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薪级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岗位类别 岗位级别 岗位工资级别 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岗位 正高 一 2800 二 1900 三 1630 四 1420 副高 五 1180 六 1040 七 930 中级 八 780 九 730 十 680 初级 十一 620 十二 590 员级 十三 550 管理岗位 正厅 三 1640 副厅 四 1305 正处 五 1045 副处 六 850 正科 七 720 副科 八 640 科员 九 590 办事员 十 550 工勤岗位 高级技师 技术工一级 830 技师 技术工二级 690 高级工 技术工三级 615 中级工 技术工四级 575 初级工 技术工五级 545 普通工 普通工 540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表达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主要表达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开展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三、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年6月30日 (一)套改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 (1)工作年限的计算方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 (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计算方法为年年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学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同国内学习的一样) (5)套改年限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此次套改时,凡因产假(含哺乳假)以及经组织批准参加培训、学习等原因未能参加考核的,其为参加考核的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经学校研究,绝症病人和办理了残疾人证的残疾职工未参加考核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残疾职工已取得残疾人证为准,未取得的要扣除)。
(6)93年以来从企业调入、部队转业(退伍)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其进校前的年限视同考核合格 (7)专转本的学习时间,不管是两年还是三年大专后转入本科学习的毕业生,只计算四年学龄这是指没有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直接转本的人员,而大专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又读本科的就要分别计算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一定要以毕业证书为准,证书上明确打了全日制字样的才能算) (二)任职年限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计算方法是年年+1相关政策: 1.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20**年6月30日在聘(任)岗位是学校聘任了兑现了工资的职务岗位) 2.任职年限计算截止至20**年6月30日 3.工作人员因调动等组织原因,任职时间有间断,但间断未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间断的时间,可视作原职务的任职年限,间断了7个月及其以上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方法计算出这次套改工作时的任职年限 4.技术工人任职年限,从取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当年起计算;99年以前有我校考核认定的从我校认定当年起计算。
5.工作人员由较高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