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10073843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2019年9月,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开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 大号召,“幸福河”成为未来河湖治理的主要方向。对作 为XX市西部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的仙居县来说,如 何在新时期积极探索打造幸福河湖的有效举措,对于进一 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平安感和幸福感,具有深远的 意义。一、仙居县治水探索及成效仙居县地处浙江中部,位于括苍山脉北麓,为山地沟 谷地貌,南北两翼高、中间低,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省级 生态经济地区。永安溪是仙居县的“母亲河”,自西南向 东北横贯全境,境内长度116千米,流域面积1956

2、. 3平方 千米,共有大小支流38条,呈树枝状分散型从南北两个方 向汇入干流,河道密度平均0.23公里/平方公里。“十三五”以来,在“五水共治”和“百项千亿”战 略部署推动下,仙居县持续推进防灾减灾、水资源保障、 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建设任务,相继实施朱溪水库、盂溪水 库、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重大水利工程及城乡供 水一体化管网等民生工程建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 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2017年永安溪获评全国十大“最美 家乡河”,2020年通过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仙 居成为浙江省第三个水生态文明县,并获评水利部第三批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一)强化防洪保供,平安防线进一步巩固。完善

3、以河道堤防为基础、大中型水库为骨干、蓄滞洪区为补充、 水闸泵站等为配套的“上蓄、中防(分)、下排、外挡” 防洪减灾体系。至目前,全县共有小(II)型以上水库64 座,大(H)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I )型水 库14座、小(II)型水库46座,总库容20774万立方 米,以及山塘1200余座,在建的大型水库朱溪水库,总库 容12573万立方米;同时建有江河堤防176. 9公里,堰坝 110余座,乡镇滨水绿道100余公里。(二)突出源头治水,生态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实 施生态修复工程。“十三五”期间,通过封禁治理、水保 林、坡改梯等手段,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 65平方公 里,新建加固

4、堤防43. 4公里。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完善跨域管网衔接。严格落 实河长制,全县2142条大小溪流实现河长全覆盖,饮用水 水源和水功能区断面达标率均为100%。三是促进产业优化 升级。严格环境准入,同时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以 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抓手,推动企业优化升级,大幅减 少污染物排放。(三)加强科技赋能,精准治水进一步提升。一是完 善防汛防台抗旱信息化管理。完成全线河道管理范围划 界,完善防汛和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并对水文设施运营维 护和水资源配置实施高效集约管控。二是健全水利信息化 系统。完善县防汛中心会场和21个分会场,以及防汛远程 视频会商系统,健

5、全取水实时监控安装系统及配套维保服 务。三是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城市 防洪排涝决策支持、永安溪流域自动化管理、山洪灾害预 警、农村饮用水监测管理、水生态遥感管理的6大信息管 理系统及协同办公平台、“五水共治”信息展示平台2个 平台建设。(四)注重人水和谐,人水相融进一步凸显。一是挖掘历史水文化。结合永安溪沿线水利工程建设,挖掘“下 各汤归堰”、圳口 “感德堰”、枫树桥“牛轲堰”等古堰 的水历史、水文化,积极修复古堰面貌。二是创新现代水 文化。以水利建设工程为载体,建设水文化、水历史主题 展览馆、湿地文化公园,打造“最美”生态绿道,在全国率先规划建设492公里长的全域绿道网,被

6、誉为中国最美 绿道。二、仙居县幸福河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乏一是水平安体系尚需完善。仙居县人口、土地集聚区 多为靠山临溪的河谷小平原,调蓄能力有限。全县各级堤 防共计176.9千米,其中166.7千米的乡镇河堤均为四至 五级以下堤防,堤防标准需要提高。二是水资源利用尚需加强。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 4725立方米左右,约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两倍,然而其开 发利用率较低:2020年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6. 87亿立方 米,水资源利用量仅为L01亿立方米。三是水生态环境尚需提升。水生态修复治理手段单 一,山溪性河道渠化、硅化趋势仍较明显。三、仙居县建设高品质幸福河湖的路径探讨建设高品质幸福河湖,是建设

7、美丽河湖的迭代升级, 应当与乡村振兴、产业开展、生态景观系统串联、全域规 划,与水平安、水保护、水生态、水管理等工作协调推 进,实现人水和谐、共生共荣,为仙居县域经济社会高质 量开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一)以点带面,立体化治理,建设平安河湖。一是抓好防洪体系完善。遵循“上蓄、截” “中疏、挡” “下 填、排”原那么,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形成洪涝兼治、 分级设防的网格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二是抓好水利工程 建设。开展水利工程平安鉴定和动态监测,加强各类山 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和运行维护。三是抓好饮水工程建 设。通过城乡、区域、村际统筹等方式布局供水,重点发 挥朱溪水库(在建)、盂溪水库等的水资源

8、保障功能,改 善偏远山区供水状况。(二)正本清源,生态化修复,建设健康河湖。一是 抓好水污染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垃圾分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专 项行动,形成水生态长效监管机制。二是抓好骨干河湖治 理。推进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对现有面 积较大的水塘、湖面,在城镇水系规划中予以明确保护。 三是抓好河湖生态化改造。在进行堤岸设计时,合理结合 沿线交通、文化、景观、休闲等方面,在满足平安的前提 下塑造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三)文水融合,水文化提升,建设文化河湖。一是 健全水文化顶层设计。把文化建设理念贯穿到水利工程规 划设计建设全过程,与主体工

9、程同规划、同设计、同建 设。二是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水文化资源调查研 究,建立水文化遗产数据库、仙居水利博物馆;保护传承 仙居永安溪、张公堰等水利工程文化价值,挖掘朱熹、李 一瀚等治水人物故事和鱼玄机、陈襄等山水佳作遗产,传 承治水历史文脉。三是做好水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结合 社会文化和周边环境,打造特色旅游文化景观,形成永安 溪流域和仙居水文化品牌。(四)智慧监管,数字化转型,建设科技河湖。一是建设数字水利工程。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重点,开展数字 水库、数字闸站、数字堤防、数字灌区等建设,打造一批 数字水利工程,建立数字化管理流程。二是搭建智慧型水 利监管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新信息技术,强化科技引领,推动智慧化支撑体系建 设。三是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水利人才培养 体系,厚植人才梯队,组建高水平技术创新团队,有效提 高水利技术支撑服务能力。(五)以水润民,经济化开展,建设效益河湖。一是 充分挖掘水域资源和空间多维价值。规范水利工程资产管 理,盘活水利资产,推动实现“水利资产资源化、水利资 源产品化“。二是加快拓展“两山”转化新通道。积极探 索水生态价值转换途径,把幸福河建设融入县域经济社会 开展大局统筹考虑,充分调研“水工融合、水农融合、水 渔融合、水旅融合”的可行性,增进民生福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