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清末山西矿权丧失始末之考察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KB
约5页
文档ID:310529961
关于清末山西矿权丧失始末之考察_第1页
1/5

关于清末山西矿权丧失始末之考察=“news_bd”>   清末山西矿权的丧失是近代山西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直接导致了山西争矿运动的爆发,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甚为巨大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对清末山西矿权丧失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考察,希望对该事件的历史发展轨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时代背景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使中国缓慢且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战败后既割地又赔款,主权与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英国在取得对华特权后的50多年时问里,一直保有对华的绝对优势地位据资料统计,1840-1894年问,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除开办银行、设立洋行以及经营轮船公司外,总共创办了至少104个新式工业,其中英国最多,占70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中国长江流域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把长江流域划为它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俨然以该地区的主人自居   1895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是继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条约,它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直线卜降此后,各西方列强便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矿山、办工厂、修铁路、租海港,从而掀起了第一次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如列宁所说: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个拼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瓜分中国的议论并不是无的放矢。

如果直言不讳,就应当说: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z}}zm)而此时在华享有诸多特权的英国便逐步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了山西开采矿山的权利二、山西矿权丧失始末   (一)山西煤炭资源及开采概况   山西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储量亦居世界前列,据当时英人计算:谓该省矿产甚饶,即以山西之东而言,已有白煤矿一万三千五百见方英里,其西烟煤矿更有二万见方英里[S](p866)另据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的调查,中国矿产之富,甲于全球,仅山西一省之煤炭储量就有1.89万亿吨,可供全世界使用1300年虽然山西煤炭资源储量大、种类多,但在煤炭开采方式上与中国多地一样,开采技术长期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煤炭工业基本处于原始状态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勃兴,煤炭的用途日渐增多,包括煤炭在内的一系列矿藏资源不断被得到重视而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自然吸引了英国的目光   (二)英国在华侵占利益之部署及英福公司的开办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沙皇俄国和法国便分别在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强取了大量利权特别是沙皇俄国,不但在东北地区扩大势力,还经常越过长城向华北以至华中地区扩张,这就使英国感到自己在中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为确保英国在华利益,时任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回答英国舆论及实业界的提问时则表示:在那个地区不拘发生什么事情,无论是在战争上或商业上,我们是可以和任何可能反对我们的竞争力量匹敌的   为了遏制俄、法、德在华势力的扩展,英国率先于1897年同法国订立协定,规定两国共同享有在川滇地区已取得或日后取得的特权同年,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续议缅甸条约附款》,攫取了云南境内的铁路向缅甸相接的特权,英国为了保持它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优势地位,据此条款胁迫清政府开放广西梧州、广东三水等地为通商口岸1898年,英国又强租香港九龙半岛,租期为99年同年,英国强租山东威海卫,胁迫清政府承诺不得割让长江流域予其他国家,并由英国取得垄断开采山西、河南两省矿藏的特权在这种背景卜,英国政府认为,为了对俄德两国在北京势力的优势保持某种均衡,它就必须在北部具有一个有利的据点如此来看,英国不但巩固了其在中国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而且还向中国的南北两翼伸出了触角英国福公司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中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英国打入中国腹地的一枚尖钉   英国福公司的开办,实为掠夺矿权做准备而掠夺山西矿权一事源于1873年英国国会的一次辩论。

