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知识竞赛题库一、填空题(每题2分)1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于2022年9月27日经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自 2022年12月j_日起施行2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共九章八十九条3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遵循保护优先、节省优先、自然恢复为 主的方针4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坚持统筹规划、科学采用、严格监 管、公众参加的原那么5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秦岭山体东 西以省界为界、南北以秦岭山体坡底为界的区域6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包括商洛市全部行政区域以及西 安市、宝鸡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的局部行政区域7 .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由塔生担当,其机构设置 及具体工作职责由省人民政府规定8 .省人民政府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9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秦 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0 .设区的市、县(市、区)设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 确定办事机构,负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11 .依据我国和本省有关规定,设区的市、县(市、区)人83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度,指定相关部门或者机构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依 法追究损害秦岭生态环境单位和个人的赔偿责任。
84 .对破坏、污染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检察机关、法律规 定的其他机关和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 讼85 .行为人因同一生态环境损害行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需要担当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其依法担当生态损害 赔偿责任86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 检举和控告8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应公布投 近、举报联系方式,便利公众监督88 .收到投诉、举报的机关或者部门应准时依法查处或者移 交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向投诉人、举报人 反应,向社会公开89 .在秦岭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内,非法开发矿产资源 和开山采石,拒不停止违法行为,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撤消勘 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90 .违反条例规定,造成秦岭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 应依法担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91 .依照省条例规定,对单位作出五万元以上罚款、对个人 作出三万元以上罚款打算前,应告知当事人有要求进行听证的权 利92 .本条例所称秦岭山系主梁,是指秦岭山脉西起陕甘界, 经玉皇山、鳌山、太白山、终南山、草链岭、华山一线,东至陕 豫界,渭河流域与嘉陵江、汉江、南洛河流域的分水岭。
93 .主要支脉,是指连接秦岭山系主梁且海拔在1500米以上 具有重要生态功能需要重点予以保护的支脉94 .主梁两侧各1000米、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的区域, 依据投影范围计算95 .黑泥支脉是指黑河与泥峪河的分水岭脊96 .四方台支脉是指黑河与田峪河的分水岭脊97 .首阳山支脉是指田峪河与涝峪河的分水岭脊98 .冰晶顶支脉是指涝峪河与太平峪河的分水岭脊99 .高太支脉是指高冠峪河与太平峪河的分水岭脊100 .本条例有关秦岭分区保护的规定与生态保护红线的有 关规定不全都的,依据从严管理的原那么执行101 选或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各级人民政府应实行(ABCDEFG)等措施,制定实施方案,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自然修复,改善秦岭的生态环境A.封育保护;B.封山禁牧;C.退耕还林还草;D.植树造林;E.水土保持;F.河湖整治;G.人工影响天气2.封山育林、禁牧区域内禁止以下哪些行为(ABCDE)A开垦、采石、采砂、取土;B采脂、割漆、剥皮、挖根及其他毁林行为;C放养牛、羊等食草动物;D损坏、擅自移动界桩、围栏和标牌;E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3.经批准在秦岭进行建设活动的单位,应依法编制(D)方 案,报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A.建设施工;B.平安生产;C.绿化D.水土保持4.秦岭范围内的(ABCD)等的管理机构,应依据其职责做好管 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A.我国公园、自然保护区8 .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公 园C.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野 生动物重要栖息地D.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植物园、国有林场、文物保护单位9 .以下哪些专项规划由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 责组织编制(ABCDEF)A污染防治专项规划;B水资源保护采用专项规划、水土保持专项规划;C自然 林保护专项规划、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生物多样性 保护专项规划;D矿产资源开发专项规划;E旅游专项规划;F其他需要编制的专项规划10 秦岭范围以下哪些区域,除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 边界范围外,应划为核心保护区ABCD)A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 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的区域;B我国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世界遗产;C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D自然保护区一般掌握区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其他 重要生态功能区集中连片,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区域11 制订《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目的(ABCDE)A.为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改善秦岭在调整气候、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筑牢我国重要生态平安屏障C.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推动生态文明建设,E.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
