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从日共二十六大看其内外政策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7页
文档ID:310584748
浅谈从日共二十六大看其内外政策_第1页
1/7

浅谈从日共二十六大看其内外政策=“news_bd”>   一、全面的自共对决以及日共的政治立场   在2012 年12 月日本第46 届众议院选举中,日共获得369 万张选票( 6. 13%) 、8 个众议院席位在2013 年7 月日本第23 届参议院选举中,日共获得515 万张选票( 9. 7%) 、8 个参议院席位,加上非改选议席,共计11 席日共是参议院选举中唯一议席数增加的反对党,这是1960—1970 年代和1990 年代以来,日共在参议院选举中的第三次跃进在2014 年12 月众议院选举中,日共获得606 万张选票( 11. 37%) 、21 个众议院席位这是2000 年以来日共首次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两位数议席日共委员长志位和夫提出,要从正面与暴走的安倍政权交锋,联合其它党派纠正安倍政权的错误此次众议院选举,真正的大赢家其实是奉行和平主义的日本公明党( Komeito,自民党在执政联盟内的伙伴) 以及席位数增加了一倍多的日本共产党( Communist) 后者目前拥有21 席,这将使它可在日本国会提出法案就安倍最为重视的安保政策而言,公明党( 该党拥有强大的佛教徒支持基础) 赢得的席位同样令他感到担忧。

lsquo;佛陀’并未公开表示支持修订日本和平宪法日共逆势崛起,右翼和极右势力遭到惨败当前的政党结构是日本政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在日共发展历史上的前两次跃进时期,自共对决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近期的选举急剧地弱化了原有政党之间的联合态势,自共对决变成了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为显著的现象   1.自共对决的基本特征   日共指出,自共对决是战后日本政治发展中反复呈现出来的一个不言自明的现象但是在众参两院选举后,自共对决具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显著特征: 一是介于自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作为第三极势力的反对政党,由于其构建两党体制努力的失败而失去了斗争的动力① 日共成为了唯一值得信赖的能够与自民党进行对决的政党志位和夫指出,国民对自民党可能擅自行事怀有危机感,这是转守为攻的重要一步这表明日共希望和日本民众及其它在野党以阻止修改和平宪法、反对提高消费税以及实行零核电等为中心携手共同抗争[2]二是日本的扭曲政治正面临着崩溃的危机,其中包括对美国的从属地位和过度依赖关系,以及极端的大企业中心主义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美军基地的持续存在与日本国民的愿望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接受的临界点,它彻底破坏了包括粮食主权在内的日本经济主权,特别是关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的谈判。

以财界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导致了劳动者收入的降低以及国家经济的缓慢发展以至于停滞日本成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债务占GDP 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当前日本社会面临的一个明显选择就是彻底变革政治进程,对长达60年的过时的自民党型政治进行总决算   2.自共对决的社会政治基础   日共认为,全面的自共对决不仅具备社会基础,也是由日共自身的不屈服不气馁的持久斗争所决定的在社会基础上,随着日本的扭曲政治与国民利益之间的矛盾的深化,基于特定问题和诉求的联合斗争和社会运动正在以空前广泛的规模不断地发展壮大日共通过对这些运动的参与和支持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场同扭曲的自民党型的基本政治结构决裂的真正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在自民党及其朋党主导的政治进程之外,大多数国民与日共之间的合作正在底层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日共自身不屈不挠的持久斗争使其对自共对决充满信心:   一是,2004 年日共23 大通过的党纲所确立的政治指针,其中包括实行不依赖消费税的替代性经济政策,重建金融体系; 提高劳动者工资和为其提供更加稳定的工作,实现经济复兴; 立即放弃核电,转向可再生能源; 在外交政策上,在废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后建立一个和平的日本。

  二是,日共的顽强斗争体现了其减轻国民苦难的立党精神建立两党体制的运动不仅是要把日共置于政治体制之外,而且全面地破坏了国民生活质量以及和平与民主先前在自民党和日本民主党的竞争中所进行的结构改革是以牺牲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为代价的,国民的生活条件不断地恶化,富人与其它社会阶层之间的贫穷和财富鸿沟越来越大日共与其基层党员尽其所能地帮助国民渡过难关,实现他们的诉求   三是,日共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维持了党的组织和财政运转日共作为一个有原则的、值得信任的和可以依赖的政党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正是由于日共建立起了与底层人群的关系,它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财政权的独立政党,并制定了一个有远见的党纲这是日共与其它政党的显著不同之处——它们没有像日共这样的国民根基而且其财政大多数要依赖于政府补贴,不断地重复着建立、分裂和消亡的过程   3. 日共的政治立场   在当前的政治情势下,日共为推动其斗争,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政治立场:   一是对决日共提出将与自民党安倍政权危险的暴走行动进行正面对决以捍卫国民的利益在当前政党格局中,日共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政党国民期待日共实现新的跃进,以阻止自民党政权危险的暴走行动。