在这场辩论会上专门讨论了山西煤炭资源,他们企图从清政府获准采矿筑路的权利’, 1896年,一个名叫罗沙第的意大利人利用自己代理牧师的身份来到北京,表面上是调查中日战后情形,实则为英国福公司的侵略活动踩点罗沙第根据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调查报告之记载得知,山西煤炭资源颇丰,煤层之厚,欧所不及计}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好,其所植六尺乃至三三尺,煤量概算,合全所以,他很快就到山西开始了探矿活动通过一段时期的详细调查研究之后,罗沙第离开中国返回欧洲,把他所了解到的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清况向他人作了宣传,这样便于1897年3月17日在英国伦敦组织了英福公司,按照英国法律注册,注册资本为20000镑,办公地点设在英国伦敦勘农街110号公司的英文名称为The Peking Syndicate,译为北京辛迪加   英福公司成立初期资金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有很多入股者的身份却不容忽视,他们多为一些实力雄厚的洋行和地位显赫的贵族人士,比如伦敦的劳脱确特洋行、英皇女婿劳尔纳侯爵、意大利首相罗迭尼等有关福公司的组织者,据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1907年4月4日致瓦姬乐尔的函中介绍:福公司(北京辛迪加)是一批狡诈之徒搞起来的。

Uo74}naa)它在中国的侵略范围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省份,主要从事的业务有煤矿、铁路、锑矿、桐油、面粉等,时问长达半个多世纪,是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在华的一个重要经济侵略组织   (三)英福公司、买办、清政府之互动   英福公司开办之后便把获得中国矿产开采权作为公司的主要内容,意大利人罗沙第还在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物色了一个绝佳的买办和中问人一一刘鹦刘鹦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受太谷学派和洋务派思想的影响,其一生都醉心于开煤矿、修铁路,进而富国强民他自己常说:仆自甲午以后,痛中国之衰弱,虑列强之瓜分,未可听其自然求防御之方,非种种改良不可欲求改良必先开风气,欲开风气必先通铁路,欲通铁路必先筹养路之费,舍农工商矿更有何赖?而农工商三者之利其兴也,必在风气大开之后缓不济急,只有开矿一事见效易而收效速,为当务之首矣在他进入总理衙门后,更认为只有中国的工业和贸易发展了,国家才能繁荣强大,而要做到这点,前提则是修筑铁路,并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争取外资援助所以说刘鹦做为福公司的买办,不但要处理福公司的对华业务,而且还是连接福公司与清政府各级官吏之问的中问人,算是福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推手。

  刘鹦于1896年来到山西以后,经山西商务局总办贾景仁推荐,与山西巡抚胡聘之陈述引进外资、开矿修路事宜他的论说表明开矿修路会有许多好处,并得到胡聘之的赏识,于是山西开矿筑路一事提上议事日程可是怎样筹集相关资金,在当时实为一大困难因当时中国所处国际环境及内部危机的影响,导致国家赢弱百姓穷困,所以开矿筑路的资金只有对外借款这一条途径可言刘鹦阐释:借款包括国家借款法和官商借款法两种国家借款法为全权借款,需拿关税作抵押,官借官还,而此时海关余款甚少,国家尚需留作不时之需,所以这条路径不会作用于山西而另一种方式为官商借款法他认为:官商借款法不用海关作抵,亦不用国家作保,但银钱出入,洋商主之如何办法,可行不可行,仍决之官,洋商不能擅主也若官伤以必不能遵之事,亦只得陈明款曲,往返互商,不敢显抗官府,所办之事,定以期限,至期则全产报效国家,盈余酌提充公,亏折与官无步,此所谓半权办法也币半权办法之中又有官借商借之别官借则由商务局出名,与立合同商借则由国家出名,与立合同其半权情节,虽似无殊,实则出入甚大,何也?官借则洋商与官直接,商借则一切须商人转商批驳申伤,无所不可若与洋商直接,以施之华商者施诸洋商,恐诸多窒碍矣。

