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上传人:ting****789 文档编号:310011047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控制装置,特别是种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背景技术:业生产中,特别是消防要求较高的业企业,消防水池往往还作为企业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的储水点。水位过低将会导致生活泵空转,水位过高将会导致池水溢出。以往的控制系统,只能够根据水位的高低进行补充水,但有时会出现如掉电或设 备故障而不能及时补水的情況,就不能够及时地补水,如果此时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故障,一旦发生火情,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种能够不仅能根据消防水池水位进行及时补水,而且当出现机械故障,还能及时提醒维修人员处理的消

2、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具体的解决方案为包含中央控制器1C,同时设有变压器B、整流稳压器D、蓄电池E、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中央控制器IC设有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和至少两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的信号输入端设有至少两组水位探測器,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的电压回路中分别设有控制开关Tl和T2,中央控制器IC的两个信号输出端控制所述控制开关Tl和T2的闭合或断开,所述报警器为声讯信号发生器Y或光信号发生器D2中的至少种,所述水位探測器由光信号发生器D3和光控开关T3组成。在实际使用中,将上述水位探測器的光信号发生器D3和光控开关T3按组设置在消防水池的不同水位线上,水位探測器即可将消防水池的水位反馈水位到中央控

3、制器IC中,中央控制器IC即发出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Tl的闭合或断开,进而使控制继电器J动作,控制继电器J的控制接点JK控制水泵电机M工作或停止。平时正常运行吋,由变压器B和整流器D工作并将多余电量储存在蓄电池E中,如果出现停电,则可由蓄电池E供电保证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如果出现水位线低于某值,电机不能正常工作,中央控制器IC即发出信号启动报警器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根据消防水池水位进行及时补水,而且当出现机械故障,还能及时提醒维修人员处理的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电路图。电路图中B为变压器,Cf C4为电容器,DfD3为晶体

4、极管,E为蓄电池,J为控制继电器,JK为控制继电器的控制接点,K为手动开关,M为水泵电机,IC为集成电路芯片,Rf R2为电阻,Tf T3为晶体三极管,VCC为电源正极,Y为声讯信号发生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參照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电路图,包含中央控制器1C,同时设有变压器B、整流稳压器D、蓄电池E、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中央控制器IC设有三个信号输入端和两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的信号输入端设有两组水位探測器,所述水位探測器由光信号发生器D3和光控开关T3组成,将上述水位探測器的光信号发生器D3和光控开关T3按组设置在消防水池的不同水位线上,另个信号输入端连接到水泵电机,探測水泵电

5、机的运行情況,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的电压回路中分别设有控制开关Tl和T2,中央控制器IC的两个信号输出端控制所述控制开关Tl和T2的闭合或断开,所述报警器为声讯信号发生器Y和光信号发生器D2组成,可以同时发出声音和光两种报警信号。权利要求1.种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中央控制器1C,同时设有变压器B、整流稳压器D、蓄电池E、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中央控制器IC设有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和至少两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的信号输入端设有至少两组水位探測器,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的电压回路中分别设有控制开关Tl和T2,中央控制器IC的两个信号输出端控制所述控制开关Tl和T2的闭合或断开,所述报警器为

6、声讯信号发生器Y或光信号发生器D2中的至少种,所述水位探測器由光信号发生器D3和光控开关T3组成。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包含中央控制器IC,同时设有变压器B、整流稳压器D、蓄电池E、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中央控制器IC设有至少两个信号输入端和至少两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的信号输入端设有至少两组水位探测器,控制继电器J和报警器的电压回路中分别设有控制开关T1和T2,中央控制器IC的两个信号输出端控制所述控制开关T1和T2的闭合或断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根据消防水池水位进行及时补水,而且当出现机械故障,还能及时提醒维修人员处理的消防水池自动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消防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