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30969137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写法观察要全面细致要把事物组成的各部分看全,还要把事物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看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具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比如一分钱的硬币吧,它是圆形的,有正、反两面。一面标明了它的面值,一面是国徽图案。面值部分是由四部分构成的:上面是阿拉伯数字“1”,中间是中文仿宋体美术字“壹分”,它们被两支麦穗的图案包围着,最下面是阿拉伯数字表明的制造年份。国徽图案部分包括上方仿宋体美术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徽两部分内容。国徽图案是由天安门、一大四小的五颗星、环形麦穗、绸带和齿轮构成的。这样逐一分解开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就能看得很细,很具体,描述起来,就不会空洞干瘪了。这就叫全面细致的观察

2、。怎样做到全面细致地观察呢?1.要观察事物的全过程任何事物的生长发育、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我们要全面地观察事物,就要观察它生长发育或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如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景物的四季变化或早晚变化,观察一个人思想的转变,观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登南岳观察日出,就要观察日出前,群山和天空的颜色;日出时,天色的变化和云蒸霞蔚的景象,以及太阳一点一点地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情形,要仔细观察太阳的形状大小、颜色和光亮;日出后,要观察千山万壑沐浴着金色阳光的壮美景色。重点是观察日出时的情形。2.要从多方面去观察事物总是多侧面、多角度的。苏轼观察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看一座山是这样,看别的事物也是这样。比方观察太阳,清晨刚冒出地平线的太阳是金色的,早晨的太阳是红色的,中午的太阳是不可正视,而那阳光是白色的,黄昏时的落日则是橘黄色的。又比方春天,大部分树木抽枝吐叶,百花盛开,生机勃勃,而松柏、柑橘却在这时候落下旧叶。又比方猫的眼睛,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中午的时候,瞳孔收成一条线。所以一定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去观察事物。3.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偶然的,即使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也有它内在的必然因素。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任何事物也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与周围的事物、环境密切相关,所以观察一

4、种事物,还要注意观察它的周边关系,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4.要有重点地观察观察事物要全面,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还必须有重点地观察,这样作文时才能突出事物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怎样有重点地观察呢?(1)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重点 如观察农贸市场,如果目的是要观看市场的供应情况,那就要把农副产品作为重点,看产品是否丰富,品种是否多样,货色是否新鲜,质量是否优良,市场是否繁荣等;如果目的是观察买卖是否公平,经营是否文明,那就要着重看商贩的经营态度、经营作风和经营质量,看他们是否欺行霸市,是否哄抬物价,是否短斤少两,是否注水做假,是否童叟无欺等。(2)根据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

5、观察时应根据事物的特点来确定观察重点。如都是树,松树的特点是挺拔,伟岸刚劲;柳树的特点是柔细,婀娜多姿。那么,松树的观察重点应是树干,柳树的观察重点则是枝叶。又如,同是草本植物,莲的花和叶都大,但更具特点的是花,花形硕大,颜色美艳,气味芳香,而且出淤泥而不染,所以重点是观察花;含羞草的叶子很有特点,它是羽状复叶,当你触动叶子时,小叶便合拢,然后叶柄下垂,似含羞之状。至于它的花,虽是紫红色,但极小,只有一分硬币那么大,也没什么香气,所以观察重点当然是叶子。(3)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 很多事物的特点,并不是在观察前就能确定的,而是通过全面的观察,才认识到的。因此,必须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

6、深入地对最具特点的部分或方面进行重点观察。如爬山虎的脚的作者在观察爬山虎时,先观察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再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然后又发现爬山虎的茎上有脚,于是就将脚作为重点来观察,看它是怎么生长的,怎么爬的,最后还看了脚的变化和作用。(4)抓住重点深入观察 观察重点确定以后,就要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切实掌握事物的特点。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的作者观察杨梅时,把杨梅的果实作为重点,从它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他是怎样观察杨梅颜色的呢?“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只要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

