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上传人:ting****789 文档编号:310031725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降 低反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背景技术:0002在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各感应结构包括多条金属连接线及多个感应电极, 其中金属连接线连接相邻的两个感应电极,使单条感应结构的多条金属连接线及多个感应 电极可电性连接。0003然而,由于金属连接线整个直接地形成于基板上,且其材质是金属,此种结构会造 成入射至金属连接线的光线产生极强(强度集中)的反射,而造成使用者在视觉上的不舒 服

2、。0004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 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 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 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其可降低反射 率,提升显示品质。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 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条感应结构及多个遮光结构。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 面。感应结构形成于基板的第一面上且各感应结构包括

3、多个感应电极及多条连接线,相邻 两个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连接线连接。遮光结构形成于基板的第一面上,其中遮光结构的区 域对应连接线,且各遮光结构的第一铺设面积与对应的连接线的第二铺设面积的比例至少 高于30%。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0008较佳的,前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包括长形遮光结构。0009较佳的,前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包括多个遮光块,该些遮光块 分尚地配置。0010较佳的,前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是图案化遮光层。0011较佳的,前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的材质是金属铬(Cr)、光阻材 料

4、、黑色树脂(resin)、镍、钨或油墨。0012较佳的,前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该些感应结 构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结构,各该第一感应结构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包括多条第一连接 线,各该第一连接线直接形成且覆盖整个对应的该遮光结构;及多个第一感应电极,相邻两 个该第一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线连接;以及多条第二感应结构,各该第二感应结构沿第二方向排列且包括多条第二连接线;及多个第二感应电极,相邻两个该第二感应 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二连接线连接。0013较佳的,前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更包括边缘遮光层,形成于该基板之的该第一 面上且位于该基板之的边缘。0014较佳的,前述的电容

5、式触控面板,其更包括多条信号传输线,延伸至该边缘遮光层 的外表面且各该信号传输线连接对应的该感应结构。00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 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外壳、显示面板及电容式触控面板。显示面板设于外壳内。电容式触控 面板设于外壳内且包括基板、多条感应结构及多个遮光结构。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 二面。感应结构形成于基板的第一面上且各感应结构包括多个感应电极及多条连接线,相 邻两个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连接线连接。遮光结构形成于基板的第一面上,其中遮光结构的 区域对应连接线,且各遮光结构的第一铺设面积与对应的连接线的第二铺设面积的比例至 少高于30%。00

6、1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0017较佳的,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包括长形遮光结构。0018较佳的,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包括多个遮光块,该些遮光块分 离地配置。0019较佳的,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是图案化遮光层。0020较佳的,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的材质是金属铬、光阻材料、黑 色树脂、镍、钨或油墨。0021较佳的,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各该遮光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该些感应结构 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结构,各该第一感应结构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 各该第一连接线直接形成且覆盖整个对应的

7、该遮光结构;及多个第一感应电极,相邻两个 该第一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线连接;以及多条第二感应结构,各该第二感应结构 沿第二方向排列且包括多条第二连接线;及多个第二感应电极,相邻两个该第二感应电 极由对应的该第二连接线连接。0022较佳的,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更包括边缘遮光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上 且位于该基板的边缘。0023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 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可降低反射率,提升显示品 质。002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

8、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25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0026图2绘示图1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图。0027图3绘示图2中沿方向A-A的剖面图。0028图4绘示图2中沿方向B-B的剖面图。0029图5绘示图3的第一连接线与遮光结构的俯视图。0030图6至图1lB绘示其它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线与遮光结构的俯视图。0031图1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图。0032图13绘示图12中沿方向C-C的剖视图。0033图14绘示图12中沿方向D-D的剖视图。0

9、03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510 :触控显示面板12 :显示面板003614 :外壳16 :保护膜0037100、200 :电容式触控面板IlOu:第一面0038IlOb:第二面110 :基板0039120 :感应结构121 :第一感应结构121t :第一感应电极121b :第一连接线0041122 :第二感应结构122t:第二感应电极0042122b :第二连接线123 :绝缘层0043130 :遮光结构130u :上表面0044131 :长形遮光结构132 :贯孔0045133 :遮光块140:电路板0046150 :信号传输线160 :边缘遮光层0047160u :外表面Dl :第一方

