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

上传人:spr****hai 文档编号:30969127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收藏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为党内帮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作者/_州委组织部_州地处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又是革命老区,老党员、贫困党员所占比重相对偏大,全州享受优抚的党员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近年来,_州积极创新帮扶机制与形式,不断激发党组织的内生活力,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贫困党员在住房、就医以及脱贫致富急需的启动资金等方面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从破解“单兵帮扶、资源分散”问题入手,集聚社会帮扶资源,变“漫天撒种帮扶”为“集中力量帮扶”,让农村贫困党员和特困群众走出泥草房、免-费住公寓。5总_建国前的农民老党员有3

2、43名,其中居住泥草房和无房户159名,占47%。长期以来,各级组织、民政、民委、农业、建设等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对他们进行帮扶,但由于单兵作战,资源分散,效果并不明显,老党员们的居住生活条件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_州积极探索帮扶社会化的新路子。从20_年开始,实施了让建国前农民老党员走出泥草房改变项目,将社会上的多种帮扶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争取政策、党费支持、领导包保、部门扶持、乡镇承建、党员助建等形式,投入党费32.1万元,利用社会资金240多万元,为107户建国前老党员每户建造了30平方米以上的砖瓦房。20_年,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_州把建设“党爱公寓”作为帮扶工

3、作的重点,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财政、民政、民委、农业、建设等部门政策资源,通过“党费补一点、政策筹一点、包保单位帮一点、镇村自筹一点”的方法,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拓宽_渠道,多方筹筹钱金,在有意愿有条件的村修建“党爱公寓”。通过集聚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周转房,让农村贫困党员和部分贫困群众走出泥草房,免-费住公寓,实现贫有所居、老有所居。两年来,全州共投入党费54万元,利用各类资金493万元,建设了52栋、6553.36平方米的“党爱公寓”,让180名贫困党员和特困群众免-费住进了新房。这一创新做法不仅培育了帮扶品牌,而且打造了一批红色阵地,实现了既扶贫又扶智,基层党组织在“

4、党爱公寓”定期开展活动,将致富项目和技术带到党员和群众身边,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业致富热情。(论文范文)从破解“只帮困难、不帮脱贫”问题入手,创建“两个帮扶基金”,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助推困难党员群众脱贫致富。3总在以往的帮扶工作中,往往只注重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却不能从根本上使其尽快脱贫致富。_州通过创建“两个基金”,在实施外部帮扶的同时,着力激发困难党员的内在动力,改变了过去单纯“输血式”帮扶的做法,帮助党员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斗志,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脱贫致富。一是针对重大灾难致贫的贫困党员,通过“党费出一点,党员捐一点,财政拨一点”的办法,在州县两级建立“贫困党

5、员帮扶基金”,在党员急需救助的关键时刻进行帮扶,使其尽快摆脱困境。两年来共筹集帮扶基金305万元,帮扶贫困党员4016名。二是针对有能力但缺资金技术的贫困党员,通过用部分“贫困党员帮扶基金”作为金融贷款抵押的形式,建立党员“创业带富”帮扶基金进行帮扶。两年来,发放创业带富担保贷款资金300万元,助推30户党员产业大户和合作社扩大规模,提高致富和带富能力,并逐步把其打造成培训基地和产业实践基地,帮扶100余名困难党员和群众走出贫困。同时,开展“党员农贷致富”活动,发放贷款1000万元,扶持农民党员4829人,解决了农民党员发展经济急需的启动资金问题。从破解“只帮一时、不帮长远”问题入手,构建帮扶

6、常态机制,变“节假日帮扶”为“经常式帮扶”,确保困难党员群众有人帮、长期帮。3总为解决帮扶工作只在节假日进行临时、短期帮扶而缺少规划、缺少管理、缺少长劲的问题,_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定目标、定措施、定实效,将帮扶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建立了困难党员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党内帮扶工作逐步由短期向长期、由临时型向长效型的转变,有效地增强了困难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亲近感。建立领导包保责任制,采取县级领导带头包、部门领导定点包等形式,对全州薄弱基层党组织和贫困党员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逐一落实包保责任,帮扶结对双方通过协商签订“双向协议”,作出“双向承诺”,落实帮扶工作回执制,动态掌握帮扶情

7、况,年末按照践诺进行考核,推动结对活动深入开展。各县(市)广泛开展“第一书记”进村(社区)包保活动,由包保单位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帮扶贫困群众发展致富项目,为贫困党员创业提供优惠条件,深入基层了解社情_,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升级晋位。20_年以来,全州各级党组织、党员与城镇贫困党员建立帮扶对子8400余个,落实帮扶资金和物资890余万元。从破解“笼统帮扶、不问需求”问题入手,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变“盲目性帮扶”为“针对性帮扶”,使贫困党员和特困群体逐步享受更多帮扶政策。在以往的帮扶工作中,由于未能很好地把帮扶工作与贫困党员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胡子眉毛一把抓”,笼统帮扶,效

8、果不明显。对此,_州从贫困党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解决困难党员在生活中的困难。针对贫困党员和特困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_州建立了贫困党员和老党员信息库,用州管党费为农村60岁以上老党员和贫困党员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医疗费70.1万元,为387名贫困党员进行健康体检,有效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又进一步扩大帮扶范围,在全州范围内广泛开展“均等医疗”政策,将享受医疗优惠政策的帮扶群体由单纯的农村党员拓展到惠及全州城5总乡4万余名贫困党员和60岁以上老党员,并对这部分人群建立均等医疗信息库,对免-费体检、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跟踪管理,进一步提升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水平。同时,在全州积极推广使用“党员信息卡”,作为党员的_身份证和贫困党员享受帮扶政策的关爱卡,使特定群体能够享受公交、购物、教育、医疗、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等方面政策允许的优惠。“党员信息卡”也方便了流入党员到驻地社区党组织参加活动,并享受当地党员的一切优惠,使流入党员流入就有户口、流入就有家。目前,全州已发放党员信息卡88475张,其中关爱卡4330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