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

上传人:1824****852 文档编号:310029532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汇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一 搭石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5自然段,理解“天经地义”、“协调有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 3、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静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美”。 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这漂亮的风景。 二、精读课文,感悟“美”。 出示自读提示:读24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写写感受。

2、(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 2、理解“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3、师范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生绽开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仿佛看到什么? 4、通过朗读感受画面美。 5、好一幅让人沉醉的画,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体会人物美的句子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觉哪块搭石不平稳,肯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

3、足了才肯离去。 (1)假如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稳,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无私奉献) (3)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导朗读。 (4)你们还从哪些词感受到为他人着想这种美? (5)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 (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无私奉献)的风景。 2、假如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 (2)好一个谦让,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

4、一道(相互谦让)的风景。 3、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天经地义的事。 (1)哪些词特殊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 (2)理解“天经地义”、“伏”。 (3)透过“天经地义”“伏”看出这里的人(敬老)。 (4)朗读感受美。 4、这一排排搭石,每天该有多少人走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人来走,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 小练笔。 假如来走搭石_,_。 三、总结升华,赞颂美 1、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并发出由衷的感叹,让我们齐读最终一句。 2、作者赞扬搭石什么样的精神。(无私奉献) 仅仅在赞扬搭石吗?还赞扬(乡亲们) 赞扬乡亲们什么样的美妙情感 3、齐读

5、最终一句,读出内心的感动。 四、拓展延长,发觉美 同学们,搭石的美,我们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们记在心里,其实,这样的美也在你我身边,就蕴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 读读句子:美就在身边,美就在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内中伸手捡纸的弯腰。 美就在身边, 请大家也用这种句式把找到的美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有一颗发觉美的心,回家后把你发觉的美写出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二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读懂诗句,想象诗中的景象和意境,体会田园风光的漂亮。 2、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2、想象诗中的景

6、象和意境,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具:课件 四、教学流程: 1、导入。 师:看大屏幕,明确学习内容? 生:指名读诗。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南宋大诗人范成大所写的一首诗。我们先一起相识作者。 生:读作者介绍。 师:板书。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们能读懂什么? 解题。 2、初读诗文。 3、指导朗读。 4、细细品读感悟,借助图片理解诗意。 5、诗意简析。 6、拓展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7、总结: 师: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其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滋养了多数炎黄子孙。因此,古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学们应多学习、

7、多积累,让它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光茫。 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三 女娲补天 神话故事浅显易懂,应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去,从中感悟、熏陶,置之宠爱。本课设计重在让学生体验语言实践的过程,采纳多种方式,紧紧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天塌地裂后的可怕。通过创设情境,抓住典型,让学生边想象边说在水深火热中人们的境况。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四字概括。 3、读出第一自然段韵味,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补天的缘由。 体会天塌地陷后可怕的场面。 女娲补天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猜神话故事 2、感悟第

8、一段的第一句话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词语 自由读。 指明读。 齐读。 2、感知全文 天塌地裂 求神降雨 造船救人 找石补天 三、品读“可怕” 1、说天塌地裂的夜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品读“天哪,太可怕了!” 3、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抓住大、大窟窿等词语感悟可怕 4、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抓住一道道深沟感悟可怕 5、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很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很多人在水里挣扎。 抓住围困、挣扎等词语感悟可怕 6、创设情境,感受可怕画面读 7、合作朗读,体会可怕 四、回来文本,设疑结课 1、依据板书,回顾全文 2

9、、设疑结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四 观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安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 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 二、教学打算 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 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观潮的地点、时间、简洁概括当时的情形)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

10、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重点沟通的几个字: 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分,嘣,蹦,繃,漰等; 震留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沟通。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 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状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确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 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根据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依次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

11、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四周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特别安静); 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3、指导朗读该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其次、三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丽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该部分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

12、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 (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听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方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 (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丽景象) (4)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概之大,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 2、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方,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方,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