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310016686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新教材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五年级 科学(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物体会浮在水面的是( )。A.蜡烛 B.橡皮 C.回形针2.如下图,小明把用橡皮泥捏的小船放入水盆,下列能增加小船排水量的方法是( )。A.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 B.往小船船舱中放入一个垫圈C.往水盆中再倒入两杯水3.一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的关系是( )。A.浮力大于重力 B.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等于重力4.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

2、得读数为8牛,把该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测得读数为5牛,则这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8牛 B.5牛 C.3牛5.把一个塑料块放入下列三种液体中,能让塑料块下沉的液体是( )。A.酒精 B.盐水 C.糖水6.我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热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冷水放进被窝里,冷水会慢慢变热B.用棉被把冰棍包起来,冰棍会融化得慢C.多穿衣服身体变热,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量7.下图是两张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时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的物体微粒运动的照片,能说明该物体当时温度相对比较高的照片是( )。A.甲图 B.乙图 C.甲、乙两图一样高8.如下图所示,在室温下,铁模具甲刚好能插入铁模具

3、乙甲内。下列可以使甲更容易插入乙内的方法是( )。(1)把甲放在冰水中(2)把乙放在热水中(3)用火加热甲A.只有(1) B.(1)和(2)都可以 C.只有(3)9.往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相同的塑料杯、陶瓷杯、不锈钢杯中分别倒入80毫升相同温度的热水,则热水温度下降最快的杯子是( )。A.塑料杯 B.陶瓷杯 C.不锈钢杯10.在学习“热是怎样传递的”这节课时,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四根小木棍用蜡粘贴在金属条上,在金属条的中间加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小木棍按照ABCD的顺序先后掉落B.离酒精灯近的先掉落,离得远的后掉落C.小木棍同时掉落11.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从古至今,人们

4、经历了很多计时工具的发展时期。下列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机械摆钟太阳钟水钟 B.水钟机械摆钟太阳钟C.太阳钟水钟机械摆钟12.小明同学自己做成两个单摆(如下图),第一个用塑料球作摆锤,第二个用金属球作摆锤。在摆绳长度和测量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摆动次数多的单摆是( )。A.塑料球 B.金属球单摆 C.两个单摆摆动次数一样多13.在瓶中装200毫升水做滴漏实验时,最开始漏出的10毫升用了5秒,如果漏出100毫升的水,预计需要时间为( )。A.50秒 B.多于50秒 C.少于50秒14.垂体机械摆钟(如下图)是利用( )来转动齿轮的。A.发条 B.电池 C.下垂物的重力15.下列

5、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有(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地球上昼夜交替(3)地球四季的形成A.(1)(2) B.(2)(3) C.(1)(3)16.如下图,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4个月B.地球公转到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C.暑假即将来临,那时地球大致处于和位置之间17.关于北极星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B.不同季节,从地球上看北极星的位置,都是在不断变化的C.北极星的位置在我们头顶正上方18.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在观测工具不发达、理论基础薄弱的年代提出了“地心说”,这是一个大胆的举措。下列选项不属于他

6、的观点的是( )。A.地球是球体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取一只量筒,加入300毫升的水,再放入一个实心的铁球,观察到量筒的水位上升到400毫升,请问这个铁球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是_毫升。2.我们知道整个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切下一小块重新放到清水中,结果是_的。如果把清水换成食用油,再把这块马铃薯放在里面,结果是_的。3.橡皮泥在水中会下沉,制成小船后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它的重量_,而浸入水中的体积_了。(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充

7、满气体的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容器中,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清晰可见,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的液面将降低。其原理是利用了_的热胀冷缩。5.当我们把同样大小的木勺子和铁勺子一起放入同一盆开水中,_先热起来,理由是_。6.下图中左边的铜球刚好从金属环中通过,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铜球_(填“能”或“不能”)从中间的金属环中通过,这是因为_。7.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下列制作的顺序是_。用秒表测量自制的摆在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准备好铁架台、线、木条、金属片、秒表等材料当摆动次数为每分钟30次时,进行重复测量根据摆的摆动次数,不断地调整金属片的位置利用各种材料组装好一个摆8.由于受到