况犹不止此,官未必皆久任,原办之人既去,后来者虽极精明,难免不受其蒙蔽若华商业之所在,即身家之所在,慎其始更图其终,朝夕审计,其利害奥窃,知之较详,故其操纵之术,必胜官家十倍   刘鹦说的很清楚,商借比较现实,于是刘鹦首先设立买空卖空的晋丰公司,以商人为名向山西商务局请求开办山西各地的煤铁矿,进而又于1897年通过山西商务局得到了山西巡抚胡聘之的同意,以晋丰公司的名义向福公司借款1000万两,并与福公司共同开采山西平定、盂县、潞安、泽州等地所属矿产,还通过山西商务局与英福公司签订了《请办晋省矿务借款合同》和《请办晋省矿务章程》,通过这两个文件,山西矿权实际上就完全卖给了英福公司   《请办晋省矿务章程》中规定:各处矿厂应用华洋董事各一人,洋董事管工程,华董事理交涉,账目皆用洋式,银钱出入由洋董事经理盈余分配方法是:清政府25%,商务局15%,晋丰公司10%,福公司50%,为期60年据此我们可以得知,在签订的两个文件卜,矿务管理及工程事务均操纵于洋商,英福公司获得大量利权,山西省所得利益甚微,由此为日后的利权之争埋卜了隐患   据记载,当时英人对山西煤炭资源的价值做过估算:   中国之煤有数处,每吨之价不过英银五六枚,此外有已开至二百二十至三百英尺深者,每吨价值亦不过一先令半,与两先令四便士,可大销于上海上海上等英国威尔斯煤,每吨价值恒在三十九至四十先令中国产地之煤,恒毗连出铁之区,铁之多亦不可以胜记。

今山西炉家所用之铁条极贱之价,据云每吨英银五十九先令,苟日后用之者益多,价为之涨,英公司可将此等铁条每吨以六十四先令出售以每年余利计之,如销煤二百五十万吨,得利英金七十五万镑,售铁二十二万五千吨,得利五十万镑   如此可观的利润,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矿藏的贪欲不断增大英福公司根据同山西商务局签订的章程取得山西主要地区的采矿权之后,俄国也以俄华银行的名义取得了汾河流域的采矿权于是其他国家也纷纷插手,要求利益均沾一时问,山西各大矿藏几乎全部沦于外人之手我们据此也可以发现,各列强通过一系列特权在中国境内掠取尽可能高额的利润,这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其实军事侵略的目的就在于捞取政治上的特权,进而掠夺经济上的利益,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山西矿权被英福公司掠夺一事,起初是山西当局与福公司秘密签订条约,外人不了解内情,至1898年签约消息外传后,山西各界人士随即联合起来,坚决要求废除这种出卖主权的条约而此时的清政府为了欺骗舆论界,即令将刘鹦革职,取消已签订的合同,并将山西路矿的对外交涉权收归总理衙门,实际上是把山西的部分矿产开采权暂时收归国家所有然而清政府迫于英国施加的压力,遂与英国政府修订过去已签条约,重新拟订了一项《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19条,并经光绪皇帝于1898年5月17日批准,5月21日由山西商务局代表曹中裕与福公司代表罗沙第在总理衙门签订。

  这个《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与最初签订的条约相比,并无实质性改变,反而扩大了采矿的范围与种类因为这个章程在山西丧失矿权一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英福公司日后在山西的掠夺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故而拣其重点摘录如卜:第一款规定山西商务局T奉山西巡抚批准,专办盂县、平定州、潞安、泽州与平阳府属煤、铁以及他处煤油各矿,今将批准各事转请福公司办理,限六}一年为期   第二款规定山西商务局T奉山西巡抚批准,自借洋债不得过一千万两之数如所派勘矿师以此数不敷于用,山西商务局仍专向福公司续借   第三款规定凡调度矿务与开采工程、用人、理财各事,由福公司总董经理,山西商务局总办会同办理第四款规定各处矿厂应用华、洋董管工程,华董理交涉一切账目钱出入,洋董经理,华董稽核洋董事各一人,皆用洋式:银第六款规定所办矿务,每年所有矿产,按照出井之价,值百抽五,作为落地税,报效中国国家此外所余净利,提五分归中国国家,余归公司自行分给以后中国他处有用洋款开采煤铁矿者,应一概仿照此章,将所有矿产值百抽五纳税,以归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