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山东青岛/崔雯静企业的发展战略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的财务控制、尤其是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营运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统称,是资金总体中流动性最强的组成部分,其周转是整个企业资金周转的基础和依托营运资金管理需辅之以相应的绩效评价系统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既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掌控营运资金循环的需要,也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进行经济活动导向的需要所以,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有效评价,是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王竹泉等提出,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两类,并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生产渠道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这种分类既可将各个营运资金项目涵盖在内,还可清晰地反映营运资金在渠道上的分布状况,从而为建立基于渠道管理的新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绩效评价方法,克服了以往评价体系的种种弊端,同时通过对其效率和潜力进行判断和挖掘,可促进营运资金绩效评价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但是,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只是在渠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来衡量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反映了营运资金的流动性。
从绩效评价使用者的角度看,仍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因此,企业应从其他[来自wWw.lW5u.Com]角度考虑,完善这一评价体系建立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1.流动性评价原则企业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必须使财务资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而营运资金作为资金总体中流动性最强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灵活性、随时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应遵循其流动性原则2.收益性评价原则企业在以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指引下,对各渠道实现的经济收益、价值增值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由于营运资金是渠道管理中的增值对象、控制对象和改善对象,因此各渠道的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营运资金的获利能力上,必须对其收益性进行评价3.风险性评价原则各渠道的稳定性是企业各项活动有序运行的前提,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营运资金是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方面,所以对营运资金的风险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也是一项重要的绩效考评原则建立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1.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根据流动性评价原则,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可从管理效率方面进行评价,即参考期间内营运资金的周转次数越多,说明该渠道的流动性越强。
不论是营运资金总体管理绩效评价,还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各渠道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评价,均可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只不过在评价营运资金总体管理绩效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时,统一以销售收入作为周转额;而在评价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时,则分别以销售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和材料消耗总额作为周转额公式为: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总额÷(全年销售收入/360);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全年销售收入/360)=(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全年销售收入/360);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全年销售成本/360)=(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一预收账款一应缴税费)÷(全年销售成本/360);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一应付职工薪酬一其他应付款)÷(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材料存货+预付账款一应付账款一应付票据)÷(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2.营运资金管理收益评价营运资金的周转,是固定资金及整个资金周转的基础。
固定资产的价值通过周转转化到产品中,并通过产品销售而最终实现在此过程中,营运资金将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的价值与流动资产形式的价值进行捆绑,然后通过生产、销售、回款等环节,最终转化为货币资产在这些货币资产中,包括原有流动资产的价值、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新增加的价值因此,营运资金是实现价值转化的工具,可将营运资金管理所创造的收益概括为各渠道的价值增值之和在经济学上,价值可理解为以财富、物质为标志的经济效能满足价值主体追求或需要的能力经济价值通常通过交易得到实现和认可,此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交换价值在交易中,产出的经济价值表现为流入的交换价值,投入的经济价值表现为流出的交换价值,产出与投入之差为经济价值的增加即增值,它可用流入的交换价值减去流出的交换价值来衡量根据以上分析,各渠道营运资金创造的价值可描述为:渠道产出价值一渠道投入成本渠道产出价值,是渠道向企业外部或下游流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确定各渠道产出价值的方法是:(1)对采购渠道和销售渠道产出价值,可采取市场定价的方法,确定渠道产出价值对于某些不能通过市场实现定价的特殊情况,可采取其他方法进行衡量例如,如果采购或销售渠道产出价值与供应商或客户的价值认知有直接的联系,可采取供应商或客户认知价值方法,确定产出价值。
即采取市场调查、质量功能开发等方法,获取供应商或客户对其价值认知的精确信息2)对生产渠道产出价值,可采取内部转移价格方法进行定价应尽量将市场规则引入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使各渠道之间的价值转移建立在内部市场机制或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以双方所接受的协商价格,衡量产出价值3.营运资金管理风险评价渠道投入成本是指各流程中成本的总和,主要包括各种作业成本和风险成本对于各渠道的作业成本,可采取作业成本方法进行相应的归集计算对于风险成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是评价各渠道风险的重要依据一是采购渠道风险,主要包括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材料存货等风险;二是生产渠道风险,主要包括其他应收款和应付款风险、在产品存货风险;三是销售渠道风险,主要包括应收账款风险、完r丁产品存货风险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各渠道风险成本主要体现在:(1)预付账款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从资金的时间价值方面考虑,若预付账款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过大,可能会对资金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应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和时间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合适的预付账款资金成本来衡量此类风险二是预付账款一旦逾期,就有可能成为呆账、坏账,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和上游企业的信用状况,计提合适的预付账款坏账准备,以合理衡量坏账风险,增强财务的稳定性。
2)应收账款风险随着应收账款增多,大量的呆账、坏账经常出现,直[来自www.lw5u.Com]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并成为营运资金管理中一大重要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期损失(主要包括坏账损失)对于此类风险,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计提合理的坏账损失准备金二是非预期损失这是预期损失的潜在波动值,主要包括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引起的损失企业可将金融行业的非预期损失引入应收账款预期损失风险的衡量中,即根据以往对客户进行应收账款管理的信息,尽快实现对各个客户的数据和管理信息的集中,积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损失数据,建立其他风险的损失数据库、全面综合的数据系统,并利用各种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非预期损失的计量方法,以合理衡量应收账款风险成本3)存货风险存货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货跌价风险,即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存货价格下降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应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市场供求、技术创新等情况,计提合理的存货跌价准备,以衡量此类风险成本二是存货数量风险企业存货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企业应根据存货的不同品种、数量和价值,对存货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和控制,确定每种存货订货的经济批量,测算固定的再订货点,在存货储备达到再订货点时,按经济批量进行采购。
对于超出经济批量的存货积压情况,及时衡量其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等,以对存货风险作出合理估计通过对以上各种风险的分析,企业可根据营运资金收益性评价的原则,设立营运资金的回报率指标设立该指标应以各渠道的价值增值除以营运资金的平均占用额比率为依据,以反映各渠道营运资金的收益能力,同时也可间接反映各渠道营运资金风险成本的大小■编辑 冯学恭(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