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求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的假设关系

h****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3页
文档ID:311692507
探求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的假设关系_第1页
1/3

探求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的假设关系 探求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的假设关系预读: 摘要:摘要:文章主要从研究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并运用运用AMOS构建了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关系的统合模型.关键词:企业规模;技术能力;创新模式;创新模式选择针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结合过去相关研究与企业具体实践,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假设,利用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本文利用SEM理论对前述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论证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的关系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一、假设关系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框架,本文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并说明其推演的理由.1.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从1912年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以来,技术创新理论历经了近百年的发展,其中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研究文献很多,研究结论多种多样,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即使熊彼特本人的观点也先后不一致.对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确定的结论.关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关系主要有一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斯持这种观点.1982年他对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不同企业规模的创新产出数作了比较,结论是:中小企业创新在14个行业占优势,其余的20个行业大企业占优势.他选取《商业周刊》中700多家R&D投入(占总量的95%)最多的企业为样本,研究结论是企业规模与R&D投入成正比,与创新数没有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有关系.但是,具体是什么关系,有不同的答案.一派认为,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优势.加尔布雷斯、瓦尔斯、卡米恩、施瓦茨、纳尔逊等认为大企业更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美籍经济学家爱得温·曼斯菲尔德运用回归统计模型,对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大企业在整个技术创新中比例较大,有重要影响作用.大企业创新比例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间有相关性,但非严格对应,而是随行业状态而定.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似乎有下降的趋势.谢勒尔研究R&D投入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结论是绝大多产业R&D投入随企业规模增大而增大.1965年他研究《幸福》中488家大企业创新情况,结论是发明专利并不与企业规模增长成正比.另一派认为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优势.美国学者盖尔曼对美国1969年~1975年期间进入市场的635项创新研究表明,相对于雇佣人数而言,小企业产生了25倍于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小企业将创新引入市场的速度比大企业快27%.美国知名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对19%年至2000年间美国193976件专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企业平均开发的重要技术要比大企业多.在拥有15件以上美国专利的1071家企业中有1/3是员工不足500人的小企业.美国科学基金会20世纪80年代提供的资料表明,小企业1美元的研究经费所创造的工业革新数目,约为大企业的24倍.第三种观点认为,存在一个阀值,当企业规模低于此阀值时,技术创新的密度会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反之随着企业规模增长,技术创新密度下降.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是一个倒“U”型关系.赵伊川和姜建平用企业的销售额代表企业规模,用研究开发投入代表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统计数据,以汽车制造业和工程及机械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项式回归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认为汽车制造业的规模越大,其技术创新能力也越强,而工程及机械行业则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技术创新规模范围,在该范围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第四种观点认为,大小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优势.翟红华认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各具优势,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哈佛大学商学院ClaWonM.Christensen在研究硬盘产业演变时,发现“那些领先的老牌硬盘制造商在领导整个制造业进行新元件技术转换”、“相比于构架技术创新的后采用者和老牌企业,先发者和进攻者企业具有必然优势”.祁军、何维达认为,规模并非决定技术创新的唯一因素,技术创新项目本身、企业的创新战略、企业的前期经验、市场容量、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发展阶段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上述有关技术能力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的研究均有一定科学性但是也存在一些欠缺,针对此情况,本文假设:H1:企业规模对技术能力有显著的正效用.2.企业规模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企业是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规模的根本差异是企业自身资源的差异造成的,必要的资源是任何成功的创新都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而大量的研究也都十分重视不同类型的资源对创新实施的重要性.Dougherty&Hardy(1996)认为,企业存在三种类型的创新难题:资源管理、合作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组织的氛围,它们负向地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以及最终创新的成功.企业的任何活动都要消耗资源,如果创新活动不能获得足够且必需的资源,那么,其实施过程就会出现致命影响.因此,以资源为标志的企业规模的差异就决定了创新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最终决定了创新模式的选择.如果企业的规模足以仅依靠于内部已拥有的独有创新资源,包括设备的先进、研发人员的高素质和核心技术的独占为主要表现,通过自主创新模式就可以促进创新的发生.随着竞争和技术变化日益加剧,如果企业的规模达不到或者所拥有的某些稀缺的、异质性的资源或能力已经难以单独地为企业建立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需要进行合作创新或者模仿创新或者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Oresham(1999)称将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Management,OCM)设计为一个具体的调节要素并纳入到她的模型中,且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了企业组织能力对创新难题和创新实施成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打开了创新难题与创新实施成功之间的黑箱.尽管她的研究重点可能主要是放在考察组织能力对创新实施有效性的影响上,但由于“创新难题”(InnovationProblems)包含了资源管理问题,因此她的研究也显示了将资源和能力进行组合的一种演变趋势.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章归纳得到的启示是内外创新资源整合对于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是有很大影响的,鉴于此,本文假设:H2:企业规模对于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显著性的正向作用.3.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以及竞争优势的来源是来自于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与资源(Wernerfelt,1984),在信息科技与全球化的带动下,企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已较过去更为快速、激烈,公司对于外在的动态环境的分析与掌握将比过去更为困难.相比之下,公司所能掌握的只有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因而其更适合作为企业战略方向拟定时的参考依据(Grant,1991).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技术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的竞争基础,是企业众多资源中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技术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本文假设:H3:技术能力对创新模式有显著的正效用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生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研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比别人快,设计的比别人好,品质比别人精良,或者成本比别人低,这就表明该企业技术能力强.企业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的方式(Shan&Walker,l994).对于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而言,其具有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的能力,这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首先,自主创新在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壁垒,一方面跟进者对新技术的解密、消化、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专利制度可从法律上确定创新者的技术垄断地位.其次,自主创新企业一般都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和营销网络的率先建立者,在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自主创新企业可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Lee(1995)研究发现在资金与人才匾乏的压力下,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与资源的企业比例偏低,为了突破资源的限制并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外部技术来源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主要的技术取得渠道.对于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采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方式吸收与继承率先者开辟的成果,与此同时,外部创新回避了自主独立技术研发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低效率,企业能够在众多的可能性中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选择最成功的技术或成果加以引进、购买、消化吸收与改进.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假设:Hla:技术能力越强的企业,越倾向于采用自主创新模式;技术能力越弱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4.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技术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能力在提供和保护企业竞争优势中的根本作用在于它对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技术声誉层次上所做出的贡献.Barker&Duhaime(1997)对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过程中的战略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绩效下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企业所在产业衰退;其二是企业所在发展的产业中,由于自身的资产、技术能力与环境不相匹配而使企业绩效下滑.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并最终反映为创新绩效的提高,然而,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实践中企业技术能力是否真的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以及如何影响创新绩效?R&D能力、学习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四个方面分别对创新绩效各方面的作用如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假设:H2: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效用.5.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Cooper(2000)认为,新产品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高绩效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三大基石之一.没有战略的产品创新活动犹如一场没有军事战略的战争,这样的活动没有方向、没有指导,结果也往往不尽人意,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实施创新战略有效的管理创新.日本学者Motohashi通过比较日本企业中R&D实施企业与非实施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得出企业技术参与度与企业绩效是正相关关系的论断.企业能否取得满意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3: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效用.二、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的结构路径图根据以上研究假设,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设定为如表1的结构路径图.三、结论本文在一系列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AMOS构建了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关系的统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技术能力和创新模式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技术能力对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有显著正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创新模式的选择路径将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方向演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