10、向0048D2:第二方向L:光线具体实施方式004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0050请参照图1,其绘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触控显示面板 10例如是手持式电子装置、笔记型电脑及平板电脑,其中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是手机、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秘书(PDA)或导航装置等。0051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电容式触控面板100、显示面板12、外壳14及保护膜16。0052显示面板12容置于外壳14内。显示面板12对应电

11、容式触控面板100配置,其可以是任何种类的显示面板,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电泳式显示器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0LED)显不器。0053保护膜16覆盖电容式触控面板100上,可保护电容式触控面板100。此外,保护膜 16材质可包含氧化硅、氟化镁、氧化铝或氧化钇。0054请参照图2,其绘示图1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图。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容置于外壳14内。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条感应结构120及多个遮光结构130 (绘示于图3)。此外,触控显示面板10可应用于需要触控功能的各种电子装置。0055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可包括多条信号

12、传输线150及电路板140。信号传输线150连接感应结构120与电路板140,以传输来自于感应结构120的触控信号至电路板140。0056基板110为透明基板,其材质是高透光率的绝缘性材料,例如是玻璃、聚碳酸 酯(Polycarbonate, PC)、聚酉旨(Poly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或环烯经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等材料。0057基板11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IlOu与第二面IlOb (第二面IlOb绘示于图3)。0058感应结构120形成于基板1

13、10的第一面IlOu上。各感应结构120包括多个感应 电极及多条连接线,相邻两个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连接线连接。例如,本实施例中,该些感应 结构120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结构121及多条第二感应结构122,其中,各第一感应结构121 沿第一方向Dl排列,而各第二感应结构122沿第二方向D2排列。0059请参照图3,其绘示图2中沿方向A-A的剖面图。各第一感应结构121包括多条第 一连接线121b及多个第一感应电极121t(图3仅绘示单条第一连接线121b及单个第一感 应电极121t),其中相邻两个第一感应电极121t由对应的第一连接线121b连接。0060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21t的材质例如是透

14、明导电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0)或透明有机导电材料,其中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 (Indium Tin Oxide, 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0),而透明的有机导电材 料例如是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 )。0061第一连接线121b的材质例如是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其中金属可选自于钛、钥、 铝及其组合所构成的组合物。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121b由钥/铝/钥或钛/铝/ 钛所组成。0062请参照图4,其绘示图2中沿方向B-B的剖面图。各第二感应结构122包括多条第 二连接线122b及多个第二感应电极

15、122t。相邻两个第二感应电极122t由对应的第二连接 线122b连接。第二感应电极122t的材质可相似于第一感应电极121t,在此不再赘述。第 二连接线122b的材质及结构可相似于第一连接线121b,在此不再赘述。0063如图4所示,该些感应结构120更包括绝缘层123,绝缘层123电性隔离第一连接 线121b与第二连接线122b,避免第一连接线121b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线122b接触而短路。 此外,绝缘层123可以是透光绝缘层或遮光(不透光)绝缘层。0064如图4所示,电容式触控面板100更包括边缘遮光层160,其形成于基板110的第 一面IlOu,且位于基板110的边缘。本实施例中,边缘遮

16、光层160是直接形成于基板110的 第一面IlOu上。上述信号传输线150延伸至边缘遮光层160的外表面160u上。另一个实 施例中,上述信号传输线150可直接形成于基板110的第一面I IOu上,而边缘遮光层160覆 盖信号传输线150。又一个实施例中,边缘遮光层160亦可形成于基板110的第二面IlOb 上,在此设计下,上述信号传输线150与边缘遮光层160之间隔着基板110。0065本实施例中,遮光结构130直接形成于基板110的第一面IlOu上。遮光结构130 沿第一方向Dl (第一方向Dl绘示于图3)延伸(即遮光结构130的长轴方向沿第一方向Dl 延伸)。此外,第一连接线121b覆盖整个对应的遮光结构130,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121b 直接覆盖(直接接触)整个对应的遮光结构1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