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动密集型配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8KB
约6页
文档ID:311005139
劳动密集型配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1页
1/6

    劳动密集型配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天津/么金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称为劳动集约型企业,是指企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即在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平均每个劳动者的劳动装备不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者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较低,在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较大因而,它具有投资省、单位投资能吸收较多劳动力、技术操作要求较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都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弥补资金和技术力量的不足,积累建设资金,加快经济建设具体说,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的特征是:1.大量使用人力劳动这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使用人力劳动,才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2.具有不可替代性虽然当前技术发展很快,但是一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即使能取代,对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3.发展阶段性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逐步由占主导地位阶段向占非主导地位阶段过渡。

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来自Www.lw5u.Com]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我国台湾地区持续了40年只有工业化还处于从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劳动力具有典型的“无限供给”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才能看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4.广泛性劳动密集型企业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覆盖城乡两大地域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些工序,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5.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经济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尤其是资本的积累是从无到有许多产业的发展初期走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线,在经过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对企业进行再投资,逐步对生产加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使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配送企业的发展现状配送业既有传统的信函、包裹、报刊等配送,也有新兴的电子商务的快递业及商品配送等,已形成了初具规模、发展较快的配送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配送企业,如何走出经营困境,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企业发展不均衡,小型配送企业偏多,经营实力整体偏低这种情况在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例如,天津市除了具有一定资质的邮电业和报业集团属下的发行(配送)公司,以及国内几家知名的物流配送分公司外,其他大多数是小型配送公司,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尽管有的配送企业已运作多年,但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培育期2.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化和稳定性这些问题阻碍了配送业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1)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配送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大幅度增加,而配送业的价格相对固定,配送企业上调价格需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和行业竞争状况目前,大多数配送企业处于微利状态,甚至有的企业的资金严重短缺,入不敷出2)管理层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比例偏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3)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部分配送人员受教育水平低,优质服务的意识不强,不能够有效开发市场、与客户沟通交流、进而不断扩大市场和客户群体,影响了企业的发展4)员工的薪酬偏低一直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国家也就是说,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中,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源源不断补充到非农业部门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虽然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却保持不变这种局面近年来已被打破。

从供求关系上分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开始转变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和有限的劳动力供给,使劳动力市场供[来自www.Lw5U.com]求态势发生了明显转变一一劳动力因短缺而供不应求的现象开始出现,一些地区甚至处于“招工难”的境地近年来,虽然进行薪酬调整、完善员工“五险一金”的保障制度,但是距社会平均收入尚有一定的差距,使得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员工流失率过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甚至连生存也受到严重威胁总之,企业经济效益偏低,导致员工收入偏低,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升相矛盾,进而导致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凝聚力下降,服务质量每况愈下,形成了企业整体运作不畅的恶性循环配送企业的发展对策根据劳动密集型配送企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发展对策1.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大多数配送企业对“人力是第一资本”这一观念认知不足,未针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采取与之相联系的、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仅仅将人力资源管理当做简单的行政辅助方式,工作内容仍是诸如档案、工资和福利等简单的事务性管理,更未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

具体说,就是只注重如何挑选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何鉴别人才,而不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发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长远规划因而企业往往在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捉襟见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人员匮乏,致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劳动密集型配送企业的员工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人员总体素质相对偏低、流动性很大,因此更需要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性招聘计划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和发展目标,根据外部因素的影响制定与之匹配的招聘计划在招聘人员中,应根据岗位和职位的需求,认真考察求职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考虑其能否为企业创造相应的价值,以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支持2)建立有效的培育机制,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培训计划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改变短期行为,注重员工的再培养,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上不断更新、提高,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应进行流程再造、重塑职责岗位,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实施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并将员工绩效与其晋级、晋职有效地结合起来,实行优胜劣汰、多劳多得的激励制度。

2.增强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发经营业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处于价值链末端,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劳动力短缺导致企业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承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拓展市场,增加效益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l)培育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营造一种自主创新的氛围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条件3)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4)配送业面对的是众多的或部分相对固定的(如报刊订阅户)客户群体,客户分布在各地区企业应充分利用配送网络这一资源优势,建立客户档案,通过市场调研、客户问卷调查和客户分析,拓展新的经营项目,创造更大的配送网络价值5)引进和开发新配送项目,在经过市场调研、预测,最终决策后,应制定企业的中、长期经营规划在实施配送项目初期要做好培育市场工作,特别是一些商品的配送,存在着相对的规模经济问题,在形成一定的数量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应杜绝因前期培育市场做得不够,而导致新项目中途夭折的现象。

因此,企业应在科学分析、预测配送市场的基础上,采取融资、集资和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增加配送项目,培养和拓展配送市场,实现配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津报集团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编辑 冯学恭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