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

上传人:spr****hai 文档编号:309723070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初稿(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仇和在XX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仇和在XX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深入学习实践奋力开创_跨越式发展新局面(20_年1月7日)们: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这次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_落实党的_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_,以,回顾总结20_年工作,研究部署20_年工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拼搏2009、攻坚20110、冲刺“”,为开创_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一、充分肯定成绩,大干20_取得丰硕成果20_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

2、年。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_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群策群力,务实苦干,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两高、两多”的良好态势,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经济运行质量高,大项目多、人民群众得实惠多。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增长12%;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25亿元,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5亿元,增长3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33%和81%。45认真践行,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我们把_的发展臵于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大格局中来审视,放在_落实的总体要求中去把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

3、取各方意见,进一步深化了发展思路。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紧扣建设现代新_这一中心,围绕富民、强市两大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加快建设富强_、活力_、文化_、生态_、和谐_,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引领、软硬环境建设、县域经济繁荣、园区经济突破、招商引资推进、滇池流域城乡及滇中区域发展一体化,通过五到十年努力,将以人为本、以民为主的现代新_,建设成为以“一湖四环”、“一湖四片”、“一城四区”为载体,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步为标志,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独具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

4、光为一体,使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些决策部署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_的要求,符合现阶段_的市情,符合全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普遍好评,形成了全市人民的共识和自觉32行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着力推进园区建设,工业突破初战告捷;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提速增效。3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13%、12%,三次产业结

5、构调整为65461474。重视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外贸出口34亿美元,分别增长284%、23%和5%。45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506项精简到96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会城市;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投_管理体制改革,推动14个县(市)区、3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和空港经济区建立投_平台,西仪股份、绿大地等企业成功上市,城_司顺利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农业部和国_审批了国家级“_石林_农民创

6、业园”,8个市级工业集聚区提档升格,形成了4个国家级、13个省级园区组成的产业园区建设体系,若干个市级产业园区正在培育;完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3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2亿美元,分别增长762%和1003%。_首次荣获“中国省会(含直辖市)十大活力城市”称号。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变化显著。把20_年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年”,以交通、市政、园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市级行政中心即将搬迁,_新机场、高校园区建设快速推进。主城中央商务区、轨道交通和“四环十七射”路网建设全面启动。道路微循环改造年度目标按时完成,城乡公

7、交一体化正在加快。8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启动,“四创两争”扎实推进。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试点有序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收运处臵体系初步建立。中缅油气管道和炼化基地建设、牛栏江和清水海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5加大滇池治理力度,生态建设初见成效。以滇池流域为重点,“一湖两江”流域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整治、全面绿化工作扎实推进。实行“河长”责任制,坚持每月巡河两次,出入滇池河道治理步伐加快。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万元gdp能耗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完成目标任务。启动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和市域环境生态系统建设三年达标工程,全市造林15万亩,主城新增绿地1431公顷,种植乔木150

8、万株。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收储盘活存量土地21万亩。致力打造投资“洼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用“整风”的精神、“三讲”的办法,集中开展软环境整建活动。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审批时限压缩五分之四。建立“三最三严”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实施“工作成果倒逼”,行政效能和办事33效率明显提升。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通过媒体公开进行服务承诺,公布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工和办公电话。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信息公开、_监督作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126次。法治_、平安_、诚信_建设取得新进展,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得到提升。_首次被评为“中国制造业最佳投资城市”和“浙商最

9、佳投资城市”。7实施科教兴市引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分别达35%和54%。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得到巩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民营医疗资源不断扩大,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9%,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到914%。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_信息港开港投运。计划生育、全民健身、扶贫开发、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富有成效。_首次荣获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20_)十强城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得

10、到逐步改善。实施“两后双百”和“三就三百”工程,积极促进城乡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农民工_中心被国务院授予“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建设廉租房2165套、竣工1295套,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8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覆盖面不断扩大。解决农村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_首次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7持续推进思想解放,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全委会作用,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公开选拔、公推直选、公推公选、连续公开差额

11、推荐等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建立“每月四课”集中学习制度,先后组织14批次843名干部赴国内外发达地区进行专题培训。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_体系,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人大、政协履职富有成效。宣传、_、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工作取得新成绩,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收获伴随着艰辛,成功凝结着智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_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驻昆中央和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_、武警官

12、兵参与、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_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比如:经济总量小、实4534力弱,外向度和民营率不高,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慢,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低,产业支撑力和区域竞争力较弱;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三农”工作较为薄弱;城乡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交通和市政建设严重滞后,扩大投资压力很大;事关民生民安的城中村改造重建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任务艰巨;市域生态建设和滇池流域治理任务繁重;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保障需加快跟进;软环境建设和制度

13、创新需深入推进;干部执行力有待提升,工作作风有待改进;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有些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还缺乏深刻认识,对宏观调控可能产生的多重效应还缺乏足够估计,对在困难和制约因素较多条件下做好工作还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的应对之策。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认清面临形势,明确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在党的_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并提出到20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_年5月,省委、省_召开_城市规划与建设现场办公会议,作出了建设现代新_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现

14、代新_建设已经进入第二个五年期。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应该把一个什么样的_带入20_年;特别是在未来五年里,我们应该有何作为。9_具有3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的建城史,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之美、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在上个世纪90年代,_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具有极高的集聚力、竞争力、辐射力和美誉度。但是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_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综合实力排名持续下降。处在落后位次的_怎么办。如果依然沿袭老的路子和做法,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或者只是跟在别人后面简单模仿、亦步亦趋,我们只能是永远落后。为此,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

15、须在指导下,全面开创_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我们所追求的跨越式发展,是质量高、效益好、速度快、追赶型、非均衡、特色化的发展,也是基于城镇、产业、市场、园区、交通、生态、人才和民生保障等支撑体系上的发展。_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一是进位争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综合经济实力五年进三位,加快进入中西部前五名,奋力冲刺全国前十强。二是提速增量,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项核心指标,即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确保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项关键指标,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45实现_跨越式发展,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重大机遇。去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急剧恶化,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企业经营、外贸出口、35财政增收、就业创业、民生保障等面临诸多困难。认清困难是为了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蕴含的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_了一系列“保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