数据 1.3 数据分析笔者首先对39份听写试卷中的错误进行了分析,汇总;通过不同听写错误的出现频率;结合学生的自评报告,找出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探讨相应的听力教学策略。
2听写中存在的问题 2.1 短期记忆能力不强,缺乏听力技巧从听写测试的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为漏写(共出现143处,占错误总数的40%);主要包括从句内容的缺失,介词短语、冠词、物主代词、助动词等词汇,以及动词单数、名词复数词缀-(e)s的漏写 “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语言理解受到记忆能力的制约”[2] 笔者在测试中发现很多学生听写时急于动笔,不能利用第一遍录音整体去把握文章大意(top-down approach)因此,当听写材料中出现难理解的词汇或内容,就会出现丢词、造词现象,写不下完整的意群或段落加之在听完第四遍之后,不能利用语法及上下文语境去纠正错误和补全内容,导致在听写的后半部分丢词漏句、语误较多 2.2 声音意向和单词不能匹配;语法、篇章等基础知识不扎实 根据统计,拼写错误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集中反映在以下两种类型:单词本身的拼写错误(多见于多音节词和专有名词)和同音异型性混淆,即拼写出的单词或词组与原文相比发生语音上的偏差,出现减音、增音、语音置换等情况比如,学生在听写中出现的以下失误:available: valuable;careers: cares;hobbies: habits/happy;travel: trouble;repair: prepare;redecorate: decorate;enlarge: in a large等等。
导致这些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不能运用自上而下的整体的理解方式将听到的声音意向和上下文内容进行匹配,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词汇表达 在英语专业四级听写的相关研究中,韩文[3],今春伟[4]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指出,听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词汇、内容“概念图式”不清引起的语义错误,如:形式歪曲(distortion of form)、语序歪曲(distortion of sequence)、加词(intrusion)或丢词(deletion)等;第二,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的语法错误,主要有:介词搭配、词性、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连接词及句子结构等方面的错误;第三,单词的拼写、大小写以及标点符号错误由此可见,语法、篇章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构建也是提高专四听写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3 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意识淡薄从学生的自评报告反馈可以看出,听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典型的问题有:对于提高英语听力比较茫然,没有明确的目标;课堂听力训练少,课后很少制定明确的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听及泛听的训练;部分同学认为听力提高过程缓慢,付出与获得的回报不成正比,表示很难坚持自主长期地进行听力训练。
这种现状的产生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受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听力课的教学仍然采取“三步曲”的教学步骤,即:听录音——对答案——再回听录音课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在教师设定的环境中被动地接受听力材料内容,没有运用元认知策略来组织教学,实施以及监控自己的听力活动听力教学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在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极少考虑如何通过提高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的自觉意识来发展其元认知知识”[5] 由此可见,听写以及听力水平的提高过程是一项综合语言知识、背景文化知识和语言综合应用策略三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因此,针对学生听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将元认知策略有效地应用于听力教学、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生英语听写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写训练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是指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 如制定计划(planning)、监控学习过程(monitoring)、评估学习效果(evaluating)它是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的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实施性技巧,能对语言学习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规划、监控和评价。
[6]它主要分为三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及评估策略计划策略是学习活动前对具体目标、学习过程、完成步骤所做的计划和安排;如:确定目标、预测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及时间安排等监控策略包括学习过程中依据目标对实际进程、效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自发的监控评估策略则指对整个学习进程进行评估,从而对以前的计划、采用的策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Mary Underwood曾经提出了“课前策略,课堂策略,课后策略”的听力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7]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对这种听力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不仅符合听力理解的心理认知特点,而且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从非语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1 课前听力策略课前策略是听力课开始之前的策略,包括:制定短期及长期目标、明确不同听力项目的测试目的、探讨听力学习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3.1.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精听、泛听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如今听力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情况下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受试学生的访谈发现,本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每周2个听力课时,课堂听力量很难达到大纲的要求而大部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听力训练之外,很少对自己的听力学习进行计划。
因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情况的阶段性学习目标,自觉地将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内相结合 听力自主学习可以由“精听”与“泛听”两部分组成给学生推荐相关听力网站如:听力特快网站(www.1isteningexpress.corn)、普特网站(),他们可下载BBC的英语教学材料、VOA慢速英语进行相关的精听及听写训练泛听材料可选取BBC、VOA的其他节目,如词语典故与美国故事等,学生听完材料后可以列出主要词条和主要情节以课堂报告或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查精听训练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中每个词、每句话以及音节弱化、连读、失去爆破等进行识别,逐渐培养对英语的语音语调及语流变化的敏感性泛听训练则要求学生大量收听不同风格和不同来源的材料,听懂大意即可,其目的在于强化大脑潜意识捕捉、吸收信息的能力,培养对英语的语感 3.1.2 培养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及听写技巧在听写自评报告中,部分学生反映能听懂文章意思,却不能完整写出来短期记忆能力不强,缺乏听写笔记技巧是引起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心理学家Miller指出,人的短期记忆容量很有限,大约为7±2个语言组块和单元,保持的时间也很短,不到一分钟时间因此,在听写训练时,应强调有意识地、以意群为单位进行理解记忆;可以尝试“听、写分脑”配合训练(分配一部分注意力听录音,另外一部分用来记录,从而将耳、手、脑的功能协调共用)。
听第一遍录音时,别忙于动笔,重点理解文章大意中间两遍听音,以意群、句子结构为理解单元动手写,这样可避免因短时记忆空间不足和信息模糊而导致的内容缺失和失误最后一遍要根据上下文,校对词汇音与形的一致,查漏补缺、提高听写的准确性总之,可以把握如下几个原则:从上至下,整体把握;巧记笔记,手脑配合;仔细校对,查漏补缺 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明白TEM-4听写的评分标准其中,是否正确传达交际内容为主要考核标准之一,因此,听写中的扣分较多的大错误包括加词、漏词、句法错误、内容缺失等;而小错误则指冠词、大小写、标点误用等因此,在听写训练中,首先任务是记录句子的主要信息以保证交际意义的完整及流畅性,然后再从语法方面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2 课堂听力策略听写中的元认知策略具体表现为:注意力的分配策略,运用已掌握的句法及语篇知识的策略,以及扑捉重点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听前活动的设计来激活学生的语言及背景知识,提高他们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3.2.1 抓住听力材料的关键词学生对听力材料关键词的把握能有效的激活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图式),因此,教师课前可以根据听力内容选择关键词,让学生进行讨论并预测与之相关的内容。
笔者对另一篇题为“New Year’s Eve” 的听写测试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所犯错误集中在以下几个句子:①“Big cities have large and spectacular fireworks displays”; ②“There is one thing that all New Year’s Eve parties have in common, the countdown to midnight”; ③“It’s also popular to make a promise in the New Year. This is called a New Year’s resolution.”句1中,“spectacular fireworks displays”这个和中国除夕的传统紧密相关的概念,98%的学生不能正确表达句2中,合成词“countdown”中[t]音节的失去爆破导致音意结合困难,没有学生能够正确写出该词句3中,多数学生不能根据前半句信息 “make a promise”来推断出“resolution”由此可见,激活图式背景对于全面准确的理解听力材料有很大的作用。
3.2.2 自上而下,整体把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教师在听前应该针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