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50KB
约8页
文档ID:310780543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_第1页
1/8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news_bd”>   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柯尔施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亚圣,主要是因为他1923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该书针对有人攻击马克思主义缺乏哲学,从解读马克思消灭哲学命题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及其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结论提出了质疑近百年过去了,中外学术界对柯尔施提出的马克思消灭哲学后还有没有自己的哲学;如果有,马克思的哲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哲学;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柯尔施提出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思想,即就理论形态和理论目的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说,科学社会主义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但不能把它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独立为纯哲学体系,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和目的,它就成了黑格尔哲学式的思辨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变质了这直接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更遑论作出正确理解和评价了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关心这一问题的学界同仁们。

  一、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反哲学  面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哲学因而称不上真正的理论的指责,柯尔施认为马克思有自己的哲学,但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反哲学,也是一种新哲学柯尔施写道:我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理论描述成一种‘反哲学’,尽管它实质上仍然是哲学的这里存在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一种反哲学?它反的是什么哲学?反哲学又何以能称得上哲学?  柯尔施作出的上述判断,首先主要源于他对马克思消灭哲学命题的理解1842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不使哲学变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著名的消灭哲学命题马克思在这里同时批判当时德国的实践派和理论派实践派要求否定哲学,马克思认为这是正当的,但他们以为,只要背对着哲学,并且扭过头去对哲学嘟嚷几句陈腐的气话,对哲学的否定就实现了,其实他们不懂得,就哲学谈消灭哲学是消灭不了哲学的,任何哲学都有自己存在的现实要求,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相反,理论派以为不消灭哲学,就能使哲学成为现实,其实他们同样不明白,只要一种哲学存在着并实际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就表明现存的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而且是这个世界的补充,虽然只是观念的补充,消灭现实就必须同时消灭作为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并为这个现实世界辩护的哲学。

所以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要消灭哲学,首先是因为资产阶级哲学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组成部分,改造现实社会及其整个世界,就不可能不反对和消灭作为现实世界头脑或观念上补充的哲学马克思以深刻而又十分灵动的话语方式指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在实现人的解放的使命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不能分离,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这就要求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柯尔施由此认为,马克思对哲学以及观念体系在社会现实中的地位的认识,不是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影子论,更不是西方思想家所说的观念、思想或文化缺位论,而是社会构成论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特定社会形态的一部分,主要在于哲学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它以自己的方式对现实社会作出理解,并使社会现实在人们的观念中被合理化既然资产阶级社会在它的哲学中被合理化了,那么资产阶级社会的不合理性就决定了资产阶级哲学的不合理性,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推翻和改造资产阶级社会当然要消灭资产阶级哲学。

  消灭资产阶级哲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新哲学,但这种新哲学本质上却是反哲学的柯尔施指出,在马克思的理论逻辑中,消灭哲学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抛弃哲学,而是要以一个特殊的领域——哲学——里的战斗来参加在社会的一切领域里进行的反对整个现存秩序的革命斗争,用新哲学反对和取代旧哲学,并通过哲学揭示对资本主义社会实施革命改造的实践条件、阶级力量和现实道路这也就是马克思终身为无产阶级寻找解放的理论武器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正是这种理论使命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两线作战:一方面,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弊端及其不合理性的根源,论证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出现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揭露实质上为资产阶级社会辩护的哲学及其全部意识形态的不合理性为此,马克思终生都在批判资产阶级哲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以及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或空想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批判传统哲学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能仅仅依靠概念层面上的逻辑推演,首先要科学认识现实,然后才能有效诉诸革命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柯尔施指出,这种理论使命本身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具体现实,因而马克思主义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最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它不是要建立一套抽象的、普适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它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上,都是完全非教条和反教条的、历史的和批判的,因而是科学的、实证的,柯尔施认为它是反哲学的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科学’成了‘实证的’,并且逐渐地完全脱离了哲学,另一方面,一种哲学的发展在与前者的表面冲突中出现了,但实际上是对前者的补充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用而言,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个东西,作为唯物主义它不再是理论层面上的抽象说理,而要直指现实,付诸革命实践,这种实践也不是黑格尔式的精神运动,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运动对此,马克思恩格斯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在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就是改造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即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当马克思恩格斯用这种哲学认识人类社会的过去时,他们称之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他们强调以这种哲学认识现实时,他们称之为现代唯物主义;当他们强调改造现实时,他们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当他们从总体上强调这种理论的理想使命和理想目标时,就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之所以不再把自己的新哲学称为哲学,是因为这种哲学彻底摆脱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或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资产阶级哲学教授们和第二国际理论家们都理解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前者因此反对马克思主义,后者却为此作了错误的辩护一些资产阶级哲学教授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哲学内容,因而达不到科学的普适性水准,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却认为,马克思主义从其本性上讲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处,因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根本特征是实践性,它与哲学的抽象性、思辨性完全不同,所以它不再是哲学柯尔施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按其基本性质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哲学,是一种革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在人类实践中,而且是在人类实践和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才找到了把理论导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根源,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意识形态面纱,使正确认识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地位是由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功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成为一种包括整个社会一切领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因为它一方面要解决国家对于社会革命和社会革命对于国家的关系问题,即政权问题,而且同时还要解决意识形态对于社会革命和社会革命对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即观念认识问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实现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关联,或者说实现对社会关系的唯物主义实践改造与对社会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在统一。

