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311290102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体积教学设计_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圆柱体积教学设计圆柱体积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依据六班级的教学状况来看,班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通过本节课教学要使灵敏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洁的问题,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同学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推理力气。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圆柱体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

2、引新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回答)。(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要求说出解题思路。2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3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二、探究新知1、依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2、公式推导。(有条件的可分小组进行)(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转化)3、回顾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你有什么启发?生答: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4、动手操作。请2位同学上台用教具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把它拼成一个

3、近似地长方体。多请几组同学上台讲解,完善语言。提问:为什么用“近似”这个词?5、老师演示。把圆柱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6、假如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生答: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追问:为什么?生答: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7、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把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师: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请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出示争辩题。(1)、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2)、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高有什么

4、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3)、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板书:长方体体积 底面积 高圆柱体积 底面积 高8、依据上面的试验和争辩,想一想,可以怎样求圆柱的体积?生答:把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拼成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由于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9、用字母如何表示。V=sh10、小结。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需知道哪些条件?11、教学算一算审题。提问:你能独自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留意哪些问题?最终结果用体积单位)12、教学“

5、试一试”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需知道底面积和高。假如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假如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三、巩固练习课后“练一练”里的练习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在课题下板书:圆柱转化长方体)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圆柱体积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同学借助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2.方法与过程:经受猜想、验证

6、、合作、动手操作等过程,体验和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的乐观性。让同学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和培育同学抽象、概括的思维力气。教学重点和难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回顾1、交代任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体积。2、回忆导入(1)、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2)、我们都学过那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二、乐观参与探究感受1、猜想圆柱的体积和那些条件

7、有关。(电脑演示)2、.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小组合作争辩:(1)将圆柱体切割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2)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有什么联系?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同学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外形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协作回答,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是V=Sh(板书公式)2、练一练: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

8、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3、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需知道什么条件?三、练习1、填空(1)、圆柱体通过切拼转化成近似的( )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 ),这个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 ) 。由于长方体的体积等于(),所以,圆柱体的体积等于()用字母表示() 。(2)、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2米,体积是()。(3)、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体积是( )。2争辩:(1)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V=兀r2 h(2)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V=兀(d2)2h(3)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V=兀(C兀2) h3、练习:已

9、知半径和高求体积,已知直径和高求体积。四、小结或质疑五、作业课后做一做第1、2、3题。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V=Sh本节课的设计思考:一、让同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同同学活环境、学问背景亲热相关的、又是同学感爱好的学习情境,让同学在观看、操作、猜想、沟通、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学问的产生、形成与进展的过程,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气,同时把握必要的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给同学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同学听到老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爱好。同学经过思考、争辩、沟通,找到了解决

10、的方法。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学问联系。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假如要求某些建筑物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同学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体积的欲望。二、鼓舞同学独自思考,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数学学习过程布满着观看、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先引导同学独自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同学通过思考很快确定预备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接受小组争

11、辩沟通的形式。同学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阅历,经过争辩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同学从形象具体的学问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生疏得以升华(较抽象的生疏公式)。不足之处:在同学们动手操作时,我处理的有点急,没有给同学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殊关注同学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数学学问的教学,必需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教材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圆柱体积的教学,要借助于同

12、学已经学过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推导、演示,发觉新学问。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实现教学目的。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学问是同学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学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问和技能上,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争辩,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信新旧学问的联系,通过想象、实际操作,从经受和体验中思考,培育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同同学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学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学问的求知欲,使同学乐于探究,擅长探究。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死记硬背这种肤浅的、教条的、机械的学习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教

13、学改革的需要,不利于同学健康的成进步展的需要,老师要重视引导同学去探究,思考,发觉规律,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觉得在练习设计上还可以下一番功夫。比如可以设计开放性习题:给一个圆柱形积木,让同学先测量相关数据再计算体积等等。三、老师的语言特殊贫乏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特殊重要,它总是伴随在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缺乏激励的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而精妙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催化剂,能使课堂掀起层层波澜,让同学思维的火花时刻被点燃。老师精确,生动,亲切的评价语言大大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让同学在激励中学、自信中学、欢快中学,让老师与同学零距离地接触,我

14、想同学的心理更能感觉到更大的鼓舞。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老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力气。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学问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学问的传递、同学接受学问状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等,都必需依靠数学语言。老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同学对学问的接受,老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同学的情感,所以说老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我这节课最大的失误是语言没有发挥出调控课堂驾驭课堂的作用。圆柱体积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用已学的圆柱体积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渗透转化思想。(二)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不规章物体体积的转化、测量和计算过程,让同学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践,让同学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加同学“用数学”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所学学问合理灵敏地分析、解决不规章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转化前后的沟通。三、教学预备每组一个矿泉水瓶(课前统一搜集农夫山泉矿泉水瓶,装有适量清水,水高度分别为6、7、8、9厘米),直尺。四、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