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戴** 文档编号:309944370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开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7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3.答第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4.答第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预

2、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A.荡涤 湮没 吹散 掩埋B.掩埋 吹散 湮没 荡涤C.湮没 荡涤 掩埋 吹散D.吹散 掩埋 荡涤 湮没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后代能健康生活,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B.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

3、文化需求,武汉市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C.线上学习期间,我们要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D.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人世间是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B.我们这个英雄的国家从来不缺英雄,将来也必定会英雄辈出。也正是因为英雄的存在,我们才书写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惊天动地的历史篇章。C.每一个平台都应该认识到:提升用户体验,才能赢得用户认可,促进形成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才能让平台得到更好发展。D.北京

4、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

5、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

6、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认为这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

7、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

8、,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4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A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B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C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D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 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

9、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D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B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幼年时光去哪儿和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快的原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C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D

10、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于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逢入京使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从故园回望来时的路,感叹路途遥远艰辛。B.第二句写诗人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C.第三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旅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D.第四句表达诗人挂念亲人,又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情感。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第8-10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

11、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A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B阅十余岁 阅:经过C竟不可得竟:竟然D曳铁钯曳:拖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A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B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C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

13、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四、(6分)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五、(共26分)阅读骆驼祥子的节选部分,完成13、14题。他还是得不吃烟不喝酒,爽性连包好茶叶也不便于喝。在茶馆里,像他那么体面的车夫,在飞跑过一气以后,讲究喝十个子儿一包的茶叶,加上两包白糖,为是补气散火。当他跑得顺“耳唇”往下滴汗,胸口觉得有点发辣,他

14、真想也这么办;这绝对不是习气,作派,而是真需要这么两碗茶压一压。只是想到了,他还是喝那一个子儿一包的碎末。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不放松一步。没有包月,他就拉整天,出车早,回来得晚,他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腿,有时他硬连下去,拉一天一夜。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

15、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拉上就跑,他心中舒服一些,觉得只有老不站住脚,才能有买上车的希望。12.简要概述第段的内容。(2分)13.阅读第段内容,从祥子起早贪黑拉车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写满字的空间写满字的空间是美丽的。我小学就读于一所乡村学校,没有一本书可以阅读,没有一张纸片可以书写,实在太让人难受了。然而,学校有一块操场,还有三面用土基围成的围墙。一到寒暑假,那块操场和三面围墙就成了我自己的私人笔记本了。我的手上整天拿着一只粗大的铁钉,那就是我的笔,我用这支笔把能写字的地方全写满了。有一次,我用一把大铁锹把我父亲的名字写在了大操场上,我满场飞奔,巨大的操场上只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后来过来了,他从他的姓名上走过的过程中十分茫然地望着我。我大汗淋漓,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兴奋,我感觉我终于让自己的父亲好好地出人头地了一回。残阳西照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