8.使用不符合我国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 便等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的,由县级 以上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处以(A)罚款;A.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8 .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D.十万元至二十万元9 .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运输危急化学品,未经公安 机关批准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以(C)罚款; 违反治安管理惩罚法的,依法赐予治安管理惩罚A.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D.十万元至二十万元10.在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进行房地产开发,由县级以上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撤除,恢复原状,对单位可处以(C)罚 款A十万元至二十万元;B五万至十万元;C五十万至二百万元;D 一百万至二百万元n.在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进行房地产开发,由县级以上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撤除,恢复原状,对个人可处以(C)罚 款A五万元至二十万元;B 一万至十万元;C五十万至二百万元;D 一百万至二百万元12 .为严峻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在 秦岭范围内,禁止危害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包括(ABCDEF):A非法猎捕、杀害、采集我国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破坏我国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地及其环境;B在我国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使用污染其生息环 境的农药;C使用非法工具或者非法方法猎捕其他野生动物;D损坏保护设施和保护标志;E非法引进、放归外来物种,随便放生野生动物;F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危害野生动植物的行为。
13 .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者(A)、在寺观教堂内(B), 在一般保护区新建、扩建、异地重建(C),应符合秦岭生态环 境保护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A.新建建筑物B.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C.宗教活动场所D.进行宗教活动13.在秦岭的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禁止(ABCD)A.围河(湖)造田,违规修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存放 物料,B.擅自搭建设置旅游、渔业设施;C.禁止堆放、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体的物体;D.禁止其他危害河岸堤防平安及影响行洪平安的行为14.在秦岭的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擅自搭建设置旅游、渔 业设施的,惩罚规定是(ABCD)A.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责令改正,B.限期撤除、恢复原状或者实行其他补救措施,C.逾期不撤除的,由负责查处的行政机关依法实施代履行, 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D.情节严峻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15.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ABCD)等活动适用本 条例A.自然资源保护B.自然资源保护采用C.自然资源保护开发D.人文资源保护16 .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秦岭 生态环境保护的(ABCD)A.统筹规划B综合协调C.监督检查工作D.组织实施本条例.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责(ABCDEFG)A.组织编制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B.指导设区的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催促省级有关部门 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C.审查涉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省级有关专项规划;D.调研秦岭生态环境状况,提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建 议;E.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发布秦岭生态 环境相关信息;F.组织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G.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18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ABCD)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各 自职责,共同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A.生态环境、进展改革、民族宗教、公安、民政B.财政、科技、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C.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文化旅游、应急管理D.市场监督管理、林业、测绘、气象、文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依法统筹相关资金,用于(ACD)A.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B.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C..支持绿色生态产业进展D.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关于秦岭保护资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BD)A.建立多元化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支持绿色金融进展,B.吸引国(境)内外资金用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C.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基金D.鼓舞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资助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ABDE)、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测绘、气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鼓舞和支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科 学讨论和技术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应用A.科技B.林业C.训练D.农业农村E.水利22. (ABCD)等以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训练 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结合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开展秦岭生态 环境保护学问和法律法规的宣扬训练工作,提高公民秦岭生态环 境保护意识。
A.报刊B.广播电视C.新闻出版D.网络媒体23. (B)应加强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舆论监督A.监察部门B.新闻媒体C.秦岭保护管理部门D.宣扬部门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突 出贡献的(B)和(C)赐予表彰嘉奖A.集体B.单位C.个人D.保护机构25.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应包括(ABCD)A.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B.保护的重点区域C.主要任务D.治理措施26.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依照本条例规定确定(ACD) 范围,绘制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区保护示意图,并向社会公 布A.核心保护区B.建设掌握地带C.重点保护区D.一般保护区27.秦岭范围以下区域,除核心保护区、国土空间规划确定 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应划为重点保护区(ABCDE)A.海拔1500米至2000米之间的区域B.我国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一般掌握区,饮用水水源二级爱 护区C.我国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 园等自然公园的重要功能区,植物园、水利风景区D.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野 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国有自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