7、、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水。”如果不深入观察,看到杨梅熟透了发黑,就以为它是黑的,那就错了。事物的特点、人物的性格、事件的意义往往表现在细节上。请看一篇例文:今天我喂鸡今天我打开鸡窝门,“小芦花”、“老好人”、“小老鸹”一齐挤了出来,抖着羽毛,拍着翅膀,它们一窝蜂地向食槽跑去,咕咕地叫着。我走进鸡棚,鸡马上追了过来,围着我,跳着抢食吃。不一会儿,鸡全吃饱了,有的向窝里走去,有的在墙根下晒太阳这是“小立”习作的第一稿,老师在后面写了两行评语:“过程清楚,语言通顺,有条理,但太笼统,观察不细致,请重写。”小立不服气地拿着作文本回到家,晚饭后,趁爸爸还没开始工作,就走上前去问爸爸,想请爸爸为自己打

8、抱不平。爸爸拿过作为本看了一遍,说:“老师的评语写得很中肯嘛。”小立见爸爸也站在老师一边,更不高兴了,不服气地说:“怎么个笼统,怎么个不细致?我不是用了挤、抖、拍、追、围、抢这些动词吗?还能怎么个具体法?”“不错,”爸爸和颜悦色地说:“你这篇文章确实不是一无是处,所以老师也肯定了你两个方面:过程清楚,语言通顺。这就是说,你写了放鸡、喂食两个过程,很有条理,同时用了这些动词,也很准确,但你的毛病就处在老师说的太笼统上。”爸爸抽了一口烟,继续说:“你想想,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能清晰地看到当时你放鸡、喂鸡全过程的情景吗?”“怎么不能?”小立还是不服气。“那么我问你,鸡出笼时,怎么个挤法?有没有困难?挤

9、不出又怎么样?出笼后又怎么样?”小立一下子就被问住了。爸爸又问:“喂食时,鸡又是怎么围住你的?又是怎么抢食吃的?你能说出来吗?每只鸡有不同的表情,你说得出吗?”听了爸爸的话,小立渐渐地低下头去。爸爸摸摸小立的头说:“明天,你再仔细地观察一下,既要观察鸡群的概貌,又要观察每只鸡的不同神态,这样写出来,就不但具体逼真,而且生动有趣了。”第二天一早,小立就照着爸爸的吩咐去做了。他仔细地观察整个放鸡和喂食的过程,逐一观察每只鸡的不同神态,终于认识到老师的批语是那么切中自己的要害。趁着记忆犹新,他立即把观察到的材料零星地写在纸片上。到了晚上,做完功课后,便一气呵成地把文章写了出来。今天我喂鸡我打开鸡窝门

10、,鸡马上挤了出来。不好!“小芦花”和“老好人”卡在门那儿了!我把它们抱出来说:“慢点儿,别卡坏了身体!”最后出来的是“金号手”。它们一出窝,先抖抖身上美丽的羽毛,再拍拍翅膀,然后就在栅栏里追着玩起来。早晨,灿烂的阳光照在鸡身上。“小老鸹”变成了紫檀色的了;大公鸡身上的羽毛像锦衣似的,它叫起来:“喔喔!”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金号手”。它们一窝蜂向食槽那边跑去。“小老鸹”跑在最前面,可是到那儿一看,槽里什么也没有,就大失所望,向我咕咕地叫着。我拿着食槽去和食,心想:多喂它们一点吧,好让它们多下几个蛋。于是就多抓一把高粱混在槽里。我端着食槽走进鸡棚,鸡马上追过来,围着我,又是“小老鸹”跑得最快,还跳上来抢着吃。我把它赶下去,说:“挤什么!你就是太贪吃,批评你多少次了还不改!”我把食槽放下,它们马上把头扎在一块儿抢着吃。“小老鸹”太淘气了:它蹦到槽里,搅得别的鸡也吃不好,还边吃边刨出来。我看了有些生气,就把“小老鸹”抱走了,把“老好人”放进去。过了一会儿,鸡全吃饱了。爱下蛋的“小芦花”、“老好人”慢悠悠地向窝里走去,准备下蛋。“小芦花”一边走一边想四处张望,仿佛想挑一个好地方呢!不爱下蛋的鸡就趴在墙根下晒太阳,“金号手”像个卫士一样,来回踱着方步爸爸看了,跷起大拇指称赞道:“写得好极了。可见,只要你仔细观察,是能写得生动具体的。”小立又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修改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