这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既是哲学的又是反哲学的品性和特征  按照柯尔施的理解,后来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一些本体论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其理论体系都是需要反思的比如像卢卡奇,他把劳动视为社会本体,建立了新的社会本体论哲学,再比如像我国的绝大多数学者,把实践理解为现实世界的本体,建立了实践本体的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其实,马克思主义彻底告别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研究人类社会的现实结构、矛盾和问题,分析它的现象与本质,探索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和出路,恰恰是这种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和辩证方法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实证的、具体的、科学的理论它首先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哲学解释世界时的普世性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作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关于世界的总联系的哲学是多余的,哲学被同时逐出社会历史领域和自然领域,按照恩格斯的概括,如果说还有哲学的话,那就只剩下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它同时也否定了传统哲学改变世界时的应然性思维,马克思恩格斯一反哲学传统地指出: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在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运动也不再是空想共产主义的一厢情愿,它必须一切以实际条件为转移,而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和存在形态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只创造了一种理论,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内容和存在形态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恩格斯曾经指出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中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柯尔施经过文本考证提出,自1845年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不再把他们的新唯物主义的科学见解表述为哲学见解,或不把自己的新理论称为哲学,是因为他们恰恰不是反对特殊的哲学体系——他们要用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克服和取代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把‘科学社会主义’看成不仅明确克服和取代全部早先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也取代全部哲学的形式和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何以能取代以往全部哲学、是在什么意义上取代了传统哲学呢?在柯尔施看来,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取向、本体内容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方法,其实质是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的唯物主义来源和辩证属性,是他们创造理论过程中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方法  按照马克思自己的说法,作为马克思主义集大成者的《资本论》,在方法、形式上似乎是在卖弄黑格尔的辩证法,然而,柯尔施指出,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从理论主题到具体内容、从表达范式到理论性质都存在本质差别,正是这种差别表明马克思主义终结了作为传统哲学顶峰和典型代表的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试图建立反映世界生成、发展的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他因而把传统哲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展到顶峰,所以恩格斯才说传统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了黑格尔在《逻辑学》中从存在论开始他的哲学论证,之所以要从存在论开始,是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哲学要实现对整个世界的论证就必须从开天辟地讲起,世界的太初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既然研究起源就必须承认有东西存在,所以,我们只能讨论这个我们毫不知情却又不能视为无的状态,因此我们只能称之为存在那么,存在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于是黑格尔说我们只能称它为有,即有东西在,具体有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一定有、必须有,否则我们就无可讨论,因此,这个有只能称为纯有严格说来,这个毫无内容的纯有才是黑格尔哲学的逻辑起点或第一范畴纯有什么都不是,只能从逻辑上说它不是无而是有因为纯有不是具体的有,不是具体存在的东西,所以,它既无质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