8、疫情影响,小明在家开始了空中课堂的学习,他在学习了水钟的知识后,自己动手用矿泉水瓶制作了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如下图),通过制作他发现自己制作的水钟刻度是不均匀的,是上疏下密的。小明制作的是_型水钟。9.当地球处于如图所示状态时,住在北半球地区的人们正处于_季。而在南极地区出现了_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都是因为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并保持角度始终不变。如果地轴倾斜角度变大,那么极昼极夜的范围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下图是一张世界时区图,纽约在北京的西边,纽约在西五区,北京在东八区,它们之间相差_个时区。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6分)1.2

9、017年5月23日,我国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入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北坡下潜,首次观察到了4811米的海底世界。之后“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北坡经过多次下潜,最深下潜达到了7026米。图1中a、b、c分别表示“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的三个位置,其中a沉到水底,b悬浮在水中,c浮在水面。(1)上图1中潜水器是通过改变_来实现沉浮的,上图2中鱼缸里的鱼,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_来实现沉浮的。(2)“蛟龙”号潜水器排开水量最少的位置是_点。(3)按潜水器从重到轻给三个位置排序:_。(4)比较三个点潜水器受到的浮力大小:a潜水器受到的浮力_b潜水器受到的浮力;b潜水器受到的浮力_c潜水器受到的

10、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在上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画出潜水器在a点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并在相应的箭头旁注明浮力和重力。(1分)2.小明同学平时特别爱做科学实验和爱思考,他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识后,做了以下的实验:(1)将甲装置放入A烧杯中,发现液柱会往_移动,一段时间后从A烧杯中拿出,再放入B烧杯中,发现液柱会往_移动。(填“上”或“下”)(2)将甲装置放入B烧杯的过程中,烧瓶中的水( )。(2分)A.温度不变 B.重量不变 C.体积不变(3)将甲装置放入A烧杯后,小明简要画出甲烧瓶中常温水和A烧杯中热水热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 )。(2分)A. B. C.(4)做

11、一个喷泉实验:在甲乙两个装置中,小明会选择图中的_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装置能产生“喷泉”主要是因为瓶内的_热胀了,使瓶内压力增大,从而使水喷出。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一些的两种方法:_和_。3.在时间的测量单元中,小明对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完成以下题目。(1)在如图A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第_种测量方法测得的才是这个摆真正的摆长。(2)在研究B和C两个摆时,改变的条件是_,不改变的条件是_、_。(3)如下表是B、C、D、E四个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实验为什么要重复做3次?_。在上面表格中,有一个数据是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用圆圈圈出来_。在上面表格中空白格填写“B”“C”“D

12、”“E” _。分析上表数据,小明发现摆的摆动速度和摆长的关系是:_。(4)小明想让E的摆动速度比D快,应该把金属圆片移动到木条哪个位置合适,在图E中画出金属圆片的位置。(1分)4.地球运动的研究。(1)验证地球是否在自转。(如下图)以下现象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_。A.摆摆动时摆幅在发生着变化B.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发生着“偏转”C.摆摆动时速度保持不变科学家_首次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我们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如果小组同学自西向东(逆时针)慢慢转动,身上贴着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如果小组同学自东向西(顺时针)慢慢转动,身上贴着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在实际生活中,北京和乌鲁木齐,是北京先迎来黎明,这个实验证明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2)验证地球是否在公转。(如下图)这个实验从实验方法上说属于_实验。A.模拟 B.演示 C.对比在实验中发现:在A点观测,1号星星在2号星星的_侧,在B点观测,1号星星在2号星星的_侧。(填“左”或“右”)把1、2号星星一起往远处移一定距离,再分别站在A、B两点进行观察,1、2两颗星星的位置差距比原来的_(填“大”或“小”)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成功观察到了_,从而证明了地球在公转。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相同体积的蜡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