  二是建设性提案作为一个对日本未来充满信心的变革中的政党,日共将会在经济、能源和外交等领域为国民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提案,以结束倒退的自民党政治与此同时,日共也要让国民认识到只有通过一个根本性的改革,矫正已经扭曲了的过时的体制,日本才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光明的未来日共还要灵活地运用在参议院的提案权   三是合作安倍政权反人民的暴走行动不可避免地将会导致其与国民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引发人民的斗争日共将尽心竭力地通过围绕国民迫切要求的基于特定问题的联合斗争这种形式并最终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从根本上变革日本的政治格局日共认为,不论是进行对决,还是提出替代性的建议,党只有通过与大多数国民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在变革现实政治中发挥作用   二、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与日共的对策建议   1. 当前世界形势的重大结构性变化   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当前世界正在打破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的大国政治时代,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各个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世界政治事务日共对美国近年来的对外战略进行了剖析日共认为,美国的对外战略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军事霸权主义,二是强化通过外交手段处理和解决国际问题。

虽然美国的全球影响在不断地下降,但是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一方面延续了历届美国政府根深蒂固的军事霸权主义这一基本的战略方针( 例如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也门等国家的军事行动) ,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要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双边和多边问题( 例如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以及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叙利亚危机) 与此同时,日共指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双重特征也体现在其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一方面大力强化其同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同盟,这一战略是基于一个长期以来的假设,即保持美国强大的军事存在对于维持和提升其在该地区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扩大同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接触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并不是像针对前苏联的所谓遏制政策,而是基于竞争与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   在全球经济秩序上,始于1975 年的由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八国峰会架构①越来越无法解决全球问题,2008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推动八国集团( G8) 让位于包括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 G20) 而且二十国集团也被认为是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以至于一个由192 个联合国成员国参与的G192 集团被看作是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架构。

由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GDP 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地提高,世界经济力量的平衡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布的《2010 年全球发展展望——财富的转移》报告中,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3 年人类发展报告《南方的崛起: 多元化世界中的人类进步》中,都体现了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少数几个大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在国际和平问题上,已经出现了基于《联合国宪章》的促进国际和平的运动2013 年,美国主导的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企图遭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反对而受挫联合国安理会最终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以便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扫清道路虽然叙利亚形势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但是安理会的这一决议却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决议这体现了当前国际政治结构的现实,即使最强大的国家也不能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而肆意地诉诸武力日共特别强调了地区性的国家共同体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例如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经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和平架构2010年,33 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首脑宣布建立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 CELAC) ,并于2013 年1 月举行了第一次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首脑峰会。

这一共同体是建立在尊重国际法、主权平等、放弃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通过对话促进和平与地区安全,以及团结、社会包容、取长补短和自愿参与等原则基础上的而且第一次首脑峰会强调了要开辟一条基于多元主义和相互尊重主权的渐进式的地区一体化道路这一振奋人心的发展趋势证明了基于和平的地区性国家共同体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意义并且正在世界各地出现为推动实现和平,日共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观点,例如,基于《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建立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在日本对过去的侵略战争和殖民行为进行反省的前提下实现同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尊重各国的经济主权基础上,建立一个民主的国际秩序,以及实现不同文明和价值观之间的对话和共存,等等   2. 建设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   日共提出,要建设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当务之急就是要立即启动销毁核武器的国际谈判,同时摒弃核威慑理论当前国际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要签署一项禁止核武器公约,以便彻底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为签署这一公约而进行的国际谈判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2010 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查会议强调,所有国家都应努力确立一个必要的架构,以便建设一个无核世界2013 年第68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一项决议,要求立即启动一项关于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全面公约进行谈判。

  建设一个无核世界的进程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一是2013 年10 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声明是由125 个成员国基于核武器的人道主义后果签署的声明指出,核武器由于其破坏性能力和无差别性质而产生了不可接受的人道主义后果,强调正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利益,在任何情况下,核武器都没有被再次使用,确保核武器永远不被再次使用的唯一办法就是彻底销毁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对核武器的非人道的和残虐的性质给予重新关注,这对于建设一个无核世界是一个积极的行动   二是最近在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的行动对于推动核武器的非法化以及缔结一项禁止核武器公约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自1997 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以来,已有包括叙利亚在内的190 个国家加入其中最近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的行动强化了我们正在竭力地全面禁止化学武器的承诺,为什么就不能销毁核武器这一所有武器中最具杀伤力和非人道的武器呢? 这一逻辑是不容辩驳的2015 年在广岛和长崎遭受核轰炸70 年之际,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查会议上,日共将会进行决定性的努力,提出一项旨在开启签署核武器公约进行谈判的协定   3. 建立一个民主的国际经济秩序   日共认为,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国际经济已经不可能仅仅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控制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