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师中级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真题整理)1.下列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等式中,正确的有( )A.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B. 全部会计科目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贷方期末余额合计C. 全部会计科目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贷方期初余额合计D. 全部资产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资产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E. 全部资产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权益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答案】: A|B|C【解析】: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的,可以采用两种试算平衡方法,即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A项,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BC两项,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2.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所有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B. 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相同C. 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D. 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别E.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 A|C|E【解析】:B项,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不相同;D项,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产品差别。
3.下列会计工作中,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 财务指标考核B. 财务状况分析C. 会计检查D. 会计记录【答案】: D【解析】: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4.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是财政发挥( )职能的体现A. 收入分配B. 资源配置C. 经济稳定D. 经济发展【答案】: A【解析】: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之一是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5.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通常包括( )A. 物价稳定B. 充分就业C. 国际收支平衡D. 社会公平E. 经济增长【答案】: A|B|C|E【解析】:就总体而言,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一般由四项构成:①稳定物价;②经济增长;③充分就业;④平衡国际收支6.关于质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权设定必须移转占有B. 质权具有从属性C. 质权既可以适用于动产也可适用于不动产D. 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答案】: C【解析】:质权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①质权的设定必须移转占有,以某些特定财产作质物时,还必须依法办理登记手续;②质权的标的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③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从属性和不可分性7.关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实际利率是在货币购买力上升时的利率B. 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C. 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呈反向变动D.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会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汇率的变动E. 任何通货膨胀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答案】: B|C|D【解析】:A项,实际利率是扣除了价格总水平变动影响因素的利率,也可以就是在货币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E项,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并非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变动,特别是剧烈的、大幅度的变化不利于经济增长8.由于受访者记忆模糊,导致调查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这种误差属于( )A. 抽样误差B. 抽样框误差C. 无回答误差D. 计量误差【答案】: D【解析】:调查中的误差可以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大类。
A项,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时出现的误差BCD三项均属于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以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其中计量误差是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包括调查人员有意作弊、记录答案错误、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及受访者记忆不清等9.从合同的法律性质分析,赠与合同属于( )A. 单务合同B. 有名合同C. 要式合同D. 从合同E. 单方合同【答案】: A|B【解析】:《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即赠与合同属于单务合同和主合同同时,赠与合同是合同法中有明文规定的合同,属于有名合同,又称为典型合同而且,法律对赠与合同没有规定具体的形式,属于不要式合同10.在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这种现象称为( )[2010年真题]A. 道德风险B. 劣币驱逐良币C. 逆向选择D. 外部不经济【答案】: A【解析】: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这就是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是发生在协议签订之后的一种市场失灵现象11.某研究机构从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中随机抽取5000人来了解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这项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是( )A. 我国金融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B. 我国金融行业的每个从业人员C. 抽中的5000个金融行业从业人员D. 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答案】: C【解析】:总体即调查对象的全体,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称作总体单元或单位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它由从总体中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所组成总体参数是我们所关心变量的数字特征,它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的数值计算的题中,样本是抽取出来的5000位从业人员A项是总体;B项是总体单元;D项属于总体参数12.下列关于政府预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B. 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的选择C. 政府预算需要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D. 我国的预算年度实行跨年制【答案】: D【解析】:D项,政府预算年度有跨年制和历年制两种,我国一般采用历年制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包括( )。
A.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累计工作满十年B.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C.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D. 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单位对劳动者依法不能享有法定解除权,续订劳动合同的E.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答案】: B|C|D【解析】:《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①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③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单位对劳动者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得享法定解除权,续订劳动合同的14.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绘制某种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生产成本上升时,在坐标图上就表现为这种农产品的( )A. 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 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C. 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D. 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答案】: B15.关于税制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税人只能是法人B.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C. 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总是一致的D. 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E. 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答案】: B|D|E【解析】:A项,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C项,纳税地点,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而言,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却是不一致的,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16.关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成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B. 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C. 降低了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D.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答案】: C【解析】: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包括:①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②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③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C项,分税制改革明确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范围,强化了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提高了地方坚持财政平衡、注重收支管理的主动性,在加强财政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依法求偿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商品的购买者,在使用者或服务的接受者才可作为依法求偿权的主体B. 消费者可以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包括生命健康和精神损害赔偿C. 消费者可以要求财产损害赔偿,但只包括直接损失D. 依法求偿权是弥补消费者损害的救济性权益E. 非消费者的第三人在事故现场收到损害,不能享有依法求偿权【答案】: B|D【解析】: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依法求偿权是弥补消费者损害的必不可少的救济性权利求偿的主体包括:①商品的购买者、使用者②服务的接受者③第三人,即消费者之外的因某种原因在事故发生现场而受到损害的人求偿的内容:①人身损害赔偿(无论是生命健康还是精神损害);②财产损害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18.关于经济学中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6年真题]A. 生产成本可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部分B. 隐成本实际是一种机会成本C. 正常利润不应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D.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E. 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成本均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答案】: A|B|D【解析】:C项,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E项,由于考察的时期不同,成本函数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函数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长期成本函数只有可变成本19.根据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原则上不纳入存款保险范围的机构是( )A. 外商独资银行B. 中外合资银行C. 农村信用合作社D.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